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失重法研究L-抗坏血酸缓蚀剂在生产二苯甲酰甲烷的废水中对Q235钢缓蚀性能的影响。用电化学法研究缓蚀剂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极化腐蚀电流密度和极化阻抗。用SEM研究存在与不存在缓蚀剂膜的Q235钢在极化腐蚀前后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在50℃的废水中,L-抗坏血酸的较适宜量0.100g/L;缓蚀剂成膜较适宜时间24h,其缓蚀效率达79%。当存在缓蚀剂膜时,Q235钢自腐蚀电流密度从5.46×10~(-5) A/cm~2降至3.81×10-8 A/cm~2;在0.400V过电势下,极化腐蚀电流密度从6.41×10~(-3) A/cm~2降至4.10×10~(-6) A/cm~2;极化阻抗从198.6Ω·cm~2增加至7546.3Ω·cm~2。SEM测试表明,在0.400V过电势下,无缓蚀剂膜的Q235钢腐蚀十分严重,有缓蚀剂膜的Q235钢几乎不腐蚀。  相似文献   

2.
目的氨基酸对环境无毒无害,生产成本低,可生物降解且水溶性较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绿色酸洗缓蚀剂。探究在盐酸介质中,氨基酸及复配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方法采用失重法,利用电子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浸入腐蚀介质前后金属试样的质量来确定金属的腐蚀速率。研究了L-半胱氨酸及其复配缓蚀剂在1 mol/L盐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借助等温吸附模型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单独使用L-半胱氨酸缓蚀效率较低。当质量浓度为800 mg/L时,L-半胱氨酸的缓蚀效率达到最大值,为65.57%。复配合成缓蚀剂能降低经济成本,并提高缓蚀效率。通过三元复配实验得出L-半光氨酸、KI和抗坏血酸的最佳复配比,当L-半胱氨酸、KI、抗坏血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250 mg/L时,其缓蚀效率可达96.37%,且成本较低,是较理想的复配缓蚀剂。复配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结论在盐酸介质中,L-半胱氨酸三元复配缓蚀剂整体用量适中,价格合理,证明复配缓蚀剂是一种能够得到良好应用的绿色缓蚀剂。  相似文献   

3.
向云刚  崔益顺  谯康全 《表面技术》2015,44(10):105-110
目的研究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CDAB)与NH4SCN在硫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协同效应,并探讨其缓蚀机理和性能,以期为工业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数据。方法运用失重法研究CDAB质量浓度与缓蚀率的关系,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CDAB与NH4SCN复配后的缓蚀率和缓蚀机理。结果仅添加CDAB时,缓蚀率随着CDAB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但缓蚀性能并不显著,当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缓蚀率仅为85.07%;当CDAB与30 mg/L的NH4SCN复配后,缓蚀率显著提高到96.73%,能有效抑制Q235钢在0.5 mol/L硫酸介质中的腐蚀。极化试验结果显示,该复配缓蚀剂是一种以控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率随CDAB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与交流阻抗法、失重法试验结果相一致。复配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服从Langmiu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48.33 k J/mol,为自发吸附。结论 CDAB与NH4SCN在0.5 mol/L硫酸介质中具有优异缓蚀协同效应,能有效抑制腐蚀介质对Q235钢在的腐蚀,复配缓蚀剂具有较高的缓蚀率。  相似文献   

