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探索了莱赛尔族纤维与其他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化学溶解性能的细微差别,通过研究时间、温度和试剂配比等因素对溶解性能的影响,成功找出用经典方法——溶解法对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莱赛尔族纤维定性鉴别的方法,并对鉴别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在80∶10的甲酸/氯化锌溶液中,温度70℃、时间40 min,作为莱赛尔族纤维的定性鉴别条件。  相似文献   

2.
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由纤维素链组成的,与棉化学性质具有一定共性,使棉与再生纤维素混纺纤维的定量分析比较困难。文中分别使用碱性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棉、莱赛尔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法表征两种纤维的结晶结构变化,热重分析法分析纤维的热学性能变化,再使用GB/T 2910.6中甲酸-氯化锌法验证两种处理方式对棉与莱赛尔混纺纤维定量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处理的棉纤维结晶度、晶粒尺寸、热学性能均提高,而莱赛尔纤维晶粒尺寸与热学性能则有所下降;甲酸-氯化锌法验证氢氧化钠法处理棉纤维与设计值偏差最小,更有利于棉与莱赛尔混纺纤维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莱赛尔大提花面料的基本性能,对比测试了莱赛尔大提花面料与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交织大提花面料的拉伸断裂强力、顶破强力、耐磨性、刚柔性、悬垂性、保暖率、透湿性和折皱弹性等主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莱赛尔纤维大提花面料的经向拉伸断裂强力、抗顶破强力、柔软性、悬垂性、透湿性及折皱弹性均优于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交织大提花面料,纬向拉伸断裂强力、耐磨性和保暖率低于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交织大提花面料。  相似文献   

4.
测试分析了竹浆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纵向有明显的沟槽,莫代尔纤维纵向沟槽较少,莱赛尔纤维纵向表面平滑无沟槽;4种纤维显示出纤维素Ⅱ晶型特征,与莱赛尔纤维相比,竹浆纤维、莫代尔纤维与黏胶纤维的结晶度较低;纤维红外谱图显示4种纤维的化学结构和基团大体相同;干态条件下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的断裂强度小于莱赛尔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湿态条件下4种纤维的断裂强度均有下降,断裂伸长率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针对铜氨纤维、莱赛尔纤维同属再生纤维素纤维,其外观及性能有许多相似之处不易区别问题,介绍了利用显微镜法、溶解法(正交试验)和试剂显色法等3种组合定性方法,来对铜氨纤维、莱赛尔纤维进行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用AATCC-20A中的硫酸法对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时,莱赛尔纤维溶解不充分,对测定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棉/莱赛尔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对测试方法做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粘纤和莱赛尔纤维的溶解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莱赛尔的稳定性好于粘纤;保险粉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剥色剂,再生纤维素纤维经剥色后,定量分析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对再生纤维素"Formotex"的物理与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纤维的外观与莱赛尔纤维相似,其线密度为1.58 dtex,断裂强力为5.14 c N,断裂伸长率为18.20%,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与其他再生纤维素纤维一致。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进一步显示,其结晶度比粘纤和莫代尔纤维高,与莱赛尔纤维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9.
由于莱赛尔纤维与铜氨纤维均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且显微镜下纤维形态、燃烧现象、基本化学溶解性能、红外光谱特征基本一致,通过常规的定性鉴别方法难以对二者进行准确区分。文章通过分析莱赛尔纤维和铜氨纤维在理化性能方面的细微差异,综合利用铜氨溶液溶解测试、锡拉着色剂显色试验、铜丝火焰呈色反应测试展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对莱赛尔纤维与铜氨纤维进行定性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选择煮练棉和莱赛尔纤维G100分别代表棉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建立了一个测定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比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首先用659/5硫酸溶解纤维,测定其溶液的吸光度值,然后根据Lasbeli定理计算出煮练棉/莱赛尔纤维的混纺比。分析结果与实际配比的偏差范围为±2.12%,在不同混纺比水平下,精密度试验的RSD...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面料设计、面料的蒸汽熨烫尺寸变化率、面料定形、环境条件、成衣工艺设计等方面对再生纤维素纤维衬衫面料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得知涤/莱赛尔纤维、棉/莱赛尔纤维面料的蒸汽熨烫尺寸变化率随莱赛尔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环境相对湿度对面料的尺寸变化率有明显的影响等,进而为面料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数据,为衬衫的生产、存放环境温湿度的设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6月发布的《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生物可降解绿色纤维的产量将实现年均10%的增长。作为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代表品类,莱赛尔纤维的发展备受瞩目。其中,莱赛尔短纤因关键技术及装备实现全国产化,近两年发展迅猛,"十四五"期间更有爆发增长态势。相较而言,莱赛尔长丝的发展节奏要缓慢得多,国内目前只有浙江华丰龙赛尔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赛尔公司")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其纤维商品名为龙赛尔~?。  相似文献   

