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内冰冰塞堆积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隋觉义  方达宪 《水利学报》1994,(8):42-47,61
本文根据黄河河曲段六年的冰情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河段冰塞演变及冰期水位变化的规律,建立了冰塞运动有关参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室模拟冰塞的运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实验室模拟冰塞的演变规律与天然冰塞的演变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2.
江河冰塞糙率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江河冰塞糙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江河冰塞糙率研究成果的共同缺点是没有把冰塞糙率与水流强度及水流的含冰率联系起来,而认为冰塞糙率是冰厚或时间的函数。根据黄河河曲段6年的冰塞实测资料,建立了冰塞糙率与河床糙率的比值和水流佛汝德数的关系。据此,对实验室模拟冰塞糙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模拟冰塞糙率与河床糙率的比值和水流佛汝德数及水流含冰率等关系式。文中还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冰塞下水内冰花的堆积运动应与泥沙在河床上的运动相似。  相似文献   

3.
由山西省河曲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合肥工业大学水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忻州地区行署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天桥水电厂等单位参加,历时7年的黄河河曲段冰塞研究获得重大进展,于1989年4月2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通过了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和山西省科委委托山  相似文献   

4.
1982年黄河河曲段发生罕见冰灾之后,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遵照水电部的指示精神,组织地、县有关部门开展了连续三年的冰情观测、预报和防凌工作。为掌握本河段冰情,分析冰塞成因,采取有效措施,积累了大量资料,取得了初步成果。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山西省黄河河曲段防凌指挥部于1985年3月18日至24日,在河曲县召开了首次冰凌工作讨论会。  相似文献   

5.
1961年自盐锅峡水库建成蓄水后至1967年刘家峡水库建成前,连续5个冰期在此河段发生了严重的冰塞壅水现象.冰塞壅水水位较冬季平均水位高9米余,接近千年一遇洪水位,冰花最大堆积厚度达10余米,造成上游刘家峡大坝基坑及主要公路被淹,工程局的办公、生活区均受到冰塞壅水的威胁. 本文在1962~66年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冰塞变化规律及冰塞壅水位的计算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冰塞厚度分布计算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研究概述 冰塞是重要的江河冰清现象之一,早已引起寒带国家的重视。以往不少学者对冰塞的形成,提出过一些理论和原型观测结果;近年米,人们已用计算机来模拟江河冰情。1981年Petryk、Michel和Drouin,1984年Calkins等先后提出了一维分段恒定流模型;1984年沈洪道和Yapa提出过一维非恒定流模型;1986年沈洪道和何庆丰又提出了一个冰塞形成的二维模型。至今,人们对破碎冰盖形成的冰塞研究较多,而对水内冰在冰盖下积聚而成的冰塞研究仍较少,本文在  相似文献   

