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低—特低渗油藏已成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准确评价此类复杂油藏对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259井区长32特低渗透率油藏的成因机理、四性关系研究。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依据,采用岩心刻度测井的研究思路,重新建立了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制定了测井解释标准并进行了二次解释,满足了该油藏开发的需要,为特低渗透率油藏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明确广义上的储层概念后,对比性地概括了超致密砂岩的定义,给出其定量的物性上线,并根据川西须家河组的超致密砂岩层段的特征研究给出了该地区超致密砂岩的岩性、物性与电性特征。利用测井曲线、成像测井资料,通过建立模型得到裂缝识别方法;通过岩心铸体薄片、岩心孔渗异常关系曲线和试井分析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或测井解释渗透率的关系异常,得到识别超致密砂岩气的其他证据方法,从而完成超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  相似文献   

3.
子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长6储层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是主力产油层,具有较为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为了更加高效合理地进行该区的勘探开发工作,对子长油田长6储层有效厚度及油层识别进行了研究,结合测井、岩心、试油试采等资料,用经验统计法确定物性下限,用交会图法确定电阻率和含油饱和度下限。按照所得参数标准对研究区开展测井解释工作,同时与试油试采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测井解释符合率高达95.3%,说明解释标准很适合该研究区。  相似文献   

4.
低孔低渗油藏的识别关系测井评价,这仍然是国内石油勘探开发面临的难题之一。研究对象位于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长岭凹陷中南部,油田虽然不大,但是十分复杂。构造幅度小,储层岩性细,孔隙、孔喉小,泥质含量高等原因造成油层电阻率低,致使储层流体识别困难。由于储层低含油饱和度、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掩盖或模糊了电阻率对流体信息的敏感性,降低了电阻率测井识别流体性质的能力,同时由于地层水矿化度平面及纵向变化大,使油、气、水、干层识别难度加大。通过对低孔低渗储层岩矿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电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低孔低渗储层形成机理。综合孔隙结构研究、岩石物理研究,建立低孔低渗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供较准确的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延长油田368块密闭取芯样品,以渗透率为主线,开展储层启动压力梯度、覆压敏感性、孔喉中值半径、可动流体饱和度、水驱油效率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把延长油田特低渗储层渗透率上线定为4.5×10-3μm2,致密储层渗透率上线定为0.5×10-3μm2是合理的;延长油田致密油储层渗透率小于0.1×10-3μm2,启动压力梯度1.5MPa/m,无法实现有效注水开发,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天然能量开发是实现此类油藏有效开发的科学手段,最终采收率可得到6.4%。应用静态和动态指标把特低渗致密储层划分为4类,建立低渗致密储层评价标准,更能揭示其本质特征,符合延长油田异常低压中浅层油藏实际,对延长油田特低渗及致密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湖凹陷龙岗地区戴南组储层研究较少,测井解释程度低且符合率偏低等,首先综合测井、录井、岩芯分析等资料,分析了龙岗地区戴南组低孔低渗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等特征及四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四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对于金湖凹陷龙岗地区戴南组储层的测井解释及储层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砂岩油层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10块不同渗透率的低渗透岩心进行室内单相渗流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低渗透岩心的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关系式。根据所得到的关系式,绘制了低渗透油田渗流流态判断图版。通过流态判断图版可以确定流体在低渗透岩心中的流态,为合理开发低渗透油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岩石结构复杂的低孔渗储层中,如何根据已有的岩芯、测井等资料来更加精确地求取储层物性参数是十分重要也十分困难的。不同工区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储集特征各不相同,因此也应对不同的测井解释模型。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工区的岩芯、测井资料,利用交会图和直方图技术建立了针对本工区的储层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本工区低孔渗储层的测井解释精度,为后期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崭新思路和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低渗透油藏岩心水驱油以及油驱水过程中可动流体的分布情况,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实验,对不同渗透率水平的储层进行核磁共振T2波谱特征形态分析,观察T2波谱形特征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得到岩心的可动流体饱和度;通过对剩余油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岩心中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0.1~10.0 μm的孔隙中,占总分布量的85%以上,表明后期挖掘剩余油的主要空间主要是中小型孔隙。通过对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岩心进行水驱油实验,得出在1.8 MPa/m的压力梯度下进行驱油有较好的效果并确定出最佳驱油压力梯度,明确了压力梯度对微观赋存状态的影响。研究可为DB油田措施挖潜和稳产技术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石油测井作为油田的听诊器,可以获得全面的矿藏信息,是测井评价、岩层地质分析和油气开发的重要资料。测井资料是建设油田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田勘探开发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对于油藏研究和开发方案的确定等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分析阐述了延长油田测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为延长油田油藏研究及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利用废弃油藏埋存CO2气体选址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O2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2009年,尽管世界经济萎靡不振,但气候变化问题对国际石油公司仍是一个核心问题,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考虑实施环境友好的技术政策以刺激经济。利用废弃油气藏埋存CO2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认为比较有效并开始开展长期研究的方法之一。结合大张坨天然气储气库的成功实例,分析了废弃油藏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地质及经济优势,依据我国CO2排放区与主要油气区地理位置的耦合性特征,对全国范围内利用废弃油藏埋存CO2的选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能为资源和环境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战静  王战 《资源与产业》2010,12(6):146-148
针对包14块复杂的储层和构造条件,依托VSP测井技术、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三维构造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地质建模技术及储层反演识别技术的配套应用研究,解决了油藏开发中复杂性和多解性问题,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新增含油面积5.26 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396×104 t,在新增含油区域内,先后5次滚动扩边部署各类井95口,已实施67口,成功率95%以上,年建产能12.28×104 t,采油速度达到1.89%。实践证明:低渗透复杂小断块油藏需要实施滚动勘探开发,应用多学科,研究配套的滚动开发技术,不断深化认识油藏地质特征是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经历了两期抬升剥蚀,发育了一套厚约100-300m的风化壳。目前在该火山岩层已获得多处高产气井,显示出风化壳储层对油气勘探的重要性。本文利用岩心资料、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通过古地貌恢复和风化壳厚度求取的方法,对风化壳的结构、物性以及控制因素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风化壳自上至下可划分为土壤层、水解带、溶蚀带和崩解带4个结构带。水解带和溶蚀带储层物性最好,能够形成有效储层,是油气主要产出层段。古地貌对火山岩风化壳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影响风化壳的厚度和内部结构带的比例,进而影响整个风化壳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经历了下断上拗的发展演化历程。古近系复杂断块油气成藏研究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位于②号断裂东段的涠洲D-8含油构造经历了研究-钻探-再研究-再钻探的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勘探历程。该构造已钻3口井反映该区带成藏模式主要为岩性油藏,储层为来自东北长轴方向不同期次的砂体,但仅具有大的沟源断层的砂体才能成藏。经精细刻画该构造区发育多个具备沟源断层的砂体,还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  相似文献   

