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TD网络中小区合并技术的基本原理,场景应用,最后总结了小区合并技术在现网的实际应用情况。小区合并技术对于快速建设优质的TD网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TD-SCDMA网络中小区合并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各种场景下相对于传统解决方案的优势,最后描述了小区合并技术在现网的应用情况。本文介绍的小区合并技术对于快速建设优质TD-SCDMA网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在TD-LTE与TD—SCDMA共同组网的情况下,双模单待终端常驻在TD—LTE系统中,当用户发起语音业务时,通过基于RRC重定向的CSFB技术回落到TD—SCDMA网络。为了提高TD—LTE系统的语音业务接入成功率和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低时延,高可靠性的CSFB技术方案。该方案的关键技术在于当TD—SCDMA系统小区负荷超载时,算法从目标小区邻区中选择较优小区给TD-LTE侧,提高了TD—LTE侧语音业务的接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周立媛 《移动通信》2009,33(9):44-47
文章概要介绍了TD—SCDMA网络中的小区更新原因、小区更新目的、小区更新的信令流程和相关定时器的作用,并结合大唐移动公司的网络优化实践,详细讨论了小区更新在TD—SCDMA系统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郭利雅 《通讯世界》2018,(10):22-24
本文首先介绍了SFN小区合并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场景,从理论上分析了SFN对网络性能的提升的效果,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其可靠性。实验表明小区合并可降低同频干扰,提升网络速率,本文还对小区合并的优劣势和实施条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SFN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分析了SFN小区合并的主要优点,阐述了在高铁、密集城区等特殊场景应用SFN技术能显著改善网络的覆盖性能,并有效提升用户的下行速率,最后通过SFN小区合并前后的对比报告,直观地呈现出小区合并后对各项网络指标的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7.
2/3G互操作网络优化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GSM与TD网络的融合代表了2G和3G混合组网的必然趋势,而要实现混合组网,关键在于解决好它们之间的互操作,如网络驻留、小区选择、小区重选、切换以及用户接入控制和转网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互操作的策略,包括系统间小区重选的策略(如TD与GSM相互间小区重选的原则及相关参数的设置);系统间切换的策略(如TD与GSM系统问相互切换的原则、测量事件及相关参数的设置等).提出在TD建设中.,2/3G的互操作应成为一项长期的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电信网技术》2008,(10):78-80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应用开发,TD-SCDMA技术已经具备了商用条件,市场的需求也推动着这一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如何经济有效地建设TD—SCDMA网络、提高网络的性价比,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做好网络规划建设高品质TD网》一文介绍了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将利用全球丰富的GSM/3G网络规划经验和完善的TD-SCDMA网络规划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打造最优质、经济且能不断演进的TD-SCDMA网络。  相似文献   

9.
影响TD—SCDMA掉话率的主要原因有干扰,邻区切换关系错配、漏配,弱覆盖,小区越区覆盖等,本文从“小区更新(CELL—UPDATE)”的角度出发,判断TD—SCDMA掉话的具体原因并做相应优化调整,有效降低了TD—SCDMA网络的掉话率。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分布、高铁专网、高干扰区域等场景,通过引入小区合并技术,可以拓展覆盖、降低干扰,解决优化中的疑难问题,但小区合并后会增加网络结构的复杂度,导致异常问题发现和定位难度大大增加。文章针对多RRU合并小区,详细阐述了基于RRU测量的网络问题定位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长青 《移动通信》2012,36(10):77-81
文章首先简要阐明了TD系统的N频点方案和HSDPA多载波技术;然后以此来介绍TD小区几类典型的频点分配组网模式,并分析了以这些方案、技术和组网模式为基础的软件开发过程;最后介绍了《TD小区频率优化》软件的三个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0,(11):32-33
运营商的一线人员和TD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联手,在网络、运营、终端等领域,开发和实施了多项面向应用环节的TD二次创新。正是这些实用的二次创新,将TD应用从技术层面真正带入了应用层面。本刊特别推出的TD二次创新重点选题,力求呈现TD二次创新之亮点,梳理TD后续发展脉络,为各地推进TD网络完善和业务推广提供最为实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输》2010,(2):9-10
继2010年1月率先完成并通过工信部TD—LTE怀柔外场测试,中兴通讯在TD—LTE技术领域再次发力,与中国移动携手合作在北京完成TD—LTE室内MIMO组网性能测试。这是业界TD—LTE室内单、双通道小区吞吐量的首批性能评估数据,同时也完成了TD—LTE室内多UE下小区吞吐量的对比测试。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随着TD—SCDMA试商用网络的建设,TD—SCDMA产业链逐步完善,TD—SCDMA组网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描述了TD—SCDMA的主要关键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在网络建设实践中首次提出并应用的主要技术创新,最后对于TD—SCDMA未来发展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TD—LTE采用同频组网,大幅提高了频谱效率。为了保证小区边缘用户的OoS,必须降低网络内部的干扰。本文重点讨论了干扰协调技术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技术、半静态干扰协调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横向的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6.
位置区的划分是TD—SCDMA网络规划很重要的一环。文章对TD—SCDMA位置区寻呼容量进行了分析,并探索如何利用GSM小区切换统计数据来开展TD—SCDMA位置区边界划分,最后总结TTD—SCDMA位置区划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移动GSM-TD双网话单数据、小区工参等网络运行数据的分析,识别出分流用户,回流用户、未覆盖用户等用户指标,并计算小区分流比,从而对有分流问题的小区和区域进行定位和决策,达到优化TD网络的目的,实现了网络负载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09,(14):I0017-I0017
大唐移动联手合作伙伴上海贝尔,已在国内建设了至少20个本地TD—SCDMA(以下简称“TD”)网络。大唐移动市场部技术研究部总监徐敬涛介绍,在TD网络建设的过程当中,大唐移动还与中国移动共同进行了诸多TD课题研究,在上海完成的磁悬浮列车的TD—SCDMA的覆盖,以及浙江杭州跨海大桥的TD—SCDMA的覆盖中,都应用了大唐移动的光纤拉远技术,并采用了目前国内防护等级最高的RRU产品,在海面这种高风、高湿的环境下,使TD网络可以稳定、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19.
在多频点小区技术的日益成熟,TD—SCDMA系统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形势下,通过对CCSA的分析结合鼎桥通信对于多频点小区NodeB研发的经验,介绍了多频点小区关键技术在TD—SCDMA系统下的实现过程并对其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TD—LTE无线接入网介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TD—SCDMA技术正在大规模的应用,发展迅速;TD—LTE技术作为TD-SCDMA的未来演进技术各项规范正在逐步完善,测试正在逐步开展,文中对TD—LTE(TDDLTE)的演进过程,网络架构,物理层关键技术,高层协议栈进行了初步分析介绍,并对照TD—SCDMA系统,对TDD双工方式、OFDM技术,MIMO技术和智能天线的应用,协议非接入层进行的改进和发展进行了介绍;最后文章对TD—LTE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