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介绍了哈尔滨市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筑的概况,分析了该教堂的建筑风格及主体结构,论述了数字化修复对保留历史建筑所具有的意义及其优越性,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该教堂的修复工作,并通过数字化资料修复研究再现真实的哈尔滨古教堂建筑,对我国其他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某古基督教堂建于1918年,距今约有90年历史,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邻近施工影响导致教堂出现结构损伤,因此对该教堂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借此工程实例探讨古建筑的检测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AJ C在悉尼一个典型的郊区地段设计了一个新的天主教教堂和教区中心,该建筑虽然在外形上十分现代,但却反映了当今天主教的教义。其木质的屋顶结构.圆形窗户和回廊的浓郁色彩都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教堂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张卫  王潇 《建筑与环境》2012,(6):110-112
本文分析了广西近代教堂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分布情况。从现存教堂的平面布局、立面风格、细部装饰、结构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归纳总结出广西近代教堂建筑的三大风格形式,分别是:罗马式、哥特式和地方元素与西方样式融合的形式。从风格特征出发,系统探讨了遗留至今的广西主要近代教堂建筑实例,梳理教堂的建造背景、从多方面分析其艺术价值,肯定其在广西近代史上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为广西教堂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教堂建筑是信徒与上帝进行心灵沟通,形成心灵寄托的空间,其氛围的营造既要重视神性,又要关注人性。将木材应用在教堂建筑中易于展现对人性的关怀,同时其丰富的空间表达手段为塑造奇异的空间神性氛围奠定了优势条件。文章结合教堂建筑特点与木质空间特点,对近年来各地建造的现代木质教堂进行归纳与分析,从木质教堂的结构形态、围合界面、融合自然三方面,研究总结现代木质教堂中宗教氛围的主要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历史变迁,介绍了青岛圣弥爱尔教堂,研究了该教堂的平面布置及其立面风格,探讨了教堂的室内空间及装饰,对该教堂的建筑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就教堂的保护发表了看法,以促进教堂建筑的研究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滑板教堂是一座位于亚内拉(阿斯图里亚斯)的老教堂。Iniciativas Habitat公司(简称IH公司)最先将它收购下来,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修复。"教堂突击队"组织随后对其实施了改造,使之成为了一座滑板爱好者的天堂。教堂曾经属于一片圣巴巴拉炸药厂的服务建筑群。西班牙内战结束后,炸药厂停工,该建筑群也被遗弃。几年后,IH公司的卡西米罗·费尔南德斯和他的孩子们买下了这座教堂,并与伙伴们一同决定在此建造一个滑板坡道,把教堂内部改造为一个文化展览空间。IH公司与"教堂突击队"在没有任何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21,51(6):16-23
为量化三维(3D)打印混凝土建造性能,根据其在泵送、挤出和沉积过程中的流变特性,建立了基于打印混凝土屈服应力和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强度破坏模型。该量化模型依据Mohr-Coulomb屈服准则,并结合Tresca破坏理论,适于预测打印结构产生塑性屈服时的失效层数。同时因其假定底层加载速率线性化,故该模型为产生保守预测的下限模型,并通过文献中已有试验数据及模型共同验证了其正确性。又考虑到各层均会在上部沉积层重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根据Hook定律预测了打印结束后结构总压缩变形量。  相似文献   

