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钉墙是利用经加固后的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的土体稳定,由土钉、钢丝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和加固后的原位土体三部分组成。它  相似文献   

2.
土钉墙是土钉加固技术的总称,是由原位土体、设置在土体中的土钉和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原位土体通过土钉的加强,并在坡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个土体加固区带,其作用类似于重力式挡土墙。土钉墙主要用于基坑开挖支护和天然边坡加固处理,是一项实用、经济的原位岩土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3.
方邦炎 《福建建材》2010,(2):63-64,67
土钉墙是一种利用经加固后的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的支护方法,由于其施工灵活、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等优点,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广泛使用。文章主要对土钉墙支护的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阐述,并联系具体工程实例综合性地分析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杨炯辉 《云南建材》2011,(9):293-295
土钉墙是一种利用经加固后的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的支护方法,由于其施工灵活、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等优点,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广泛使用。作者主要对土钉墙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并且联系具体工程实例综合性地分析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深基坑中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钉墙的土钉是用来加固或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文中主要论述了土钉墙支护技术应用在深基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引起施工技术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6.
土钉支护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钉由于其施工简便、经济高效,已做为原位土体加固和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土钉加固机理的了解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了土钉支护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采用清华大学中型土工离心机进行了8组土钉支护基坑的离心模型试验。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土钉能够显著提高基坑土体的稳定性。土钉长度和密度对支护基坑土体的稳定性影响非常显著。在本文所研究的土性和基坑条件下,当土钉最大长度和基坑高度之比(L/H)为0.48和0.8时,基坑土体基本不会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土钉支护土体发生外部整体剪切破坏的条件是高密度布置短钉情况,土钉支护土体发生内部钉筋拔出破坏的条件是稀疏布置长钉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基坑支护中,多采用土钉墙支护体系或土钉墙加钢筋混凝土护坡桩的复合支护体系。在土钉墙支护施工中,多采用土钉钢筋与水平加强钢筋焊接的连接方法。这种连接方法在冬期施工中存在对HRB335钢筋强度损失的问题.负温冷弯对钢筋的设计强度有损失。  相似文献   

