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局部充氧提高波形潜流人工湿地除污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湿地获得氧气的能力被认为是其去除COD和NH4^+-N的关键限制性因素,为此对传统波形潜流人工湿地采取了3种局部充氧强化措施,即进水预曝气和湿地前、后部充氧。试验结果表明,进水预曝气的效果不明显,而采用前、后部充氧则明显改善了湿地内的溶解氧分布状态,对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前部充氧的湿地对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12%和93.5%,后部充氧的湿地分别为58.09%和96.6%。前部充氧的湿地主要依靠外部充氧快速降解COD和NH4^+-N,而后部充氧湿地则充分发挥了湿地的生态处理功能,外部充氧主要用于NH4^+-N的硝化过程,因此从需氧量和能耗的角度考虑,后部充氧更具优势。当局部充氧湿地的水力负荷为0.8m^3/(m^2·d)时,其有机负荷达到了56~112gCOD/(m^2·d),氨氮负荷达到了20-28g/(m^2·d)。  相似文献   

2.
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了以自养型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先培养自养型硝化生物膜再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方法,可在110d内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200d时反应器对NH4^+-N和NO2^--N的去除负荷分别达到0.526kg/(m^3·d)和0.536kg/(m^3·d)。启动初期的出水pH值低于进水pH值,到后期则出水pH值高于进水pH值。第110—200天时去除的NH4^+-N和NO2^--N的量与NO3^--N的生成量之比为1:1.1:0.33;稳态运行时反应器内呈碱性。因此,NH4^+-N去除量、NO2^--N去除量和NO3^--N生成量之间的比值以及反应器内pH值的变化可以指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进程。  相似文献   

3.
对高浓度氨氮的去除一直是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难点之一,为此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渗滤液进行了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1000mg/L、氨氮负荷为0.4kgNH4^+-N/(m^3·d)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90%。当反应器中的游离氨浓度〉5mg/L时,NO2^- —N的积累率可达80%以上,表明游离氨抑制是实现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的主要原因。当进水碳氮比〉(2:1)时,对总氮的去除率可达70%左右,对碳源的需求量明显低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当进水的碳氮比降至1:1时,对总氮的去除率仅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凝沉影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式反应器对校园污水的再生回用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系统对SS、COD、NH3-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混凝剂最佳投量为40mg/L、沉淀池水力负荷为5m^3/(m^2·h)的条件下,混凝沉淀对SS、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51.3%和73.3%;在COD和NH3-N的容积负荷分别为2.16kgCOD/(m^3·d)、1.07kgNH3-N/(m^3·d)的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对SS、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3%和94.5%。系统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体化间歇曝气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低浓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一体化间歇曝气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小城镇污水,重点考察了冬季低温(5~8℃)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以及采用分级间歇曝气方式能否解决连续流生物膜反应器除磷效能低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5~8℃、有机负荷为0.5kgCOD/(m^3·d)、氮负荷为0.12kgN/(m^3·d)、DO为6.0mg/L、HRT为6.0h、挂膜密度为30%,以及第一、二级生物膜反应区的停曝与曝气时间比均为1.0h/2.0h的条件下,处理平均COD为120mg/L、TN为30mg/L、NH4^+-N为27mg/L、PO4^3--P为1.9mg/L的低浓度城镇污水,可使出水COD≤35mg/L,NH4^+-N≤3.3mg/L,TN≤19mg/L,PO4^3--P≤0.8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6.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脱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氨氮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脱氮效果的几个因素(DO、pH、碱度、有机物浓度、NU4^+-N/NO2^-—N值)进行了考察,以期获得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亚硝化温度为23~26℃,HRT=1d,进水NH4^+-N、TN浓度分别为350、420mg/L,ANH4^+-N/ANO2^--N值为0.8~1.33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NH4^+-N、T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9.9%、90.8%,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6.1%。组合工艺的脱氮效率严重受限于亚硝化系统出水的NH4^+-N/NO2^--N值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容积负荷对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容积负荷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容积负荷〈15kgCOD/(m^3·d)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变化不大,平均为93.16%,当容积负荷〉15kgCOD/(m^3·d)时,虽然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仍有85.15%,但出水平均COD已达195.39mg/L,不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随容积负荷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容积负荷为1~25kgCOD/(m^3·d)时,系统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9.69mg/L;系统对TN的去除率先随容积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容积负荷〉17kgCOD/(m^3·d)后,则随容积负荷的增加而下降,当容积负荷为15~17kgCOD/(m^3·d)时,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最佳。综合考虑,当容积负荷为15kgCOD/(m^3·d)时,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工艺的除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二级串联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二级串联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当进水容积负荷为400L/d时,人工湿地系统对NH4^+ -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80%和83%,相应的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4772、5463和524mg/d;在冬季,当进水容积负荷为240L/d时,人工湿地系统对NH4^+ -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0%、90%和94%,相应的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7751、8893和732mg/d;降低进水容积负荷可延长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保持人工湿地系统的除污效率;二级湿地采用粒径较小的填料有助于维持系统对NH4^+ -N、TN和TP去除效果的稳定性,该工艺可有效去除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程刚  李艳  刘静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1):89-92
采用混凝/生物微电解/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压缩机生产混合废水,考察了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混凝处理的除磷效果显著,生物微电解可大幅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中温(30℃左右)条件下,生物微电解反应器在进水pH值为8.5左右、容积负荷为1.83~2.32kgCOD/(m^3·d)时,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35%以上;接触氧化反应器在进水pH值为6~7、容积负荷为2.65~4.0kgCOD/(m^3·d)时,对COD的去除率〉80%。组合工艺对COD、SS、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4%和99%。  相似文献   