13.
粘胶纤维和莱赛尔纤维都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本文根据它们的特性,对两种纤维的定性方法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可知,采用修正系数直径法对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和莫代尔纤维进行定量分析,测量结果准确、数据稳定,且测试简便、工作效率高,能满足日常大量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用5种碱性强度不同的碱液组成碱剂梯度,研究不同纤维的膨胀规律,建立一系列膨胀性能与纤维种类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再生纤维素纤维在碱性较弱的碱液中膨胀率较小,无法作为鉴别的有效依据。进一步研究对再生纤维素纤维有较大膨胀率的烧碱溶液,从浸渍时间和碱液浓度,发现了可供鉴别的碱液浓度及膨胀规律:70g/L烧碱溶液中,铜氨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含台化莫代尔纤维)膨胀率≥350%,莱赛尔纤维的膨胀率≤250%;100g/L碱液中,铜氨纤维的膨胀率≥550%,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膨胀率≤450%,且莫代尔纤维在碱液中边缘模糊,有部分裂痕,莱赛尔纤维边缘清晰,纤维完整。  相似文献   

15.
探讨半胱氨酸偶联蛋白改性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对改性前后莱赛尔纤维的微观形貌、元素含量、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及接枝率进行测试及分析。蛋白接技后的莱赛尔纤维在微观形貌上变化明显,平均直径相比洗涤除杂后的莱赛尔纤维增加了8.07%,表面形成了明显的蛋白质膜;元素含量和红外光谱变化表明该制备方法可使蛋白质成功接枝于莱赛尔纤维表面;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改性前后分子内部结构和序态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性后的莱赛尔纤维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9.21%与4.4%。认为:半胱氨酸偶联蛋白改性方法保证了较高的接枝率,改善了莱赛尔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织物中纤维含量的定量分析通常采用甲酸-氯化锌法,但该方法耗时长,且莱赛尔纤维含量较高时会出现溶解不完全的情况。文中参考GB/T 16988—2013《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使用纤维细度仪来定量分析棉与莱赛尔混纺织物,并对比了甲酸-氯化锌法、纤维细度仪法测试的莱赛尔纤维质量百分率及含量偏差。结果表明:当试样中莱赛尔纤维含量较低时,两种方法结果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可满足检测需求;当试样中莱赛尔纤维含量较高时,采用纤维细度仪法所测得的莱赛尔纤维含量偏差较小,更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纺莱赛尔LF的清梳联工艺优化问题。介绍了几种莱赛尔纤维的性能指标,分析了在清梳联纺莱赛尔LF纤维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优化抓棉工艺、清棉工艺、梳棉工艺,优选关键梳理器材等技术措施,解决了纺莱赛尔LF纤维生产过程中梳理质量差等诸多问题。认为:根据莱赛尔LF纤维的性能特点,对有关工艺进行优化配置,能够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8.
莱赛尔纤维为舒适环保纤维,正处于大规模应用前期,国内产、需量均大幅增长。文章通过对莱赛尔纤维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情况、技术竞争力与专利布局情况、产品输出与专利地域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了国内莱赛尔纤维领域龙头企业的专利保护优劣势,为贸易竞争格局下莱赛尔纤维领域重点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无论是原料来源,还是生产工艺,或是下游应用,国产莱赛尔纤维的性能与品质并不比进口莱赛尔纤维差近日,互帮纺织20周年庆典暨互帮纺织—中纺绿纤莱赛尔产品应用发布会在江苏常州举办,来自莱赛尔纤维原料生产、纱线加工、面料开发及品牌应用等环节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为国产莱赛尔纤维的技术升级、应用推广及高质量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纺织纤维行业的共识,相关的原料、工艺、装备等成为创新热点。莱赛尔纤维作为绿色纤维的代表品类,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猛,这从多个莱赛尔短纤项目的建设投产即可见一斑,但莱赛尔长丝的发展节奏则相对慢得多。在刚刚闭幕的2021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浙江华丰龙赛尔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赛尔公司”)携自主研发的莱赛尔长丝——龙赛尔?纤维亮相,获得极大关注。展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龙赛尔公司副总经理任安华,请他就龙赛尔?纤维的优势特点、应用开发及未来布局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