15.
侯祥丽  邓璐 《中州煤炭》2021,(9):142-148
目前评价石油低渗透储层安全损害状况时,缺少对流体渗流的分析,导致评价适用度较低。为此,提出石油低渗透储层安全损害评价方法。构建流体渗流模型,利用流体偏差因子以及流体黏度得出储层空隙间流体压力;预判储层是否存在损害,若存在则通过计算储层的真实表皮系数总和,即储层附加阻力总和,得出储层低渗透流体对底层的损害深度;利用表皮系数和渗透率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实现石油低渗透储层安全损害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对石油低渗透储层进行安全损害评价。  相似文献   

16.
空气泡沫驱可以较好解决致密油藏水驱见水快的问题,不同油藏对空气泡沫驱用起泡剂性能要求不一。以陕北某油田油藏资料为例,初选起泡剂进行常规性能室内测定,再采用Ross-mills静态实验法评价起泡、稳泡性能,并通过一维岩心驱替实验对比优选出泡沫体系WZJ015和WZJ013-H在劈缝岩心和基质岩心中产生阻力因子。实验表明,3‰的WZJ013-H型起泡剂在裂缝型致密油藏中可以产生较稳定明显的封堵,可用作该致密油藏空气泡沫驱的起泡剂,也为其他致密油藏泡沫体系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靖 《资源与产业》2013,15(3):73-77
辽河油田稠油火驱技术日渐成熟,经过较多的试验和现场实践,火驱设计不断修正完善,文章以两个不同类型稠油油藏火驱试验为基础,对比了层状和厚层块状稠油油藏在火驱优化设计上的异同点,有助于提高对不同类型油藏火驱机理的认识,为辽河稠油火驱规模化应用提供借鉴。随着火驱应用领域由层状油层扩展到厚层块状油层,采用直〖JP3〗井水平井组合火驱方式开采厚层块状稠油藏的油藏工程设计将进入深入研究和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致密油藏大都采用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进行开发,初期产能较高但产量递减快,亟须补充油藏能量。CO2吞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增油措施,为致密油藏长期稳定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以L致密油藏G油层为例,建立多级压裂水平井单井吞吐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等对吞吐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吞吐参数下,L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可以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注入压力高、吸水能力下降快是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面临的难题。通过分析深层低渗油藏压敏、水敏、油水粘度比、相渗等因素对渗流特征的影响,获得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物性及流体渗流变化规律;利用油藏工程原理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裂缝方位、注入量、渗透率及注水时机对裂缝扩张注水效果的影响,证明裂缝扩展注水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低渗油藏采出程度。研究成果对 改善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