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井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信号极其微弱,对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要求极高。设计了一种能够放大有用信号,同时抑制噪声的信号调理电路。给出了低噪声电源电路、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电路、滤波电路和中间级放大电路的原理及实现方法。通过器件选择和良好的PCB设计降低了噪声的影响。采用了二阶巴特沃斯滤波器电路,使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稳定.并具有较高的精度。文验测量表明,该调理电路的整体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党峰  陈涛  李梦春  马骁  江友宏  刘伟 《测井技术》2012,36(3):290-293
根据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和电路低噪声设计基本原理,结合阵列感应仪器本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微弱、干扰严重等特性,分析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前置放大电路的低噪声单位增益缓冲级模块、第1级放大模块、第2级放大模块及温度补偿模块的设计重点和难点;对电路进行时域、频域和噪声特性仿真;对其温度性能进行实际测试,得出其主要的性能指标。分析前置放大电路容易出现的故障并提出解决措施。验证该前置放大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超低噪声前置放大器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军 《石油仪器》1997,11(3):20-22
设计超低噪声前置放大器是设计微弱信号采集仪器时不可回避的技术问题,文章研究了超低噪声前置放大器设计中的三个关键问题。即信号源内阻与噪声系数的关系,反馈对噪声系数的影响及有源屏蔽技术的应用;给出了设计超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测井仪的低噪声模拟接收电路.第1级放大为自主构建的仪器用放大器,其增益为52 dB,选用最佳源电阻与天线谐振阻抗相近的超低噪声宽带运放LMH6626保证电路的低噪声性能.对第1级放大器的噪声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其噪声系数为1.45.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电路最大增益为112 dB,频率范围为400 kHz~1 MHz,可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已成功应用于核磁共振测井仪实验室样机中.  相似文献   

5.
超低噪声前置放大器技术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中的关键技术.采用多级稳压及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来降低电源噪声,精选电阻来降低电阻热噪声,精选低噪声放大器来降低等效输入电压噪声,并采用多级滤波放大的方案逐步提高信噪比.该电路通过理论计算等效输入噪声仅为5.58 nV/<平方根,Hz.  相似文献   

6.
严正国  苏娟 《测井技术》2012,36(1):20-23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难点。采用超低噪声前置放大器、过采样、取样积分/平均、数字相敏检波等技术,使微弱信号的检测精度达到30nV。设计的前置放大器采用了浮地设计,低输入阻抗的超低噪声放大器具有尽可能低的1/f噪声拐点和良好的低频噪声抑制性能。对微弱信号检测采用过采样技术,用高达16.384MHz的采样时钟对频率为0.1~10Hz范围内的信号进行采样,采用delta-sigma技术的A/D转换器,达到了24bit的采样精度、192dB的输出信噪比和32ksps的采样速率。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已经应用到过套管电阻率模型机仪器研制中。室内刻度和现场实验结果证明,刻度电阻在0~100Ω范围变化时,测量精度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7.
张家田  付彧  严正国 《石油仪器》2010,24(5):75-76,79
文章介绍AD公司的超低噪声放大器AD797的特性、基本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方法及其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系统前置放大器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使得输出信号的噪声非常小,完全满足系统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郎东江 《测井技术》2006,30(3):249-251
核磁共振测井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利用产生的CPMG脉冲序列,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通过天线激发样品核磁共振回波信号,Q-switch电路消除天线储存能量后,天线开始接收回波信号经过双工器电路滤波后,再由前置放大器和二级放大器电路将回波信号放大.调谐电路对系统共振频率的漂移进行实时调谐,针对以上天线和模拟电路的功能,对天线和模拟电路进行了设计.由于核磁共振测井仪在实际现场测井过程中处于高温、高压状态,致使回波信号受到很大干扰,非常微弱,其幅值在几百纳伏到几个微伏之间.所以,在设计中采用了耐高温元件以及电磁兼容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噪声和干扰的影响,提高了信号的幅度和稳定性,整体调试结果表明天线、模拟电路的设计、制作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余厚全 《石油仪器》1998,12(1):16-17
地震仪的前置放大器通常为测量放大器,WISON镜象电流源的电流I与I’有良好的匹配性,若将该电流源接在前置放大电路中,对于提高放大器共模抑制能力,有效采集微弱地震信号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自然电位具有判断岩性、确定渗透性地层、计算地层水电阻率、估计地层的泥质含量、判断水淹层位等作用。通过电路改进解决地面干扰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SP通过信号端和输入接地端接入电路,先经过前置放大器放大有用信号,再进入隔离放大器滤除低频干扰,前置放大器的电源由隔离放大器浮置正负电源提供,具有共同的接地干扰,通过隔离器后被消除。输出后经过后置放大器对信号放大后输入到采集系统对信号进行采集。因输入、输出没有直接相连接,且具有独立的接地端,因此可消除SP的大量低频干扰。  相似文献   

