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HDPE/EVA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SC,WAXD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HDPE/EVA共混体系。结果表明,HDPE/EVA共混体系是不相容的,但在共混组成中含有少量(<10%)的EVA,力学性能下降很少,而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PC辐射接枝PS及其对PC/P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导了用γ射线辐照聚碳酸酯(PC)和苯乙烯(St)混合物,通过IR谱和称量法证实PC和St发生了辐射接枝反应,研究了溶剂、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得到了PC-g-PS。并用DSC和SEM研究了PC/PS、PC/PS/PC-g-PS熔融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C-g-PS对以PS为连续相PC为分散相和PC为连续相PS为分散相的共混体系均有明显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3.
固相法CPE增容PVC/LDPE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PVC)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PE的加入能明显改善PVC/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且低温氯化制得的CPE的改善效果优于两段氯化制得的CPE。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增容剂增加了共混体系相间相互作用或相界面粘附性,对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产  相似文献   

4.
PVC/LLDPE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PBD-b-PMMA)共聚物作为聚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用扫描电子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共混体系的冲击缺口断面和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小角激光菜射技术了LLDPE在共混物中的结晶行为,发现增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PHB与PCL,PECL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聚β-羟基丁酸酯/聚ε-己内酯(PHB/PCL)、聚β-羟基丁酸酯/聚ε-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HB/PECL)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晶性、形态结构及断裂表面形貌。PHB/PCL体系是不相容的,PHB、PCL的结晶度随共混组成而改变。SEM结果表明,PHB/PCL共混膜断裂表面呈韧性断裂特征,PHB的脆性得到改善,PHB/PECL,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HPVC/P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CPE、ABS对HPVC/PP有增粘作用。随着CPE用量增加,共混物熔体粘度(ηa)增加。CPE或ABS先与HPVC共混后再与PP共混的共混物的ηa高于CPE或ABS先与PP共混后再与HPVC共混的共混物的ηa。HPVC/PP、HPVC/PP/MAH2.5、HPVC/PP/CPE10、HPVC/PP/ABS10共混物的ηa~组成(C)的关系均属于正-负偏离共混物(P-NDB)体系,即在特定共混比下发生相转变。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冲击实验、拉伸实验、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系统地研究了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其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VA是PVC/HDPE良好的增容剂,在一定范围内,EVA与PE对PVC有协同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8.
LDPE对PBT/P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发现,在PBT/PC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熔体指数(MI)较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可以改善该共混体系的加工成型性能、外观及力学性能。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BT/PC巫混物的溶体指数增大;LDPE对共混体系还可起增韧作用,LDPE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另外,DSC研究发现,LDPE的引入对共混物中PBT组分的结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热失  相似文献   

9.
采用丁腈橡胶(NBR)及其氢化还原后产物(HNBR)为PVC/HDPE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结构、用量及丙烯腈含量对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发现丁腈橡胶(NBR29及HNBR29)对PVC/HDPE体系有较好的增容作用,而NBR40及HNBR40较差。当增容剂用量为2%,PE含量为8%~12%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HPVC/P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CPE,ABS对HPVC/PP有增粘作用,随着CPE用量增加,共混物熔体粘度(η)增加。CPE或ABS先与HPVC共混后再与PP共混的共的的η高于CPE或ABS先与PP共混后再与HPVC共混的共混物ηHPVC/PP,HPVC/PP/MAH2.5HPVC/PP/CPE10,HPVC/ABS10共混物的η~组成(C)的关系均属于正-负偏离共混物(P-ND  相似文献   

11.
聚丙撑碳酸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改性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聚丙撑碳酸酯(PPC)与三元乙丙橡胶(EPT)共混制成弹性体,研究了PPC的添加量,硫化时间,硫化温度和添加炭黑对共混弹性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交联度的影响,研究发现,PPC能与EPT形成化学交联,加入一定量的PPC能使EPT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填充PPC/NBR共混弹性体研究(Ⅰ)加工条件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经碳黑填充、补强的聚丙撑碳酸酯(PPC)/丁腈橡胶(NBR)共混弹性体的加工条件和力学性能。发现加入PPC能改善填充NBR弹性体加工性,PPC含量在10%时填充弹性体力学强度存在最佳值。用马来酸酐改性能有效地提高填充共混弹性体耐油和热氧老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熔融共混制备了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PPC/PLA),通过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容性、结晶性、热稳定性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PLA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复合材料是相容性较好的两相体系,二组分的比例对复合材料的熔点和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PVA-CS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SC等方法,研究了PVA-CS二元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VA与CS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为部分相容体系。以Flory-Huggins的高分子溶液理论为基础,通过Wood或Fox方程,计算出不同共混比的PVA-CS共混体系两相中二组分的表现质量分率,进而计算出体系的聚合物-聚合物Flo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_(12)或g_(12),对PVA-C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作为相容剂,制备了PVC/LDPE/纳米碳酸钙的共混物,对其进行了DSC、DMA测试,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影响了共混物中LDPE的结晶性能,降低了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减小了分散相尺寸.说明纳米碳酸钙能有效地提高PVC/LDPE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辐照下PVC的降解及与丙烯酸丁酯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在超声波辐照下,聚氯乙烯(PVC)在环己酮溶液中的降解及与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反应。结果表明,PVC在超声波辐照下可降解成低分子量产物,其分子结构与玻璃化温度基本未变。PVC的超声降解符合一般力降解规律,降解动力学方程为(21.5kHz,380W,25℃1.0%PVC)ln=1.56×10~(-4)t。经IR、XPS、NMR等分析表明,PVC与BA的超声共聚产物主要为嵌段共聚物。所得共聚物可以明显提高PVC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NBR)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组成的共混物的超声行为,考察了共混物超声声速随组成变化的规律,首次发现不相容的HDPE/NBR共混体系在丙烯腈含量较低时,共混物组成与声速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改性PVC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HBP)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聚氯乙烯中加入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可以有效提高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并且在100g PVC中加入3g HBP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出现最大值,抗冲强度基本不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和PVC相容性较好,且与测得的力学结果相一致。同时,利用氢键形成机理对其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淀粉(Starch)与聚碳酸亚丙酯(PPC)的界面作用力,在淀粉颗粒与PPC复合时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进行反应性共混改性,通过FTIR、DSC、TGA、SEM、拉伸测试等手段对共混物进行表征,验证了接枝作用的发生,同时讨论了在熔融状态下,MDI对共混物接枝改性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有PPC大分子接枝到淀粉颗粒表面上.正是接枝的PPC在两相间充当兼容剂,提高了其相容性,增强了PPC相与淀粉颗粒之间的界面粘接力,使得形态结构稳定化,从而使得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