4.
何伟  刘金彦  王佳  刘倩 《表面技术》2024,53(6):111-122, 143
目的 研究6-脱氢枞酰胺基己酸钠和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氯盐作为复配缓蚀剂对Q235钢在甲醇甲酸腐蚀溶液的协同缓蚀作用。方法 通过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法,结合SEM、EDX、AFM等一系列表面表征技术验证了复配缓蚀剂的性能与行为,同时利用软件模拟计算缓蚀剂分子的轨道排布与分子动力学,揭示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间的联系。结果 该复配缓蚀剂能够抑制Q235钢在甲醇甲酸介质中的腐蚀过程,降低腐蚀速率。缓蚀效率随复配比的提高而增大。在复配比为6-DAS∶DMIC=1∶8时,失重法测得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3.98%;通过电化学法获得的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2.32%,并且通过电位的移动证明其为控制阳极过程的混合型缓蚀剂。表征技术表明,该复配缓蚀剂能有效吸附并在钢表面形成一层缓蚀分子膜层,其可以隔绝腐蚀介质与金属的接触,保护基底金属免受介质的腐蚀。结论 该复配缓蚀剂能够有效降低腐蚀介质对Q235钢的侵蚀作用,实验数据与表征技术相互吻合,证明了该复配缓蚀剂是一种优良的有机缓蚀剂。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发更高效的绿色缓蚀剂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水饱和盐碱土环境中涂覆导电混凝土Q235钢的腐蚀机理,探讨了Na_2MoO_4与Na_3PO_4复配缓蚀剂的协同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盐碱土环境中加速腐蚀45 d后,试样表面出现大量的孔洞以及少量的裂纹,腐蚀过程经历混凝土劣化、钝化膜的形成与破裂以及腐蚀稳定三个阶段。当Q235钢表面形成膜层结构后,其电化学阻抗谱具有三个时间常数,其中有无添加缓蚀剂的试样分别在腐蚀20 d和45 d后出现Warburg阻抗,腐蚀反应受扩散和电荷转移联合控制。在导电混凝土中添加3 g/L Na_2MoO_4与3 g/L Na_3PO_4复配缓蚀剂后,Q235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吸附膜,阻碍腐蚀反应的进行,其缓蚀率为89.88%。  相似文献   

6.
在Q235钢表面制备铈盐掺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膜。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确定了最佳铈盐添加量,利用EIS和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涂覆掺杂硅烷膜的Q235钢在3.5% Na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掺杂硅烷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铈盐最佳添加量为1×10-3 mol/L,经涂镀掺杂硅烷的Q235钢在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受到抑制,与空白Q235钢相比其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近3个数量级,极化电阻提高3个数量级,低频阻抗值提高至少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法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缓蚀剂单独使用及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缓蚀剂在石油沉积水中对储油罐钢Q235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SDBS缓蚀剂对Q235钢有一定的缓蚀效果;使用SDBS与CTAB复配缓蚀剂时,缓蚀效果明显提高,当两者复配比例为1:1且浓度都为0.5m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为91%,复配缓蚀剂具有很好的协同缓蚀效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学测量方法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对Cu电极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L-半胱氨酸对Cu材料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有菌体系中Cu电极的极化电阻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有菌环境中浸泡第10 d时Cu电极的极化电阻比在无菌环境中的小25.82 kΩ·cm~2。有菌体系中Cu电极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与电化学阻抗谱实验呈现相同的趋势。有菌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L-半胱氨酸后,Cu电极的阻抗弧半径均有所增大,且自腐蚀电流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在浓度为10~(-3)mol/L时缓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含咪唑啉磷酸酯的复配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于会华  张静  杜敏 《表面技术》2010,39(3):48-51
将自制咪唑啉磷酸酯盐与KI复配,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该缓蚀剂在1mol/L HCl水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行为,探讨了其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1mol/L HCl水溶液中对Q235钢为混合偏阴极型缓蚀剂;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模式遵循Langmuir吸附。  相似文献   