11.
小波包相关阀值去噪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王振国  汪恩华 《石油物探》2002,41(4):400-405
在地震勘探中,随机口音是一种频带较宽,严重影响有效波信噪比的干扰波,一般的一维去噪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小波包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的方法,在分析中,高频方面优于小波变换,它结合相关阀值,能有效地在地震勘探剖面中消除随机干扰。分析了小波包优优于波变换的基本原理,以及小波包在地震记录中的分解,相关阈值去噪和地震记录重构,进行了实例分析对比,说明了小波包相关阀值法去噪优于其它去噪方法,且该方法计算速度快,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2.
奇异值分解压制随机噪声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随机噪声压制问题,通过对多项式确定的同相轴形状重新选取数据矩阵,再对新选取的数据矩阵进行SVD滤波,从而压制随机噪声。通过对矩阵奇异值分解的研究,揭示了奇异值分解的原理和SVD滤波原理,将一个多道地震记录看作一个图,它可分解为由一系列正交的子图,通过对子图适当选择并结合其它手段,从而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为奇异值分解在地球物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际数据应用表明,该方法去噪手段灵活、保真性好、分辨率高,对一些突然的脉冲干扰、侧反射、以及其他的反向干扰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塔里木盆地山地资料中常常发育有“挂面条”噪声,这类噪声的存在对后续的反褶积等处理影响很大,传统的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压制。基于空间中值滤波算法的巨浪噪声衰减技术对于此类噪声的衰减效果良好,但其应用存在一些限制条件。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突破这些限制的有效解决方案。逐点速度分析技术解决了常规速度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它在常规动校正和切除的基础上,进行逐点CMP速度分析并自动生成速度函数。实际处理表明,该技术能进一步提高叠加速度的精度,改善构造复杂区或速度横向变化较大时的叠加成像。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一个横向、纵向偏移距比较大的三维地震数据而言,折射波等噪音的线性形态会随着横向偏移距的加大而向着双曲线形态变化。当炮点位于某检波点线附近,横向偏移距较小的情况下,该检波线接收到的线性噪音在地震记录上呈线性状态分布;当炮点远离排列,横向偏移距比较大时,该排列单炮上的线性噪音则呈双曲线形态,并且随着横向偏移距的加大双曲现象就越明显。常规FK滤波等压制线性噪音的方法,对于这种由于横向偏移距增大而引起的非线性噪音其压制能力较差。笔者采用线性时差校正的方法,首先将横向偏移距对线性噪音旅行时的影响消除掉,恢复其线性形态,再应用线性噪音压制技术将其压制掉,最后进行反线性时差校正,以达到高精度噪音压制的目的。目前这种方法在宽方位角采集的数据上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5.
阜阳地区二维地震数据干扰类型主要为相干噪音,对目的层成像造成严重影响,现有常规去噪技术无法取得良好的去噪效果。为此,从共炮点道集、共检波点道集及共偏移距道集等几何空间上对相干噪音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应用共检波点道集数据,通过有效波速度动校进行波场变换,在频率空间域实现信号和噪音的分离,噪音去除后处理数据反动校回原波场,有效克服了常规去噪方法去噪后混波严重及蚯蚓化等现象。该方法在阜阳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成果剖面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奇值分解反褶积压制震源产生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Introduction Seismic sources generate various types of surface waves, depending on the near-surface environment and natur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source. Source-generated noise, such as air, refracted, guided waves, near-surface multiples, near-surfac…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变换的最小光滑滤波去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地震勘探中,随机噪声是一种频带较宽,严重影响有效波的干扰波,常用的一维去噪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根据它的分频和局部分析能力,结合一维方向上去噪的光滑滤波,能有效地消除随机干扰,并且能保证有效波的中、高频成分,经过小波包重构,可恢复有效波信号,该方法优于常规一维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震反射信号在空间-频率或存在线性预测关系这一事实,可导出F-X-Y域全三维预测去噪方法。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这是校理想的一种叠后随机噪声衰减技术。由于在信号估计中充分利用了全三维信息,与二维方法相比,信号估计精度更高,噪声衰减能力增强。本文较详细地推导了方法原理,给出程序实现步骤,并展示了理论试算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9.
进行叠前野值、随机噪音以及某些弱相干噪音压制技术的研究是低信噪比资料处理以及高分辨率资料处理中一项有意义的重要工作。将基于速度的波场变换技术与叠前压制噪音技术结合起来,将叠前相应道集变换到有效信号易于分离的新道集中,然后采用线性多项式分步拟合技术对校正后的CDP道集沿空间方向进行滤波,从而有效压制噪音。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某柴油机的整机噪声,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AVL Excite平台建立了整机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结果对整机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数据恢复和声学分析,得到了整机的表面振动速度和辐射声功率级。针对噪声突出频率,找出了最大噪声源为油底壳,为整机降噪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