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石化聚酯废水的处理和再生回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PTA、PET废水处理难度大,作为稀释水的低浓度污水成分复杂,污水再生回用工艺流程短等原因使MF膜受到严重污染,RO装置基本无法正常运行.通过"源头治理、污污分流、污污分治",加强污水处理装置的抗冲击性,延长污水再生回用预处理工艺流程,根据系统压差及各段压差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案等措施保障了聚酯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并将BAF、MMF、UF、RO作为污水再生回用的基本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集体宿舍楼是污水产生的大户,如果将水房污水回用冲洗厕所必将节省大量淡水资源,本文就污水回用作了特殊假想,即利用上层水房废水集中收集通过管道冲洗下层厕所的设计,利用重力流产生压力冲洗厕所。  相似文献   

3.
炼化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是各炼化企业节水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炼化企业反渗透(简称RO)污水脱盐回用装置在运行中暴露出末端高含盐污水的处置难题,影响了污水回用生产的连续运行。文章阐述近年来炼化企业高含盐污水处置现状、存在问题、国内外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炼化企业特点,提出以热法、膜法为核心技术的浓盐水处理工艺耦合方案,为炼化企业解决污水回用瓶颈技术难题、实施污水“零排放”与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邢国强  杨云龙 《山西建筑》2011,37(14):112-114
详细介绍了氯丁橡胶污水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选用的曝气生物滤池+混凝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微滤+反渗透工艺,重点阐述了该工艺运行原理及主要装置的运行情况,达到了预期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高原湖泊阳宗海毗邻,其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不能外排,需处理后全部回用.该公司污水主要为洗浴污水(占60%以上),基于需要分别建设了一、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规模均为60 m<'3>/h,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斜管沉淀/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消毒处理工艺.介绍了该公司一期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特点及运行效果.一期污水处理设施自2001年运行以来,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出水全部回用作绿化用水、循环冷却水,每年节约水资源量为52.56×10<'4>m<'3>,节约自来水费为199.728万7L/a,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在玉门炼油厂水处理车间的工业应用情况。在国家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炼厂水处理原有工艺基础上,回用水装置于2013年建成投用,处理后的净化污水被用作绿化水、循环水、采暖水。文中列举了回用水装置的运行参数与操作工艺指标,分析了过去3年的运行效果,并从炼厂上游各车间、水处理老装置、回用新装置自身3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新鲜水消耗量,目前各炼化企业将达标污水作为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介绍了庆阳石化300×10~4t/a新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装置预处理+双膜工艺的原理、工艺路线、主要工艺单元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A~2/O和无阀滤池工艺处理城市小区污水并回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A2/O和无阀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昆明船舶公司生活区的污水,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和设计参数.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投资费用较小,运行成本低(1.1元/m3),出水水质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要求,可全部回用作该小区的绿化用水;系统的干污泥作为农田有机肥外运,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再利用的目的.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城市小区生活污水的再生回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厕所污水再生回用的脱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厕所污水的再生回用时,如何降低出水色度是个难点.为此对致色物质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活性炭的脱色性能与其吸附指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筛选活性炭的指标;将筛选出的高效脱色活性炭和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结合后,在保证出水色度<30倍的条件下使回用率由原来的31.2%提高到76.0%,加炭量为20~50g/m3,脱色增加的费用仅为0.16元/m3,且操作简单.目前该技术已在厕所污水的再生回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余永文 《山西建筑》2003,29(11):74-75
介绍了某市污水净化公司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内容,对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用水进行了探讨,经运行证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