10.
樟树叶提取液与碘化钾的缓蚀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樟树叶提取液(CCIE)和碘化钾复配后(FPCCLE),对Q235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液与碘化钾复配后,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腐蚀电位负移,脱附电位Edes正移,增大了缓蚀剂的有效作用范围,提高了缓蚀剂的吸附稳定性,表现出更好的缓蚀作用,且缓蚀效率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在线腐蚀监测技术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讲述了在线腐蚀监测技术实际应用的流程,包括监测方法的选择,探针的选型、安装,监测系统的调试,结果分析和数据库的管理,最后讨论了在线腐蚀监测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2.
Many corrosion phenomena are nonuniform, which means that anodic and cathodic locations are spatially separated. An example is macrocell corrosion of steel in concret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determining the corrosion rate from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measurements and using the Stern–Geary equation is fundamentally not possible. We present a novel theoretical approach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galvanostatic pulse measurements, to make them applicable as a method for corrosion rate measurements in situations of localized corros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at (a) only a fraction of the applied current flows through the anode of the macrocell, and (b) this current is not constant over time. We propose an approach to quantify and consider these two effects, based on information generally accessible in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galvanostatic pulse measurements are a robus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rrosion curr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empirical approach, the measurement error was generally below factor 3, and occasionally up to factor 10. With the novel approach, this error could be reduced to a factor of maximum 2 in all case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腐蚀介质的气相色谱分析和腐蚀产物的XRD分析,研究了辽河某炼油厂稠油加工减粘塔塔顶系统的腐蚀机理;采用电化学法和静态挂片法研究了20钢在加入咪唑啉缓蚀剂的腐蚀介质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20钢试样在减粘塔顶水介质中发生了显著的低温HCl+H2S+H2O腐蚀;A1缓蚀剂主要成分为咪唑啉,属阳极吸附性缓蚀剂,可在20号钢表面形成一层高阻值疏水性保护膜,最佳缓蚀剂添加浓度为100mg/L时,缓蚀率最大为8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有效治理注采交替工况对井下管柱造成的严重腐蚀,促进缓蚀剂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广泛应用。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验证了四种有机缓蚀剂的主要成分,测试了缓蚀剂的理化性能,采用失重法评价了缓蚀剂在塔河油田井下注采交替工况的缓蚀效率,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两种缓蚀剂的复配性能。结果四种缓蚀剂的有效成分分别为油酸酰胺、芳香酮曼尼希碱、油酸咪唑啉和苄基喹啉盐,理化性能测试全部通过。其中,芳香酮曼尼希碱和油酸咪唑啉在井下注采交替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分别达到73%和67%。油酸咪唑啉和芳香酮曼尼希碱的复配能进一步提升缓蚀效率,当芳香酮曼尼希碱和油酸咪唑啉的质量比为1:3时,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能达到90%。结论芳香酮曼尼希碱-油酸咪唑啉复配型缓蚀剂是一种适用于塔河油田注采交替工况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15.
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作者认为经验在土壤腐蚀性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引进新的观点和方法的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法是今后评价土壤腐蚀性的趋势,并对土壤腐蚀性测试仪器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物理方法和电化学方法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常用的腐蚀监检测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应根据生产现场工况,依据可靠性、适用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监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局部腐蚀作用下设备的寿命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战鹏  杨武 《腐蚀与防护》1999,20(5):206-211
综术字局部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及点腐蚀作用下设备寿命预测技术的进展,由于局部腐蚀萌生、发展具有的内在的随机特征,以及设备长期服役过程中材料,环境等因素波上入的随机干扰,使得单一腐蚀微缺陷具有随机特征,需引入统计方法研究偶然性缺陷群体作用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进行局部腐蚀设备寿命预测时,力学研究中对损伤演化及突变的处理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海洋微生物腐蚀的电化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吴建华  刘光洲 《腐蚀与防护》1999,20(5):231-237,205
海洋微生物引起的腐蚀对海洋结构物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危害,其特征是微生物附着于金属表面并形成聚合物膜--生物膜,该生物膜改变了膜内的环境条件,并伴有微生物对电化学反应的催化过程,因此加速了金属的腐蚀。本文介绍了监测腐蚀电位,氧化还原电位、极化电阻、强极化技术,电化学阻抗谱、,电化学噪声、电化学表面成象,双区电池等方法在微生物腐蚀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使用条件和优缺点,为了保持微生物本身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该领域近期进展,介绍分形理论在腐蚀行为描述及腐蚀模型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具体分析了一些成功的事例,包括用分维值修正腐蚀波动性指标(如标准偏差),以便更好地描述腐蚀行为;观察腐蚀表面分形特征,如早期大气腐蚀中微液滴尺寸分布和腐蚀表面坑直径及深度分布,并获取分布分维指标;提出腐蚀图像分维的新计算法,并发现其二维分维D2D和三维分维D3D分别代表表面坑直径及深度的分布分维;建立基于分形动力学过程的腐蚀模型,预测金属在大气及土壤中的腐蚀发展,并揭示了分形模型和经验模型之间的参数关联.  相似文献   

20.
三种不同体系的微生物腐蚀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一金属"、"油(水)-金属"和"水-混凝土"三种易发生微生物腐蚀体系的相关腐蚀机理和控制方法,重点阐述了不同体系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腐蚀过程,并从环境介质的pH值、溶解氧含量、溶液中某些特定离子、生物膜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微生物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不同体系微生物腐蚀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