10.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焦化高氨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结果表明,进水COD、NH4^ -N、TN和酚的浓度分别为1201.6、510.4、540.1和110.4mg/L时,出水COD、NH4^ -N、TN和酚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7.1、14.2、181.5和0.4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83.6%、97.2%、66.4%和99.6%。与常规生物脱氮工艺相比,该工艺氨氮负荷高,在较低的C/N值条件下可使TN去除率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生物可降解聚合体PHAs(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特点及其在污水反硝化脱氯中的应用。与传统液相有机基质脱氮相比,PHAs固相基质脱氮具有很多优点:为脱氮过程提供了连续的资源;有利于生物膜的培养和生成;PHAs释放的不溶有机碳不会对水质产生潜在的危害。PHAs固相基质脱氮技术已显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焦阳  赵月龙 《城市建筑》2014,(26):187-187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微生物角度对脱氮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脱氮工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就短程硝化脱氮、好氧反硝化脱氮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微生物角度对脱氮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脱氮工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就短程硝化脱氮、好氧反硝化脱氮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崔绍波  杨云龙 《山西建筑》2008,34(3):197-198
指出CAST工艺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可以有效地去除氮,调试中结合设计进出水水质,发现不同的运行周期下对硝化、反硝化均有影响,通过调整排泥、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使出水氨氮达标,并总结出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氢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氢自养反硝化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反硝化的适宜温度为30—40℃,35℃时的效果最佳;pH值为7.7~8.2时对硝酸盐的降解速率最快,随着pH值的升高,逐渐产生亚硝酸盐的积累,pH〈6.3或pH〉9.2时反硝化基本停滞;当硝酸盐〈100mg/L时,反应24h后对总氮的去除率〉95%,而当硝酸盐〉120mg/L时则会抑制反硝化过程;此外,随着硝酸盐的降解,菌体浓度和pH值都呈缓慢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chromium Cr6+ on bacterial denitrifica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influence of chromium presence was observed in packed bed reactors using methanol, ethanol, n-propanol, n-butanol, sec-butanol, tert-butanol, iso-butanol and n-pentanol as the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s for denitrifiers. Short-term influence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inhibition coefficient Ki determination within activated sludge under anoxic conditions. The measured inhibition constant Ki was equal to 84.2 mg l?1 Cr6+, independently of the kind of organic compound utilized as the electron donor for the bacterial system. The concepts of the reactor resistance to inhibition (RRI) and the resistance to inhibition (RI) have been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7.
浙江某污水厂设计规模为16×10^4m^3/d,采用Bardenpho—MBBR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后,生化池出水COD、NH4^+-N、TN、TP均值分别为17.2、0.37、7.72、0.168 mg/L,在不投加碳源的情况下即可达到准Ⅳ类水标准,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良好。对生化池各功能区沿程采样测定发现,好氧MBBR区对TN的去除率为28%~46%,受到泥浆水冲击后也能保持在15%~22%,系统高效去除TN得益于好氧MBBR区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作用;由于好氧区的SND现象,平均可以节省0.23元/m^3的碳源费用,年节约碳源费用近1343.2万元;生物膜厚度和溶解氧的控制对于稳定表现SND有重要影响;系统中微生物的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悬浮载体上硝化菌丰度为32.19%、反硝化菌丰度为4.86%,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同时存在为SND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微观保证;冬季低温时,悬浮载体实际承担了系统近90%的硝化负荷。  相似文献   

18.
MBR中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60,自引:12,他引:48  
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在DO为1mg/L左右,MLSS为8000-9000mg/L,温度为24℃,进水pH值为7.2,COD、NH3-N分别为523-700mg/L和17.24-24mg/L的相对稳定条件下,对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95%、92%。详细分析了在控制DO的条件下,MBR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单级好氧反应器中控制DO可发生短程硝化一反硝化生物脱氮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与短程反硝化的影响因素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分别研究了传统反硝化中硝酸盐氮负荷、COD N、pH值对反硝化速率及效率的影响 ,得出传统反硝化时最大硝酸盐氮负荷为 0 .0 8kg (kgMLSS·d) ,合适的COD N为 6~ 7,适宜的pH值为 7.5~ 8。对分别以NO-3 和NO-2 为初始基质的反硝化速率进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 2 5℃、pH值为 7、基质浓度 <30 0mg L时以NO-2 为初始基质的反硝化速率较快 ,但当基质浓度 >30 0mg L后反而是以NO-3 为初始基质的反硝化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20.
改进型BIOSTYR处理景观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型BIOSTYR工艺处理景观水,考察了对TN、NH4^+-N、COD、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除污效果好,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55.40%,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90%,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52.08%,出水浊度为1.2~1.5NT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