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硬盘小资料     
工作原理计算机中的大多数部件纯属电子设备,而硬盘则不同,它是电子机构和机械机构的混合体。它主要包括:()盘片。盘片是数据存储的部位,一个硬盘有一张或者几张盘片,不同公司的产品每张盘片所能存储的数据容量往往不同。(2)磁头。磁头是直接读写数据的部件,所以也叫读一写磁头,它是一个电磁设备,在读数据时将特定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在写的时候可以调整特定磁粒子的极性,在硬盘工作的整个过程中磁头和盘片并不接触,但是距离非常近。()伺服控制电动机。伺服控制电动机使硬盘盘片在磁头下面高速旋转。(4)…  相似文献   

2.
硬盘的结构     
硬盘的主要构件包括马达、盘片、磁头和控制系统等。其中,盘片和磁头是硬盘最为核心的部件,它们负担着数据的存储以及读取和写入的重任,它们的技术进步也推动着硬盘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笔者的一位大学同学、在带电拔插一块1.0GB的Seagate硬盘的时候,底部不小心碰到了机箱,只见一股白烟,底部穿了一个大洞,几年来他和导师的实验数据可都在里面啊!当时自己虽然计算机卖的不少,可里面的部件还真没有拆过,情况又紧急,我只有硬着头皮来个“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找来专用螺丝刀打开硬盘,发现只分离成盘体和底盖电路板两部分。咱知道,盘体里面密封的是硬质磁合金盘片、磁头、磁头臂、磁头臂伺服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4.
硬盘磁头故障诱发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盘的磁头一旦发生故障,硬盘上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数据或经济上的损失.本文分析了磁头碰撞、磁头与盘片粘连、磁头臂与磁头臂支撑架粘连、磁头污染等硬盘磁头故障的诱发原因,并针对故障产生原因,提出了通过改进硬盘设计来减少磁头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硬盘和软盘相比,具有不易损坏、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等特点,但很多使用者仍有诸如速度越来越慢、空间还是过小、数据偶尔丢失等各种烦恼。但如果您在使用中能注意以下几点,或许您的烦恼会有所减少。一、重视硬盘的硬件维护1.防止震动特别是在电脑运行中,切勿搬动或使其受到强烈震动。硬盘采用了温彻斯特技术的磁头悬浮原理,进行读写操作时,高速旋转的盘片与磁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将磁头托起,使磁头不接触盘片,如果这时由于搬动等外界因素使磁头在信息区接触了盘片,就有可能划伤盘片造成硬盘的物理损坏。硬盘格式化时划…  相似文献   

6.
早期的硬盘也象软盘一样,盘片是可以更换的。称为可换盘组硬盘。70年代初,美国IBM公司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即“温彻斯特”技术,这种技术将盘片、磁头、电机等重要部件全部密封在金属盘腔内,盘片不能取出或更换,使其能够向高密度、高可靠性、大容量方面发展,成为硬盘技术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早期硬盘使用步进电机驱动磁头寻找磁道。当计算机关机后,磁头停止的位置不会变动,要使用软件把磁头移到高位磁道,再关机。以防止搬运时,损坏硬盘。 目前,大多数硬盘的磁头驱动电机使用了一种新式电机。当关机后,磁头的位置不能固定。新式硬盘采用机械锁臂的方法锁住磁头。当关机时,磁头会移到高位磁道。机械锁臂由于弹簧的作用移向磁头臂,从而锁住磁头。当开机时,在机械锁臂的另一端的电磁铁通电,拉回机械锁臂,使磁头臂脱锁而自由运动。此类硬盘在关机时会自动锁住磁头,这是它的优点。但机械锁臂电磁铁的驱动集成电路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计算机》2005,(2):81-81
英文全称为“Hard-Disk”,简称HD,如无特殊说明一般是指台式机硬盘.是最为常见的PC机内部使用的内存储设备,其作用是储存电脑运行时需要的数据,具有储存量巨大,断电后数据不丢失等特点。硬盘主要由碟片、磁头、磁头臂、定位系统和控制电路板、数据保护系统以及接口等组成。  相似文献   

9.
PCSHOW 《微型计算机》2004,(21):136-136
硬盘磁头是硬盘读取数据的关键部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存储在硬盘盘片上的磁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向外传输.而它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会随着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写盘片上的数据,磁头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盘片的存储密度。现在硬盘的内部结构多是一个盘面上只有单磁头进行寻轨,一个磁臂上只有一个磁头。通常我们要想提高硬盘的性能常采用的方法是提高硬盘转速,  相似文献   

10.
cai 《电脑爱好者》2004,(17):70-73
现代硬盘主要基于“温彻期特”技术而成,所以又被称为“温彻期特”硬盘(温盘),主要技术特征为: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面平整光滑;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磁头工作时呈飞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等。  相似文献   

11.
话说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外设之一,它主要用于信息的存储和读取。由于硬盘的速度相对于CPU、内存、显卡等的速度来说要慢得多,因此可以说硬盘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最终性能。 与其他磁记录设备相同,硬盘也是通过磁头对磁记录介质的读写来存取信息的。而与其他磁记录设备不同的是,硬盘的盘片以每分钟数千乃至上万转的速度运动,其产生的浮力使磁头在读写时,实际上是悬浮在盘片之上的,这样一则可以减小阻力,加快速度,二则可以极大的降低磨损,延长寿命。而这个悬浮距离在很多硬盘上甚至小于一微米,因此,我们不能象打开…  相似文献   

