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装置的应用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等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的控制器时间参数及投切硬件电路的优化方法,给出了降低低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等装置的制造和应用成本的主要途径。同时对其进行了matlab仿真,并给出了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单片机C505L为CPU的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该系统采用功率因数设定和实际无功需求相结合作为电容器投切的主判依据,电网电压和电流作为辅助判据,从而实现了电容器自动循环投切并使无功缺额最大限度的得到补偿,彻底消除了投切振荡现象。所设计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具有补偿效果好、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电容器投切开关的动态响应时间是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对补偿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文中对基于固态继电器的电容投切开关的动态响应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证明其正确性,为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提供参考,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琳  王冰峰 《电子世界》2013,(15):85-86
本课题的选题是根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低压终端自动无功补偿仪的研制"而来,主要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压电网进行无功补偿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装置,在设计中采用了电压无功复合投切判据,以无功功率作为主判据、电压作为辅助判据,并采用晶闸管与继电器相结合的复合开关作为电容器投切开关。控制器采用TI公司生产的TMS320LF2407ADSP作为控制系统主体,整个装置能够实现无功功率的快速、准确补偿,而且成本低,在低压城网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低压无功补偿电容投切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程汉湘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22):143-144
在电力系统中装设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是控制无功功率、保证电压质量的有效手段,他根据无功功率的需求,对无功器件(电容器和电抗器)进行投切或调节。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是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这种装置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作为电容器投切开关的晶闸管进行控制。针对TSC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王灿霞  成佳  肖霞  孙晶 《电子科技》2019,32(6):49-54
随着AVC系统的投运,变电站内电容器投切更加频繁。传统补偿电容器的SF6开关投切频率低,难以满足投切间隙中出现的无功补偿需求,限制了电容器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复合开关结构。该结构将机械投切和电子开关投切相结合,构成晶闸管+SF6开关的组合式投切方案。文中对晶闸管+SF6开关投切电容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开关控制策略。通过合理的投切策略可以实现晶闸管和SF6开关的相互保护,使晶闸管阻断时避免承受高电压,也避免了SF6开关在高频投切的情况下频繁动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后,通过PSIM软件仿真验证了该复合开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国内正在大力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由于电网中大量使用变压器、电动机等电感元件,感性(无功)电流会在线路中产生压降造成损耗,这一问题可用电力电容器补偿来解决。由于感性电流是随机的,因而补偿电容器组的投切也要随时跟踪变化。本文介绍的智能型JKF单片机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能使电容器组的投切恰到好处,补偿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8.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由于控制简单,成本低廉,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基于dsPIC30F6014的数据采集系统和S3C44BOX的主控系统构成的无功补偿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采用DMA的方式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讯,提高了CPU的利用率。结果表明,本无功补偿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9.
复合开关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电磁开关和电力电子开关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基于复合开关投切电容器的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三相共补△接线与单相分补Y接线相结合的接线方式,实现了对三相负栽分相、分级、快速的无功补偿。试验和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这种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可靠性高、性能稳定,能满足绝大多数场合的应用需要。对复合开关的组成原理、电路结构和装置的整体性能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通信机房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普遍采用电容柜自动投切系统实现。近年来,这种无功补偿方案暴露出诸多弊端,也酿成不少事故。文中在对一起电容补偿柜烧毁事故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利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不足之处,分析了SVG(静态无功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优势,提出了通信机房供电系统采用SVG作为无功补偿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装置发展的现状,研制出基于DSP控制的TSC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系统以无功功率和电压为综合判据控制电容器的自动循环投切,克服了传统无功补偿中只考虑单一因素作为判据的缺陷,有效地消除了电容器轻载投切振荡现象,并通过串联电抗器对谐波进行了很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郑重  刘振兴  徐冲  赵海涛 《电子设计工程》2013,21(15):117-120,125
针对低压电网中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简单并联运行时出现的系统不稳、TSC频繁投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BD法的统一APF和TSC且共用电抗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只通过一个控制器同时计算出APF的补偿指令电流和TSC投切组数控制信号。通过负载电流的变化率dILq/dt判断负载是否处于暂态过程,来决定是否更新TSC的投切状态,从而避免TSC的频繁投切和系统振荡。共用电抗器的拓扑结构还能节约经济成本,减小装置体积。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是一种高性价比且性能优良的无功及谐波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三相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A的新型无功补偿控制器,该控制器以无功功率为投切电容器的基本判据,从根本上消除了投切振荡,详细介绍了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功能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4.
李自力 《电子世界》2012,(22):108-109
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单独使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不足,并全面分析了调谐滤波方案(即带调谐电抗器的电容器组)的优点。着重介绍了调谐滤波解决方案,并以山西云海镁厂供电系统中调谐滤波方案的应用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调谐滤波方案的设计原理,参数选型。  相似文献   

15.
黄实批 《通讯世界》2017,(18):254-255
就目前而言,中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无功率静态补偿都是通过并联电容器进行的.本文介绍了静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将会对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运行过程中的无功补偿的仿真实验给予探究,最后还介绍了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GTO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易平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1):160-163
基于大功率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GTO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具有自关断特性,在以DSP控制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实时检测电网无功功率的变化,自动发出GTO通/断控制脉冲,快速投切电容器,实现对供电线路无功功率的跟踪调节。该装置比普通晶闸管补偿装置(TSC)的可靠性高。在实现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时,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简单、噪音和损耗小、可靠性高、结构简练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子技术》2015,(7):156-159
重点阐述了复合投切开关的结构及内部控制原理,且详细介绍了智能投切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及软件设计。该智能电容器采用多投切判据的"循环投切"方式以实现快速自动投切,并具有自诊断功能,可自动切除故障电容器。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达到快速精确补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对非线性负载的谐波补偿和功率因数连续调节,采用了一种无变压器并联混合型有源滤波器,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综合考虑成本与滤波效果的情况下选择采用7次单调谐无源滤波器,针对7次单调谐无源滤波器对于5次谐波补偿能力较差的状况,采用了反馈加5次前馈的控制策略.为了进一步对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在原有的反馈控制环节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并联混合性有源滤波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许家宝 《电子测试》2013,(4X):128-129
文章通过无功补偿装置现状与发展情况的总结,简要介绍了无功补偿装置中一些新技术的概况。通过并联电容器投切开关发展的分析,比较了几种投切开关,重点介绍分析了智能复合开关,说明了智能开关技术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中广泛应用前景,为智能开关控制装置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引导电力工作者继续深如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高压无功补偿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标准modbus通信规约进行数据交换;现场控制器将监测数据和开关量实时的传送到上位Pc机当中,上位机应用LabVIEW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同时也可以对现场的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参数下设和投切电容器等操作。系统硬件结构简单,软件设计方便直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