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美国和丹麦科学家5月28日公布研究成果称,北极圈未探明天然气储量约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1/3。此外,北极圈未探明石油储量可能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4%。北极圈内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4个区域:喀拉海南部、巴伦支海盆北部、巴伦支海盆南部以及阿拉斯加平台,其中喀拉海南部未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北极圈整个储量的39%。北极圈内的石油储量较小,  相似文献   

2.
《小型油气藏》2009,2(2):54-54
美国和丹麦科学家5月28日公布研究成果称,北极圈未探明天然气储量约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1/3。此外,北极圈未探明石油储量可能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4%。北极圈内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4个区域:喀拉海南部、巴伦支海盆北部、巴伦支海盆南部以及阿拉斯加平台,其中喀拉海南部未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北极圈整个储量的39%。北极圈内的石油储量较小,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油气杂志》康菲将收购阿拉斯加Nuna发现区2019年6月24日刊据报道,康菲公司将收购位于阿拉斯加北极圈西部的11块土地,面积约2.1万英亩,其中包括阿拉斯加Caelus自然资源有限公司2012年发现的Nuna石油区块。Nuna区位于Colville河以东,Oooguruk油田西南部约5英里。今年1月,Caelus公司同意将该区块70%的权益出售给埃尼公司。康菲将对Nuna区块进行评估后做出  相似文献   

4.
阿拉斯加是一块十分美丽富饶的土地,地处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面积151.88万平方公里,四分之一处在北极圈内,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接近美国领土的1/5。  相似文献   

5.
阿拉斯加原油管道跨越北极圈,全长800英里(1287km),管径48英寸(1220mm).年输8500万吨原油,1977年竣工投产,是当年世界投资最大的工程。这项工程原定用4年完成,但实际用了将近10年才建成。阿拉斯加管道花费了80多亿美元——相当于油田开发所需支出的两倍,其中管道施工建设所需费用约占一多半。从建设开始到投产运行,有将近70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项工程。阿拉斯加原油管道从管道的技术性、系统性和管理性以及立法等方面都开创了现代管道业的新篇章。确定修建一条大型管道必须经过科学的全面的调研及论证.修建阿拉斯加原油管道就是经过科学的对比分析及试航实践才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阿拉斯加原油管道跨越北极圈,全长800英里(1287km),管径48英寸(1220mm),年输8500万吨原油。从开始建设到投产运行。有将近70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项工程。阿拉斯加原油管道从技术性、系统性、管理性以及立法等方面都开创了现代管道业的新篇章。其建设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规划阶段(1968-1973),建设阶段(1974—1976),运行阶段(1977-)。其中规划时间超过了建设时间,这在管道业可以说是一个特例,虽不是管道建设者故意为之,但在客观上促成了阿拉斯加原油管道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于洋 《中国石油》2014,(11):42-43
北极越来越“热”了。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冰层的覆盖面积逐年减少。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变化,却牵动着国际能源大佬们的神经。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斥资逾20亿美元买下了阿拉斯加的楚克齐海的钻探租约;埃克森美孚和加拿大帝国石油(Imperial Oil)公司用近6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加拿大波弗特海(Beaufort Sea)的一大片勘探区块;  相似文献   

8.
<正>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地球上一种尚未商业化开发的新能源,资源量十分丰富,据估算全球资源总量约为2 100兆m3,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石化能源总量的2倍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北坡、加拿大北极、墨西哥湾北部、日本南海海槽和中国南海等区域。2012年美国、日本等合作在阿拉斯加北坡及2013年3月日本在其近海海域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均取得成功,意味着天然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地质勘探局7月23日发表了其耗时4年的第一份北极圈资源公开报告,称北极圈内可利用的石油储量预计为900亿桶,可满足全球近3年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深水油气开发经验可以借鉴到页岩油气项目中,跨国石油巨头对巨大的美国页岩油气资产自然不会放过。9月10日,BP宣布56亿美元出售阿拉斯加业务,以从成熟的常规钻探业务转向页岩油业务。近些年,页岩油气对于国际石油巨头有极大的诱惑。自2017年以来,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跨国公司已经在美国西德克萨斯州的二叠纪盆地投入100亿美元,累计拥有450亿英亩的土地,成为美国页岩油气的重要玩家。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不参与北极石油开发就会失去将来的机会。北极越来越"热"了。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冰层的覆盖面积逐年减少。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变化,却牵动着国际能源大佬们的神经。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斥资逾20亿美元买下了阿拉斯加的楚克齐海的钻探租约;埃克森美孚和加拿大帝国石油(Imperial Oil)公司用近6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加拿大波弗特海(Beaufort Sea)的一大片勘探区块;BP将花费15亿美元开发阿拉  相似文献   