12.
硬盘的磁头在关机后是停落在盘片上的。开机后,随着盘片转速的提高,又由于空气的浮力作用,轻小的磁头便慢慢“飞行”起来,最后稳定地“悬浮”于盘片之上。在飞速转动的盘片与悬浮的磁头之间,有一层非常薄的空气垫,它有效地保护了磁盘片不  相似文献   

13.
硬盘是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计算机使用的系统及其程序都硬盘是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计算机使用的系统及其程序都存储在硬盘上。也应此,硬盘在固定存储设备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存储装置包括软盘、CD-ROM、磁带、可移动驱动器等等),它是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存储设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多数硬盘的磁头驱动电机使用了一种新式电机。当关机后,磁头的位置不能固定。新式硬盘采用机械锁臂的方法锁住磁头。当关机时,磁头会移到高位磁道。机械锁臂由于弹簧的作用移向磁头臂,从而锁住磁头。当开机时,在机械锁臂的另一端的电磁铁通电。拉回机械锁臂,使磁头臂脱锁而自由运动。此类硬盘在关机时会自动锁住磁头,这是它的优点。但机械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的所有配件当中,硬盘发生故障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要保护好硬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最重要的防护工作就是做好硬盘的防震措施。因为硬盘工作时,硬盘内的数据盘片在高速旋转,盘片与读取数据的磁头之间只有几微米的距离,若硬盘发生较大震动,使磁头与高速旋转的盘片发生碰撞。很可能造成磁头或盘片的损坏,轻微的会产生硬盘坏道,严重的则会使整个硬盘报废。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脑主机要放置在平稳可靠的地方,千  相似文献   

16.
怎样挑硬盘     
最近,有不少的朋友都想加个硬盘,包括我自己,如何挑一个硬盘呢?以我的愚见,选购硬盘,主要看硬盘的速度。一、硬盘的速度影响硬盘速度的因素有很多,不过主要看的有以下两点:1.硬盘的单碟片容量。现在硬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多数的硬盘都采用MR(Magneto-ResistiveHead)磁阻磁头技术和PRML(PartialResponseMaximumLikeli-hood,局部响应最大相似性读磁道技术)读取技术。磁阻磁头是基于磁滞电阻效应工作的,核心是一片金属材料,其电阻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磁阻元件连着一个十分敏感的放大器,可以测出微小的电阻变化。所以先进的MR技术可以提高记录密度来记录数据,增加单碟片容量即硬盘的最高容量。IBM最新的Deskstar16GP和14GXP硬盘采用了GMR磁头(GiantMagneto-Resistiveheads),这种磁头能比MR和MRX扩充式磁阻磁头更有效地提高盘面的存储密度。PRML读取技术,它能使盘片存储更多的信息,即增加容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读取和数据传输率。这种技术能在硬盘信号读取时避免因磁道过窄造成的信号干扰,因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盘片的密度。单碟片的容量提高,即提高盘面的存储密度,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利于数据传输率的提高,使得在单位时间内和硬盘的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  相似文献   

17.
1956年9月,IBM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IBM 350,其磁头可以直接移动到盘片上的任何一块存储区域,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随机存储。这套系统的总容量只有5MB,共使用了50个直径为24英寸的磁盘。半个世纪过去了,尽管硬盘容量已经增长了将近1万倍,但是其根本的工作方式还是没有多大改变。因此,无论是稳定性还是速度表现来看,这一由很多机械部件构成的PC存储设备,一直饱受指责。那么,又有哪些技术能够取代现有的硬盘呢?在硬盘诞生50周年的特殊日子,我们将与大家一起来深入神秘的存储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希捷公司最近发布了世界首款可在单张盘片上存储100GB数据的硬盘。希捷Barracuda 7200.7硬盘家族的新成员采用了业界先进的磁头和媒介技术,仅用两张盘片就实现了200GB的海量,而且还提供并行ATA(PATA)和串行ATA(SATA)两种接口选择。Bar-  相似文献   

19.
硬盘是目前计算机系统中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同时硬盘是计算机系统中出故障率最高的部件。在本文中笔者对硬盘本身的缺陷的种类及维修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翔 《大众硬件》2006,(8):107-110
众所周知,目前系统当中发展最为缓慢的部件就是存储系统了,无论是硬盘还是CD/DVD光存储技术都无法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容量已成为日常应用中的瓶颈。就拿一部HDTV影片来说,容量一般在20GB左右,而到目前为止,硬盘的最高可存储容量也只有区区500GB。换句话说,一块最大容置的硬盘只能存储25部这样的影片。另一方面,硬盘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存储介质,是通过磁头移动、介质碟盘的高速转动来完成读写过程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想要提升其内部传输速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业内诞生了诸如“AFC仙尘”和“垂直记录”等解决方案,遗憾的是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难以突破的存储容量与速度瓶颈,加上数据存储需求的增长,全息存储的引入显得相当重要,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全息存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