9.
古月炜 《建筑师》2007,(6):69-72
本文着眼于体验视角,分析光的教堂与朗香教堂中各存在主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各存在主体分别对应的空间形态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两组关系之间的关联:进而通过对朗香教堂空间形态结构的图式分析,透过形态表象的差异,揭示光的教堂在空间形态结构方面与朗香教堂的关联性;从一侧面展示当代教堂建筑形态生成的某些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0.
安哥拉"道谷"教堂在后加外墙荷载作用下,外墙柱偏心荷载效应远大于其抵抗力,同时地基承载力严重不足且建筑物的沉降速率远大于规范规定。通过对原结构外墙柱及基础的计算分析,对该教堂外墙柱及地基基础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在进行加固设计方案的优化时,改变了常规的加固思路,采用托换加固技术,解决了原外墙柱的抵抗力和基础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该技术把原来复杂的外墙柱及地基基础受力状态简化为受力明确的桩基础,确保了结构的加固安全,降低了加固成本,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地基基础加固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结构抗震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之一。针对其弹塑性行为的特点,目前已发展了多种微观和宏观分析模型。基于Perforn-3D程序中的纤维墙单元,对3个典型的剪力墙试验构件进行低周反复数值模拟,并对材料的本构和建模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计算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从宏观角度模拟剪力墙的弹塑性行为,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弹塑性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2.
今日建筑     
章明  孙嘉龙 《时代建筑》2012,(6):172-173
墓地与冥想室 该教堂扩建项目位于奥地利一个小村庄的中心地带,为当地人提供了一个送别、悼念逝者的空间,同时也已成为社区居民日常交流的场所。当地原有一座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小教堂,冥想室为扩建项目,它被置于教堂一边,以统一的设计手法融人现有的基地中。冥想室为混凝土结构,外附天然石材。  相似文献   

13.
某超限高层办公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了全面评估其抗震性能水平,借助三维非线性结构分析软件PERFORM-3D对该超限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得到了结构的整体地震响应和构件性能状态。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要求,各构件基本实现预先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水准。  相似文献   

14.
14世纪,位于英国纽因顿的圣玛丽教堂是一座古老的中世纪教区教堂。教堂的主体结构在1720年被拆除,只留下一座钟楼作为历史地标建筑。而后,教堂于1721年3月被重建并对外开放。18世纪,教堂被平整后,变成一个开放性公园,并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15.
14世纪,位于英国纽因顿的圣玛丽教堂是一座古老的中世纪教区教堂。教堂的主体结构在1720年被拆除,只留下一座钟楼作为历史地标建筑。而后,教堂于1721年3月被重建并对外开放。18世纪,教堂被平整后,变成一个开放性公园,并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16.
张燕来 《建筑师》2018,(2):83-90
1971年建于美国休斯敦市的罗斯科教堂将现代绘画与宗教空间全方位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教堂的功能与空间的定义,成为了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整体性建筑。本文从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马克·罗斯科的艺术生涯和创作观念入手,在回顾该教堂设计和建造过程的基础上,探讨现代艺术与宗教意识、绘画结构与空间意义、传统空间和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圣地奈维格斯引来越来越多的朝圣者。1960年,教会决定在原有弗朗西斯修道院边修建一个新教堂,并使其成为科隆主教管区内最大的教堂之一。博姆在经过了几轮设计竞赛后最终获得了该教堂的设计权,1964年开始修改方案,1966年教堂破土兴建。新教堂是一组建筑群,包括教堂、圣道、幼儿园以及香客的接待设施。圣道结合基地中的缓坡,通过不规则的踏步和平台的组织,逐渐升起引人步入教堂。圣道东侧是低矮的为朝圣者下榻提供的住所,尺度近人。其半圆形的凸窗架在园柱之上,构成底层的通廊。原设计中还有钟塔等,但实际建造中没有得以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结构形态设计的概念,以及它在建筑设计过程发挥的重要作用力。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3个现代教堂建筑实例,阐述教堂建筑中所体现的结构技术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结构形态设计在教堂建筑实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发掘结构形态设计发展应当遵循的规律,进而启迪和激发结构技术及结构形态设计在建筑创作中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低温建筑技术》2016,(8):84-85
以高烈度区某框筒结构为例,在罕遇地震下,采用PERFORM-3D软件对该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从结构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该结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1/100的要求,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破坏并不很严重,结构进入塑性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20.
正"教堂小屋"是一处改扩建的住宅,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郊区的诺曼公园内。这个2层的小屋坐落于山坡上,场地内有一处被列入历史遗产名录的"耶稣变容"教堂。该建筑整合了亚热带的设计元素,强调自然与建筑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在以保护和尊重历史建筑的前提下,教堂小屋的改扩建试图将现存的教堂建筑纳入一个适合家庭居住的独一无二的住宅中。住宅的空间布局考虑到所处地区的气候及环境条件,通过独特的建筑结构,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