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基准点和观测点的选择、观测、平差计算、成果分析等方面入手,论述了聊城市体育馆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案,总结了沉降观测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为本区类似建筑的沉降观测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观测对路基沉降进行分析,对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和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正确、完整地观测及分析,掌握、控制路基观测可以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工程设计及施工,以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也可为今后路基沉降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桥梁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和变形特征,从测量仪器选择、观测点布置、测量措施三个方面入手,对保证桥梁沉降观测准确度及精确度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推动我国桥梁沉降观测精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6,(3)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对沉降观测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总结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常用方法,希望对提高施工单位的沉降观测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沉降观测贯穿于高层建筑物施工的全过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为此,沉降观测人员必须做好沉降观测工作,把握沉降观测的技术要领,应用规范的、先进的沉降观测技术,为高层建筑的顺利施工保驾护航。本文对高层建筑物沉降的原因进行基本分析,并对沉降观测的特点进行论述,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施测步骤。  相似文献   

6.
高玉峰  许宝勇  张骅 《建筑》2011,(17):51-52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工作是铺设无砟轨道的基础,对于桥梁沉降观测而言,主要是对承台、墩身和梁体徐变进行观测。由于受观测条件所限,水中墩台的沉降观测是一个难点。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就水中墩台沉降观测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一种可行的观测方案,该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丁卫平  王炎 《山西建筑》2010,36(30):106-107
结合赣州市政中心北区办公楼进行沉降观测方案设计的工作实践,介绍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的过程和方法,重点阐述了观测技术要求和线路的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内容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崇辉  王利民 《山西建筑》2011,37(4):141-142
结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路基沉降观测的方法及技术要点,并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管理思路的创新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保证高速铁路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物施工与使用过程中,沉降变形是常见质量问题之一。需采用相关技术方法对建筑物变形沉降问题进行观测分析。论文联系实际,对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监测数据处理与预防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新平 《山西建筑》2013,(6):201-202
针对宿迁宝龙城市广场26号楼沉降观测工作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沉降观测的材料、精度要求、步骤等,并指出沉降观测过程中应注意事项,为今后同类建筑沉降观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红兵  汪耀武 《山西建筑》2012,(23):238-239
针对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分别阐述了水准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要点和观测技术要求,并对观测成果应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了简要说明,以指导今后高层建(构)筑物变形观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简述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高层建筑的沉降监测,不仅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也是竣工后安全使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根据软土的有关属性,简述了软土地区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的特性以及必须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地下洞室对建筑物结构与基础相互作用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工程开挖引起的附近地面沉降会给建筑物带来不利的影响,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变形。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力学机理,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地下洞室开挖的影响下,对高层建筑的作用及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和裂缝,最后提出了减少地下工程开挖对建筑影响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翁肇青 《山西建筑》2010,36(28):75-77
基于灰色理论,通过整理模型试验的建筑沉降测量数据,建立计算模型,对中高层住宅沉降进行了施工模拟预测,通过比较,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从而指导中高层住宅基础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15.
洪树耿 《山西建筑》2007,33(18):89-90
分析引起高层建筑物沉降的因素,包括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和自然条件引起的变化,论述沉降观测过程中基准点、观测点的布设、观测方法及周期,以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精度,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代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生态高技倾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亢智勇 《山西建筑》2002,28(7):9-10
针对当前高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低技术,高能耗”问题,在分析生太建筑技术策略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高技建筑的概念,并提出了生态高技高层建筑的主要特征,认为生太高技是高层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林崇洪  李沐海 《山西建筑》2007,33(21):246-247
根据某高层住宅楼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介绍了劲性混凝土柱的施工工艺流程,针对性地设置了劲性混凝土柱的施工质量控制点,提出了劲性混凝土柱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解决了现场施工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major cities worldwide, land subsidence in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osely-spaced buildings in soft soil areas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 for many researchers.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intera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by determin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 in the centrifuge model test. The T-bar penetr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in flight to measure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oft soil, together with vane shear tests when the model had slowed down.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curves between land subsidence and the centrifuge acceleration, the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 for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s obtain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such analysis is a more appropriat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ile requirements for groups of adjacent high-rise buildings in soft soil areas.  相似文献   

19.
崔锴 《城市建筑》2014,(11):123-123
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成为很多建筑企业研究的重点。为了不断提升高层建筑的质量,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东铭 《山西建筑》2012,38(3):40-40,101
对钢管混凝土柱用于超高层建筑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着重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通过合理的设计,超高层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可取得较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