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航天测控(telemetry,track and command,TT&C)设备保障体系是形成航天测控任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保障体系建设投入效益和部队航天试验装备保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对其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是非常必要的。概述了航天测控设备保障体系综合能力的评估原则,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主要基础指标的计算模型,并把基于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方法用于航天测控设备保障体系综合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地对装备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提出构建基于熵权与模糊层次分析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建立能够表达装备保障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结合运用熵权法、模糊理论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评估模型,最后运用模型对4个装备保障单位进行实例评估。结果表明,所建指标体系科学有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的结合使用可以为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神经网络的装备保障资源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评估装备保障资源对提高部队保障能力及装备保障指挥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 BP(back propagation)网络原理,建立了装备保障资源评估模型,初步形成对装备保障资源各基本内容的评估。最后,结合装甲装备保障资源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远洋航天试验装备保障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目前远洋航天试验装备保障性分析工作存在问题进行的基础上,提出了远洋航天试验装备保障性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保障性分析工作的建议,对提高我军远洋航天试验能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效能仿真的航天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系效能评估是航天装备体系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分析了航天装备体系效能评估逻辑;然后运用多Agent建模思路,讨论了航天装备体系效能仿真框架;接着基于体系效能仿真建立了仿真统计信息表,并采用粗糙集方法处理仿真统计信息,获得效能评估规则;最后基于效能规则建立了基于模糊系统的航天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为体系效能评估提出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严峻的南海形势再一次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对舰船装备的重视,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局部海战,中国必须具备强大的舰船装备保障技术,通过对科学有效的舰船装备技术保障指挥以及高超有效的维修系统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指挥能力进行综合判断。本文将重点围绕舰船装备技术保障指挥与维修系统能力评估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备件保障评估是提高雷达装备战备完好性和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评估指标的不足,提出了以备件供应可用度作为备件保障系统的效能评估指标,并运用供应可用度与期望短缺数关系模型,建立了可修复备件多级保障效能评估模型,最后给出了实例应用.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评估两级不同库存水平时的供应效能以及维修对供应效能的影响,加强两级修复能力可以提高装备战备完好性和节约备件费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航天试验装备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对于建立和完善航天试验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提出了航天试验装备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参考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紧密结合航天试验装备质量管理现状和特点,科学地总结了航天试验装备质量管理经验;从5个方面对航天试验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9.
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基本内涵,阐明了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对象和内容。在此基础上,从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装备经费保障能力和战场装备管理能力4个方面,详细构建了反映装备保障能力基本内容的多目标型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评估指标体系中涉及的定性指标、定量指标、指标一致化、指标权重等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装备战备能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针对目前部队的装备战备工作提出了装备战备能力评估模型,以便从人、装备、环境等角度对装备战备工作进行评估。同时确定了战备能力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定量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对定性指标的无量纲特征值进行了模糊处理。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的分析,从设备状况、管理体制和运营效果3个方面选取了23项对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确定评价的层次模型和指标权重以及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一套科学的用于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二级模瑚综合评价的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黄鹤山隧道运营管理的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客观地反映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用于民用飞机运行需求论证方案的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完整,难以找出影响飞机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在分析民用飞机运行环境和运行任务基础上,从机型适应性、飞机使用性、设备匹配性、维修合理性、飞机先进性、签派可靠性等6个维度建立民用飞机运行需求指标体系,应用AHP?熵权法综合考虑指标的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得出各指标综合权重;采用模糊集方法确定指标的隶属度,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提出民用飞机运行需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B737?800机型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映了民用飞机运行需求的技术指标,实现对民用飞机运行需求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的电站设备维修方式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站设备维修方式选择难以决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AHP)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权重确定方面具有一定随意性、主观性的问题。该方法将熵权和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有效结合起来,并将维修方式决策分解成由指标因素组成的层次。然后根据指标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以及模糊判断矩阵求出主观与客观权重,并进行权重拟合,从而得到综合权重。最后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则将综合权重以及判断矩阵进行运算,最终得到所选的维修方式。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可以科学地评估电站设备维修方式,为电站设备状态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考虑电网企业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层次递阶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熵权模糊评价方法对电网企业危机管理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置信度准则可以对各个时点的电网企业危机管理能力进行等级划分,比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更加科学、直观、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评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采用改进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进行赋权,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进而运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高等教育从“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发展、质量提高”新阶段的迫切要求,然而科学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属性约简降低计算复杂度,并实现了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在此基础上,将粗糙集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建立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系统地探讨了模型建立的全过程思路及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从影响对空情报雷达装备日常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出发,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充分考虑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模糊性和层次性,提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雷达装备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检测线质量认证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汽车检测线整体检测能力评价方法,确定了各层指标权重,建立了汽车检测线整体检测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例研究论述了评价过程和方法。该评价系统为汽车检测线质量认证工作提供了系统的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装备保障指挥过程中对人员进行合理分配,设计了一种基于历史任务数据的多属性决策的保障人员综合能力评估方法.在前期历史数据收集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权重计算方法计算每次任务分配时的动态权重系数,对属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其所占属性比进行权重计算,并结合MABAC算法给出综合能力排序结果.针对装备保障任务平时数据进行了挖掘,并使用本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出装备保障人员综合能力排序,为人员任务分配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依据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原理,结合问题的背景知识建立了设备模糊综合可用性层次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发动机缸体生产线设备可用性的评价问题。以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平均维修周期(MTTR)、年均故障次数、年均维修费用、平均有效度的观测值为基础变量,建立了可用性指标模糊评价集的隶属度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评价准则关于评价目标的相对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了发动机缸体生产线所有在役设备的可用性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