7.
冰塞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面临的主要冰害。冰塞的形成及发展与水力、热力、冰冻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分析冰塞在不同因素下的变化特征,研究如何通过改变水位、流速等控制方式降低冰塞灾害发生的概率,对于保障中线工程冰期输水的供水安全至关重要。以中线工程中冰害风险较大的坟庄河节制闸 南拒马河节制闸渠段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水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冰水力学等理论,构建冰情演变模型,并进行率定与验证;然后依据冰塞的形成条件以及影响因素,设置不同水深、流速与气温的组合情景并模拟冰情变化;之后基于水深、流速与水温变化对冰塞特征影响的定量分析,确定流速的控制指标以及气温的预警指标,提出渠段冬季输水的安全调度方式;最后采用冰塞最容易发生的水深、流速以及气温的组合情景对调度方式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调度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冰塞发生概率,有效保障了冰期输水安全,能够为实际调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稳封期天然河道冰塞堆积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冬季寒区河道中容易出现冰塞,冰塞出现使过水断面减少,河道阻力增加,进而引发凌洪灾害。借鉴泥沙输运理论推导得到的冰塞面变形方程,并结合标准k-ε模型建立了稳封期天然河道冰塞堆积厚度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采用贴体坐标变换法将曲线网格转化为正交网格,控制方程离散求解采用有限体积法,选取同位网格方法将所有计算变量布置于同一控制体积,引入动量插值法和压力校正方程耦合求解速度压力场,进而求解冰塞面变形方程获得冰塞堆积厚度。选取黄河河曲段天然河道,应用模型计算得出了稳封期河道中的冰塞堆积厚度,对比实测资料表明,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实效性,表明冰塞面变形方程可应用于天然河道冰塞堆积厚度的数值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9.
河冰水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5):111-113
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会形成冰盖,继而可能导致冰冻期或开河期的冰塞,冰塞是最严重的河冰问题之一,冰盖和冰塞的堆积导致水流阻力增加,使上游水位上涨并可产生凌洪,也会形成冰期的河床演变.由于问题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很关注,对目前国内外河冰水力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内容主要涉及原型观测、试验研究和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GN389.“江河冰塞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成果鉴定及冰工程学术交流会在合肥市召开合肥工业大学与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4月16日至18日在合肥市联合召开了“江河冰塞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成果鉴定和冰工程学术交流会。与会代表39人,来自北方各流域机构、部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汾河干流头马营至河岔河段1996~1997年冰期沿程冰情、水温、流量变化。分析了静乐、河岔水文站在冰期受气温日变化影响的流量日变化规律。分析了1996~1997年冰情的代表性以及引黄后发生冰塞、冰坝的可能性。用历年汾河上游冰期水文资料,对历年冰期河槽储冰量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河槽结冰对流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冰期输水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冰盖流条件下的非黏性泥沙起动公式,揭示冰期河道断面强烈冲淤变化的机理,基于Einstein假定,推导得到了同时适用于明渠流及冰盖流的统一的非黏性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公式,所得公式与已有冰下泥沙起动流速试验数据符合良好。当冰盖糙率为0时,冰盖流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公式即化为明渠流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公式。应用所得公式,比较了明渠流、冰盖流、冰塞条件下的起动流速及可起动最大泥沙粒径关系,冰塞条件下起动流速最小,可起动最大泥沙粒径最大。2014年冰期黄河头道拐断面发生强烈冲淤变化,是冰花集聚形成冰塞引起可起动最大泥沙粒径增大所致。所得公式及所揭示机理,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河道冰期泥沙输移规律提供重要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内冰是北方地区河渠冰期输水出现的主要冰情之一,是形成流冰花、动态冰盖、冰塞的物质基础。根据1994~1997年3个冬季的冰期输水原型观测,归纳总结了水内冰的产生、发展、消失的变化规律及水内冰对冰期输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ACA-BP网络在冰塞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冰塞水位,将蚁群算法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建立了ACA-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黄河河曲段实测资料对冰塞水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ACA-BP网络和BP网络都有一定的逼近能力和预测能力;预测结果与实际冰塞水位基本吻合;ACA-BP网络的预测结果优于BP网络。  相似文献   

15.
杨开林 《水利学报》2022,53(11):1317-1327
渡槽是一种高架空中的输水建筑物,冰期易于形成产冰场,可能导致下游发生冰塞灾害。考虑渡槽外壁与大气的热交换,包括太阳辐射、外壁和大气的长波辐射、地表的长波辐射和反射及对流等因素,提出了渡槽外壁温度及水体与渡槽热交换的计算模型。建立了冰期渡槽水温时空变化的一维数学模型,采用特征线方法得出水温随时间和离开渡槽进口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规律变化的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渡槽含冰率与负水温成正比的理论公式。算例表明,如果忽视水体与渡槽的热交换,则可能导致计算冰情远远偏离实际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方冬季跨流域调水中,水流在年底至次年初发生结冰现象。输水河道在此期间,经过岸冰、冰花、溜冰、冰盖等冰情,造成河道输水水位抬升,流量变小,输水能力减低,且水位流量关系复杂。调水河道在冰寒加剧和高水位运行下,个别河段甚至出现冰塞、冰坝等冰灾现象,直接威胁到河道堤防安全,增加了输水管理的难度。研究分析冰期水流变化规律,对冰期输水监测及调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冰期流凌、封河、开河、槽蓄水增量、冰塞冰坝等水文要素的历年变化,并分析了这些要素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冰坝与冰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定义、成因、特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冰坝和冰塞的区别,明确了冰坝和冰塞的定义,分析了国内外对冰坝、冰塞的研究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冰坝和冰塞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稳封期天然河道冰塞堆积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季寒区河道中容易出现冰塞,冰塞出现使过水断面减少,河道阻力增加,进而引发凌洪灾害,如2008年12月位于加拿大北英属哥伦比亚的尼查科河和2009年1月黄河壶口段均由于冰塞问题发生洪灾。应用k-ε两方程模型和冰塞面变形方程建立天然河道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基本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对稳封期的平衡冰塞厚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黄河河曲段实测资料表明,模拟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黄河河曲段1982年发生的特大凌灾曾引起国家防总及省、地、县各级政府的极大关注,之后,河曲段的防凌工作被列为我省防汛部门的例行工作,每年冰期都坚持防凌值班及河道凌情观测并做好抢险准备。11998年冬至1999年春黄河河曲段的冰凌险情1998年冬至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