8.
湿陷性黄土土钉墙侧向土压力一直是土钉墙基坑支护设计中较有争议的问题,土钉墙中土钉的密度、长度的确定最主要是取决于侧向土压力的大小分布,侧向土压力的大小分布也影响着土钉筋体内力的分布。因此研究土钉墙侧向土压力的分布对土钉墙的设计、施工应用是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本文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区西安市某土钉墙支护工程实例,对土钉主筋预先采用焊接HXG-1型钢筋应力计,并通过HQ-16型振弦频率读数仪实测土钉钢筋应力随土体开挖、土钉墙支护施工过程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开挖过程土压力变化,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土钉墙支护型式设计提供实测性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钉技术是基于加筋和锚杆等多种技术发展起来的原位加固型支护技术。它是由土钉、原位土体、面层三个主要部位组成。该方法从上到下逐层开挖,逐层设置土钉体,依靠土钉体于周边土体接触面的摩擦力,形成复合土体,同时在高强度、网喷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三者共同作用下,不但增强土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又有效地提高土体的整体刚度,保证基坑开挖工程中的安全性。土钉技术具有造价低、施工方法简单、工期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林东龙 《建筑安全》1998,13(7):14-16
深基坑工程中土钉支护的施工安全技术林东龙(深圳市施工安全监督站)土钉支护是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挡土技术,在基坑开挖中,土钉支护已成为桩、墙、撑、锚支护之后又一项应用较广的支护技术。所谓“土钉”,就是置入于现场原位土体中以较密间距排列的细长...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土钉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型挡土结构。它由被加固土体、放置原位土体中的土钉和附着于坡面的喷射混凝土面板组成,形成一个类似重力式的挡土墙,以此来抵抗墙后传来的土压力和其它作用力,从而使开挖坡面稳定。土钉墙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开挖深度一般在5~12m,常用的土钉为钻孔注浆型土钉。这种传统的土钉墙形式在许多情况下应用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实际工程的需求,近年来,土钉墙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新型土钉…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深基坑逐层开挖,逐层在开挖坡面置入原位土体中以较密间距排列的土钉,然后在坡面安装钢筋网(或钢丝网),最后喷射混凝土,这就是土钉支护,亦称为土钉墙,英文名称Soil Nailing。土钉支护由原位土体、设置在土体中的土钉和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在有地下水的地层还设有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土钉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型挡土结构。它由放置于原位土体中的细长金属杆件(土钉)及附着于坡面的混凝土面板组成,形成一个类似重力式墙的挡土结构,以此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和其它作用力,从而使开挖坡面稳定。土钉墙分为两大类,一是钻孔注浆土钉,二是打入式土钉。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弱胶结砂土以及深度≤12m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当土钉墙与有限放坡、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深度可适当增加。1土钉墙的特点(1)能合理利用土体的自承能力,使土体成为支护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解决加固与基坑支护问题,采用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技术对基坑进行加固与支护施工。通过对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设计、监测,详细分析了基坑支护与加固工程中预应力锚索与土钉墙的可靠性与信息化。实际工程实践证明,基坑支护与加固工程中应用预应力锚索与土钉墙施工技术,值得广泛应用且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复合土钉墙在基坑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土钉墙支护技术就是在土体内放置一定长度和分布密度的土钉体与土共同作用,弥补土体自身强度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土体的整体刚度,弥补了土体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并辅以喷射混凝土在基坑工程中起到对土体加固作用,改变了边坡变形和破坏的性状,显著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土钉墙设计理论探讨与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问题的提出 本文对基坑护壁采用土钉墙或喷锚支护的传统设计提出怀疑。所怀疑的不是朗肯土压力分布规律,而是这种计算与基坑稳定初始条件不符。土钉或喷锚不是支挡结构,而是与土组成共同承载结构──“钢筋土”结构。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土体发生应力重新分布,引起周边土体变形。此时土钉或锚杆限制土体变形,产生相互作用。基于这样一个物理力学过程,本文提出用弹性力学来分析土钉墙的受力状态。将土钉墙视为承受土压力的结构,在土压力作用下求出墙内各点应力表达式,根据应力分布规律来设计土钉或锚杆参数及其布置。 基于前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米至 《安徽建筑》2002,9(4):81-82
1.钢管土钉的作用打入式钢管支护是在钢筋土钉支护的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土钉。它的应用原理基本与钢筋土钉相同,通过在土体内打入一定长度和分布密集的钢管,与土共同作用,形成复合体。这样弥补了土体抗剪强度较低和几乎没有抗拉强度的特点,使土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整体性,充分发挥土体自身结构强度的潜力,改变边坡变形和破坏状态,显著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钢管土钉是因钢筋土钉在基坑支护应用中的局限性而逐步改进和优化后产生的。我们在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中,往往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支护土层内孔隙水赋存丰富…  相似文献   

18.
土钉支护技术是对土体开挖后进行加固的一种技术,是用密集的土钉和喷射混凝土面层共同来承担水土压力,整体上看类似于重力式挡墙。用于基坑支护和天然边坡的支挡,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土钉墙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复合土钉支护工作性能的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凡  段建立  谭跃虎 《建筑技术》2003,34(2):104-105
土钉支护是利用土钉和喷射混凝土作为基坑支护的护壁,从而维持基坑的稳定,但对地层有一定依赖性,在松散砂土、软粘土及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中应用时,常因地层不能对土钉提供足够的抗拔力而难于采用。尤其是在饱和含水地层中,土体含水常使地层进一步软化,不仅导致自支承能力变得更差,且难于形成喷射混凝土面层,使土钉支护的应用大受限制。水泥土搅拌墙与自钻式土钉组合使用进行支护,是复合土钉支护的一种形式。这种复合土钉支护形式首先在即将形成开挖面一侧施工水泥土深搅桩帷幕,解决土体自立性、隔水性问题,然后在原位土体中加设自…  相似文献   

20.
土钉墙在边坡支护中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自标 《四川建筑》2009,39(3):73-75
土钉墙是用密集的土钉群和喷射混凝土面层共同作用以加固原位土体,是一种基于主动制约机理发展起来的对原位土体进行加固的技术,其稳定性分析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为此,对土钉墙在边坡支护中的稳定性分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