12.
1967年底,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北坡发现了一个特大油田——普鲁德霍湾油田.这是1930年乔伊纳发现东得克萨斯大油田以来,美国和北美洲最重大的发现.这是世界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加瓦尔油田和科威特大布尔千油田的世界第三大油田.普鲁德霍湾的发现和20世纪70年代投入开发,对于美国,对于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美国从1950年成为石由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飞速增长.美国的石油储量和产量1970年到了峰顶,然后便开始下降.1976年普鲁德霍湾油田的投入生产,无疑是天降甘霖.  相似文献   

13.
<正>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地球上一种尚未商业化开发的新能源,资源量十分丰富,据估算全球资源总量约为2 100兆立方米,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石化能源总量的2倍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北坡、加拿大北极、墨西哥湾北部、日本南海海槽和中国南海等区域。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研究,2012年美国、日本等合作在阿拉斯加北坡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与2013年3月日本在其近海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均取得成功,意味着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迈出了  相似文献   

14.
<正>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液化天然气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属于世界特大型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一体化项目,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一颗能源明珠"。  相似文献   

15.
<正>钻探企业在保障国家油气有效供给和能源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钻探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属性,决定了其具有队伍数量多、作业区域分散、安全风险大、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单队独立作业属性突出等特点。近年来,钻探企业高度重视基层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三基"建设,基层队思想政治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基层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明显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公司的快速发展,基层队面临的市场和作业环境日趋复杂,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正>据参考消息网2019年5月21日报道,外媒称,2017年,"南海八号"深水钻井平台在喀拉海的列宁格勒许可区域进行钻探,将该地区的天然气探明储量提高了8500亿立方米,增加至1.9万亿立方米。一年后,它又回到该地区,在附近的鲁萨诺沃地区进行钻探。这两次作业都是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合作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5月4日,BP阿拉斯加公司和阿拉斯加燃气管线开发公司(AGDC)签署天然气销售先行协议,宣布双方同意达成包括价格和数量在内的天然气销售协议的关键条款。这是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双方预计将于2018年达成一项长期天然气销售协议,由AGDC购买BP阿拉斯加公司在Prudhoe湾油田和Point Thomson油田的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技术》2008,2(4):33-33
美国地质勘探局7月23日发布评估报告说,北极圈内未完全探明、可用现有技术开发的石油储量估计达900×10^8bbl;按目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近9000×10^4bbl计算,可供全球使用近3年。估计北极圈内未完全探明的、可获取的天然气储量为47×10^12m^3。这些潜在的油气资源大约84%分布在近海区域。上述估计的这些未探明的油气资源占全世界未探明的、可获取的油气资源的22%,其中未探明的石油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约13%,天然气占30%。  相似文献   

19.
正据悉,阿拉斯加油气监管委员会主席日前表示,该委员会已经采用了更加严格的法规来管理水力压裂作业,包括增加对水井污染测试的要求程度。阿拉斯加油气保护委员会(AOGCC)主席凯西.福斯特表示,新的法规要求对水力压裂井方圆半英里内的所有水井进行测试,同时将授权在水力压裂工作完成后对水井的污染情况进行进一步测试。阿拉斯加油气协会(AOGA)监管和法律事务负责人乔希.金德里德表示,阿拉斯加新法规可能是美国各州中最为严格的法规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区首次大洋科学钻探于1999年2月18日—4月12日在南海区域进行,取得了南海3000多万年来的深海沉积连续记录,从而揭示了南海自中新世以来的演变历史。 大洋钻探计划是一项开放性国际计划。大洋钻探航次和站位的选择均由各国科学家提出建议,经相应的国际学术委员会或小组通过投票排序后确定。我国科学家提出以“东亚季风演变”为研究目标的南海大洋钻探建议书,在全球科学家提出的同类建议书中,获1997年国际评审排名第一,被列为大洋钻探计划第184航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