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一、引言为着解决干旱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困难,笔者自1975年至1983年间,曾用水文地质物探方法——“电法”中的四极对称剖面法为打井布定井位,多年平均成井率为72%。1984年后,笔者参考《水文地质物探方法》一书介绍的“联合剖面法”进行了新的尝试,通过3年时间的生产实践检验认为,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所用的物探仪器及其工具均相同的情况下,联合剖面法比四极对称剖面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更高的效果。本文介绍笔者采用联合剖面法在探测地下水方面的一些初步探讨成果,供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激发极化法测井在贫水区找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发极化法测井在贫水地区寻找地下水源,成井率高,效果显著。肇源县部分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第四系地层较厚,属缺水、少水地区.多数地区长期食用含氟量高的地下潜水,粗脖、大骨节、黄牙等中毒病症流行.1982年以来,采用物探激发极化法测井在15个乡镇的无水源村屯打井56眼,防病改水,解决水质不好的村屯38个,成井率达96%,基本解决了多年困扰人们生产、生活、身体健康的水源难题,同时节省了机电井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凌源市地处贫水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十分严峻。虽然辽宁省实施了东水西调的引水工程,但西部贫水山区的引用水问题仍未得到较好的解决,根据辽西贫水农村山区的自然特点,采用适宜该地区的物探找水方法,对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地区有限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提高了成井率,改善了旱情,为人民谋得福利。  相似文献   

4.
拜泉县地表水贫乏,十年九春旱,开发利用地下水是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和农村抗旱水源的重要途径。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深,成井投资较大,提高成井率成为有效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利用电阻率法找水,已打机电井767眼,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条件。目前,电测找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利用电法勘探原理寻找地下水的方法和技术,以便确定井位;利用电测井划分咸淡水含水层,准确测定含水层位置,最终提高成井率及成井质量。  相似文献   

6.
《治淮》2018,(11)
正丘陵地区普遍水资源相对匮乏,机井灌溉成为农田灌溉的有效措施,由于丘陵地区地下水储存不均,水文地质结构复杂,造成了成井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农田灌溉机井测量定位、成井施工、活塞洗井等工艺来提升机井成井率,并通过搞好成井配套,加强成井管理等措施提高机井利用率,让机井灌溉在丘陵区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水文测量确定井位水文测量确定井位是机井施工中重要一环,通过测量结果了解含水层的大致位置及成井涌水量,对成井有  相似文献   

7.
王春明 《河北水利》2005,(9):38-38,46
震旦系杨庄组在地质上属于贫水地层。唐山市北部各区县在这组地层中成功的找到地下水,钻井300余眼,成井率95%以上,解决了山区人饮困难和部分灌溉用水。总结30a的成井实践可以发现,层状岩层在压应力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8.
顺义区东南部、大孙各庄镇北部有一连串的山丘,名为“20里长山”。这里的基岩地质构造显示为一条北西向构造挤压带。从70年代开始投入找水和打井工作,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摸清了地下水富集的规律,成井率提高到95%。至今,这一带已打出岩石井42眼(井深...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山区较多,地形多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年来不少地区的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在开发地下水中,利用电阻率法和目测分析定井,成井率较低,有的地区只有5%左右,造成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为了有效地开发地下水,提高成井率,我们采用了自己研制的SDJ-Ⅰ型积分电测  相似文献   

10.
物探找水.就是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了解测区内地质构造、岩性、埋深、赋水层位,确定井深、井径、井结构及指导成井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在山区、丘陵区发展机井灌溉,防病改水和乡镇供水工作中,作用尤为突出。因为由于山区、丘陵区地质构造复杂等原因.用普通的找水方法选取水源地、确定并应等有较大难度,经常发生废孔事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实践证明采用物探找水方法解决定位并、选取水源地、提高成并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物探找水的应用条件是;含水构造与周围岩性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含水沟遣有一定规模;测区接地条…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4,(9):44-47
在对成井环节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了对地下水系统影响较为显著的成井工艺参数(即井径和滤水管孔隙率),基于地下水水热运移基本原理,建立了地下水流动和热量输运耦合模型。选取典型地温空调项目,通过设计不同成井工艺参数,模拟地温空调运行对地下水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井径和孔隙率在地温空调运行中,对地下水系统影响程度差别较大,井径对抽水井、回水井的影响比较明显,孔隙率对抽水井的影响大于对回水井的影响,适合安阳市地温空调的井径为30 cm、滤水管孔隙率为30%。  相似文献   

12.
物探在地下水资源勘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文中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并结合实际介绍了在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的思路、方法、步骤及对物探成果的验证情况。最后笔者认为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和新理论、新方法、新设备的不断出现,物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水资源勘察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是北京市主要供水来源,如何做好地下水管理,需要摸清地下水基本情况。结合普查成果介绍地下水取水井概况,其中对机电井从井深、计量、成井时间及密度几个方面阐述了基本情况,并提出机电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讷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讷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说明市区地下水开采利用量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成井工艺落后,井群过密,管理不善等.提出了严格执行成井规范,用有技术、有经验的人管理等5条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东省沂南、费县两县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利用物探定井、成井以及水文地质试验过程,对松林、西柳沟、响井、颜河庄4个村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鲁南碳酸盐岩分布区两种典型的地下水蓄水模式,即断层蓄水构造模式和裂隙-岩溶蓄水构造模式。断层蓄水构造主要分布于该区中下寒武统地层,分布并不均匀和普遍,出水效果主要取决于断层的分布、张扭性质以及地下水径流方向的补给源,与地形情况关系不大;裂隙-岩溶蓄水构造在该区主要分布于奥陶系及上寒武统地层,裂隙岩溶发育,富水性好,发育较为广泛和普遍,打井出水成功概率高。对于两种典型地下水赋存模式的深入分析,可以为今后碳酸盐岩丘陵贫水区的地下水勘查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裂隙或强风化结夺地区,随意确定位置的出水量变化很大的土料特别是在干旱地带,干孔现象非常普遍,成井率仅有50%在上述地区地下水勘探中的利用电磁剖面法来确定钻探井位是一种快速、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非洲几处较大的水井钻探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利用方法和垂向电测探讨结合使用,使干孔数量减少大约70%,钻探成本降低35 ̄40%。  相似文献   

17.
衡建发 《陕西水利》2011,(5):163-164
文章介绍了渭河流域概况,分析了该流域地下水利用的特点,指出了该流域在地下水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井渠关系、重视成井技术、提高成井质量、充分利用浅层水、慎重开采深层水、重视水文地质工作等措施和建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启动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物探工作,第一批物探监测井79眼,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北海等13个市县,工期为4~6个月。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为中央直属项目,建设资金全部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工期为3年。其中,在广西新建377眼监测井。广西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的实施,是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笔者于1993年试验研究成功218P0测量法的新找水方法,现对该法的优点、使用的仪器、野外工作方法、资料分析及井位的确定方法均作了详细介绍,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效果很好,成井率几近1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笔者于1993年试验研究成功^218P0测量法的新找水方法,现对该法的优点、使用的仪器、野外工作方法、资料分析及井位的确定方法均作了详细介绍,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效果很好,成井率几近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