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络购物成为最重要的消费方式之一,网购商品质量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引入消费者反馈机制,构建了协同视角下政府部门、第三方电商平台、消费者三方共同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基于Lyapunov第一法则研究了演化稳定点存在的条件,运用Matlab 2020b仿真分析了各要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消费者反馈给第三方电商平台带来的声誉价值溢价或声誉损失,将使其选择强化审查策略;提高协同收益和政府部门对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处罚额,均将使政府部门选择严格监管、第三方电商平台选择强化审查;反馈成本的降低,不仅会提高消费者反馈的积极性,还会促进政府部门严格监管和第三方电商平台强化审查。最后,结合模型求解和仿真分析,为实践中如何提高网购商品质量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成灶平  马良 《包装工程》2022,43(11):272-282
目的 厘清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关系与演化路径,解决快递包装回收率普遍较低的问题。方法 在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条件下,构建政府、回收商和消费者三群体间快递包装回收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群体间稳定策略组合的实现条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探究不同参数变化对三方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 政府的奖惩力度、激励成本、收益大小是影响博弈三主体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路径走向的关键因素。同时回收商和消费者的参与比例对政府行为选择有显著作用。结论 参与主体得益是影响其行为的关键,政府通过积极鼓励、支持和宣传,同时设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激励政策能够明显提高快递包装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激发绿色低碳供应链产品消费市场活力问题,以绿色家电产品为例,构建包含政府、家电企业及消费者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策略稳定性。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家电行业实际数据模拟策略变化情况,并验证稳定演化路径,分析具体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策略受家电企业影响,家电企业策略受消费者影响,消费者策略受二者共同影响;家电企业低碳成本小于收益,低碳价格差小于低碳消费环境保护效用时,三方主体有唯一演化稳定策略(0,1,1),即政府无需监管,家电企业积极提供绿色家电,消费者主动选择低碳消费;绿色低碳产品价差率应低于消费者27.3%的低碳溢价支付比率,低绿色偏好者环境保护效用需合力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逐步推行快递包装回收、垃圾分类等系列举措,但面临着快递包装回收成本高、消费者参与意愿低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从演化博弈的视角,构建"电商企业—消费者—政府"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管制措施对快递包装回收产业的影响,并以商业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时,政府须保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投入,增加企业实施回收的净收益,如以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电商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同时政府可通过回收计划积分奖励等调动消费者参与积极性;对财政补贴的实施给予适度的监管强度,过高的监管强度会抑制各方快递包装回收积极性,但低监管强度不利于回收产业的市场秩序建立与发展;政府对于不实施逆向物流的电商企业处罚力度大,有助于推动其向实施逆向物流的方向演化;消费者对于电商企业的态度,如不实施逆向物流的不满意度,可影响其市场份额,并促使其开展快递包装逆向物流。  相似文献   

5.
食品包装决策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包装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以参与食品包装市场决策的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包装企业对食品是采用过度包装还是适度包装,消费者的行为策略选择以及在该过程中政府监管是否到位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博弈分析.并根据假设条件,创建了三方参与者的序贯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对该博弈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企业...  相似文献   

6.
霍红  白艺彩 《工业工程》2020,23(6):52-59
针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农户、龙头企业、消费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以及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通过求解稳定均衡点,分析了不同情形下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方主体的演化路径,并使用Matlab进行算例分析。研究发现,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存在多重演化稳定策略,且存在相应的演化稳定条件。据此提出了促使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安全生鲜农产品的相关建议,为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鲁芳  罗娟 《包装学报》2017,9(5):69-74
针对电商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从现实生活中已有的案例出发,归纳总结出2种常见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电商物流企业回收模式和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考虑在内,构建2种回收模式的回收模型并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2种回收模式的利润均有最优解;回收模式最优利润的高低取决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量;2种回收模式的优劣由电商物流企业给消费者的回收价格,以及第三方回收商设置回收箱的数量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张爽  孙绍荣  马慧民 《包装工程》2018,39(13):129-137
目的理清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中的各主体博弈关系和动态演化过程,针对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在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中的演化过程,并选用6组代表性数据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包装垃圾源头减量初期,政府引导起到了明显的主导作用,仅靠适度提高包装企业的补贴并不能促使各方都采取参与策略,因此必须加大对过度包装企业的罚款力度;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于系统的均衡结果具有较大影响;企业应调整自身包装策略,做到从承担社会责任中提高经济效益。结论通过研究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中多元利益主体决策行为的演化特征,为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政府低碳规制下,制造商与第三方机构合谋寻租,导致市面上“伪绿色产品”频现等问题,构建由政府监管部门、制造商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组成的三方参与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各参与主体演化博弈稳定策略组合及实现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阐明制造商寻租及投机成本、生产高绿色和低绿色产品成本差值、第三方检测机构寻租成本及收益、政府监管部门对制造商及第三方机构的奖惩力度等因素对三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及系统优化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政府激励与监管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低碳包装是解决物流包装过程中存在过度浪费的重要手段。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政府参与下物流企业低碳包装回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模型,针对不同条件分别求出演化均衡点,并分析政府、物流企业、消费者在何种情况能够达成互利共赢局面。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奖惩金额以及物流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的成本,是影响博弈双方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据此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技术共享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企业创新联盟。研究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网络展开研究,构建企业之间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研究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博弈的演化路径和均衡点的位置,得到系统演化的数值解及不同初始创新概率下策略演化趋势,讨论了企业之间技术共享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参与技术共享协同创新的企业技术外化程度和吸收能力都会影响协同创新联盟技术资源的共享,并且企业选择博弈的初始意愿越接近均衡策略点,达成联盟稳定的周期越长。  相似文献   

12.
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动态角度对有限理性的政府、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政府主导下军民合作创新系统中双方成员的演化稳定策略,提出促进军工领域多主体最优合作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系统的超额收益、研发总成本以及背叛收益等因素对双方的策略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督和惩罚机制,打造良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环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能够促进创新体系向帕累托最优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3.
范湘香 《包装工程》2024,45(3):269-275
目的 针对循环快递包装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回收率奖惩机制,促使电商平台使用循环快递包装。方法 考虑一次性快递包装和循环快递包装的替代性,在快递包装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建立无政府奖惩和有政府奖惩情形下电商平台的快递包装成本模型和快递包装制造商销售与回收循环快递包装的利润模型,分析政府奖惩机制对电商平台使用循环快递包装的比例、循环快递包装价格、循环快递包装回收率的影响。结果 回收率奖惩机制可以提高循环快递包装的回收率和电商平台使用循环快递包装的比例,降低循环快递包装的价格。结论 回收率奖惩机制有利于促进电商平台增加循环快递包装的使用比例,推动循环快递包装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考虑供应链信任演化3个不同阶段,研究供应链信任稳定演化策略。针对传统博弈的局限性,从约束机制不健全和约束机制健全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将企业选择信任的额外收益、单方面信任成本、单方面不信任额外收益、单方面不信任代价和单方面信任额外补偿引入到演化博弈矩阵中,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各阶段的稳定状态。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数值分析,研究模型的演化动力变化,得出相应的系统相图。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信任策略值的概率大于0.75时,合作达到稳态,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约束机制不健全下的稳定演化策略明显优于传统博弈下的稳定演化策略,但是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的稳定演化策略未必都是信任;供应链企业间需要健全约束机制,当约束机制健全时,信任是企业最终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