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MPM和PQF轧管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锋 《钢铁研究》2008,36(3):58-62
连轧管机是生产无缝钢管的高效轧机,限动芯棒连轧管机代表着现代无缝钢管生产的先进技术,MPM和PQF同为限动芯棒连轧管工艺,对此2种连轧管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引进的180MPM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数学模型原程序的消化研究,结合生产实践,整理建立了连轧管机力能参数的计算模型,可用于MPM连轧管机的调整设定计算和工艺设计计算,也可为连轧管工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MPM轧管工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经历25年4个阶段的发展简史,对典型的机组进行了评述.PQF轧管工艺的成就标志着MPM轧管工艺的发展完善,也为长芯棒连轧管工艺近百年的历程画上了句号.文章着重提出先进的轧管工艺要与先进的自动控制软件包相配套,强调要重视国产连轧管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面积法分析了三辊连轧管机孔型面积的构成,探讨了三辊连轧管机孔型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孔型中钢管外表面轮廓曲线函数的推导,求解出钢管内表面的芯棒脱离角公式,并对某连轧管机组294mm孔型的面积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5.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连轧管孔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限元法在连轧管孔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全浮芯棒连轧时金属流动特性,讨论了轧辊工作直径的确定方法.针对难轧钢种的钢管连轧,以减轻钢管内表裂纹缺陷为目标,借助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连轧孔型进行了优化设计.试轧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孔型使T91钢管的内表缺陷大幅下降,经高压锅炉管精整线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率(绝对值)提高36.77%,对难轧钢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连轧管机的附加壁厚公差率是控制钢管壁厚精度的重要参数,同时也是某一孔型选择对应芯棒系列的主要依据.文章主要推导了三辊连轧管机附加壁厚公差率的计算公式,并且在孔型图中模拟出减小孔型直径和增加孔型直径后所产生的附加公差值,模拟结果与计算值一致;附加壁厚公差率公式与外方数学模型计算相同的壁厚变化量,计算结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软件MSC.Superform对回退式芯棒钢管连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回退式芯棒二辊连轧钢管的金属变形、力能参数及运动学特点。结果表明:与全浮动芯棒相比,回退式芯棒轧制时金属横向流动较小,降低了孔型开口处金属过充倾向;钢管平均壁厚偏薄,促进了钢管减壁,但可能会造成壁厚收缩;轧制力有一定的降低。与限动式芯棒相比,芯棒轴向力较大,钢管易发生抱棒。  相似文献   

8.
<正>包钢无缝钢管厂于1971年7月1日投产。现拥有φ400 mm自动轧管机组、φ180 mm MPM两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φ159mm PQF三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φ460 mm PQF三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四条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拥有φ340 mm、φ245 mm两条油套管加工线,具备年生产热轧无缝钢管192万t和加工石油成品套管13万t的能力,成为我国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可生产直径为φ38~φ457 mm、壁厚为2.9~60mm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钢管内划道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改善除氧化剂的润滑效果,增大芯棒和毛管内壁间隙量,优化连轧孔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有效地降低钢管内划道,使气瓶管的一次合格率提高到了97.65%,成材率提高3.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汪飞雪  臧新良  于辉  杜凤山 《钢铁》2014,49(11):46-52
 基于PQF限动芯棒连轧孔型及工艺特点,建立PQF连轧全过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预报了荒管的尺寸形状和力学性能参数,对比某厂现场数据,两者吻合良好。分析PQF连轧过程中张力的形成机制,研究张力对金属流变规律、中性曲线分布、钢管截面尺寸、设备力能参数等的影响规律,为PQF连轧工艺设定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