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前,黑龙江省2600多万亩水田几乎都是采用旱育稀植技术进行栽培的,这一技术具有群体结构合理、巧用积温、水稻品质好和高产、稳产等优点。但经过20多年的实践,人们也发现了这一技术很多难以克服的弊病,如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用工用水集中等等。这些弊病已经成为了水稻生产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育苗插秧成本要占水田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使水稻生产增产不增收。而一项新的水稻节本增益栽培方法——水稻机械精量点播技术,则可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  相似文献   

2.
<正>一、灌区基本情况悦来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右岸,是我省大型提水灌区之一,悦来灌区规划总面积48.2万亩,规划灌溉面积30.8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1.87万亩,旱田9.02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18.3万亩,实际灌溉水田13.5万亩,全部为水田。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完成渠首及干、支渠等骨干工程建设,随后开始田间配套工程,并逐步发展水田生产,是禅川县的主要水稻产区之一,担负着全县三个乡镇,34个村屯的水田的灌溉任务。2001年水利部以水规计[2001]514号文件将桦川县悦来灌区批准为全国大型灌区之一。批复的主要内容:规划干渠2条,支渠16条,长度134.25公里;排水干支沟11条,长度161.25公里;干、支以上渠系维修和新建各类建筑物88座。渠首工程设计流量27.35m3/s,机组9台套,装机容量7065千瓦,工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省滦河下游灌区是唐山市大型灌区,灌区控制面积16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5.8万亩,最大实灌面积120万亩,受益范围涉及唐海、滦南、乐亭、丰南四县和两个军垦农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灌区由潘、大、桃三大水源水库引滦用水,2000年后受水资源短缺的制约,灌区对适宜地区稻改旱,现保留60万亩稻田面积,灌区年均引水  相似文献   

4.
滦河下游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从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三大水库引水,多年平均水库供水6.84亿m^3。灌区控制面积168.7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5.85万亩,最大实灌面积127.95万亩,年产稻谷60多万t,苇草6万多t,淡水鱼1万多t,稻谷产量约占唐山市粮食总产量的1/5,占河北省稻谷产量的1/3,受益范围涉及唐海、滦南、乐亭、丰南四个县。滦河下游灌区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做了大量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宁安县江南灌区自1976年整顿以来,水田面积已达2.8万亩,超过了1.5万亩的设计能力。连续六年实现亩产超千斤。全灌区1989年水稻总产突破1850万斤,比1983年翻了一番。1989年被评为地、县先进灌区和省水利厅先进基层灌溉管理站。看着这些喜人的成果,听他们介绍的经验,我们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一:配套建设,常抓不懈是基础江南灌区是个自流灌溉的老灌区,工程基础差、灌溉保障能力低,产量低而不稳,从1976年起,他们坚持常年搞工程配套。十几年来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20万元,群众自筹80多万元。开  相似文献   

6.
我省现有水田2 700多万亩,绝大多数面积仍应用人工手插秧方法,每年的5月份,插秧时间集中,劳动力紧张,生产成本大,且秧苗素质差,插秧后大缓苗,违误农时造成降质减产。因此,采用水稻钵体育秧机械气喷抛秧技术,是水稻生产的一项改革,具有省工、省种、省水和高产优质等优点。一、材料与方法1.育苗:(1)采用塑料钵盘,营养土育苗,一般情况下营养土是用物理性质好的壤土,与完全腐熟的农家肥打碎,混匀过筛(肥土比例3:7)每  相似文献   

7.
国营柏各庄农场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节水灌溉效果显著史振民,杨建苹国营柏各庄农场是河北省最大的水稻种植场,种植水稻32万亩,从199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及与之相配套的节水灌溉技术,当年推广29.43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4.4%,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淠史杭灌区西部的霍丘县大墩公社,是一个东面靠岗,西面沿湖,半岗半畈,畈田居多,以生产水稻为主的浅丘陵地区。全社共有7个大队,75个生产队,2.3万多亩耕地,水田1.1万多亩,水旱两作田6,100余亩,旱地5,800余亩。这个地方,过去水利条件很差:原有500多口沟塘,既小又浅,蓄水很少,致使岗地三年两旱,畈田不旱即涝,生产很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水稻高产高效的革新技术,首先在东北非盐渍土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滨海盐渍土区推广还没有先例。河北省唐海县在滨海盐渍土上大面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物的同时,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土壤特点的水稻旱育稀植节水灌溉技术,制定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节水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10.
龙凤山灌区位于五常市东南部,源于库容2.7亿立方米的龙凤山水库,灌区下辖5个灌溉站,区域内有10个乡镇96个行政村521个自然屯。“九五” 以来,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同时,加大了节水灌溉的推进力度,灌区内水田面积由“八五”期间的2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40万亩,5年增加了18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市水稻的主产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使全市水田面积发展到140万亩,成为全国5个百万亩水稻强县之一,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 一、节水灌溉的成效 几年来,龙凤山灌区始终把“工程控水,科学管水,灌溉节水,农民增收,灌区增效”作为灌区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使灌区经营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创造了历史的最好水平。一是节水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增强了抗干旱保丰收的能力。龙凤山灌区通过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促进了节水灌溉,使水田亩用水量由原来的1000立方米,降低到600立方米,相当于增加40%的水资源。龙凤山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为22万亩,1990年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通过综合措施节水灌溉现已发展到近40万亩,相当于在国家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个龙风山水库的效益。节水改造也增强...  相似文献   

11.
兴凯湖灌区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水稻灌区,灌区近期设计灌溉面积11502万亩.远期规划水田面积18308万亩,现有实灌面积54万亩。灌区分为9个分区.即856农场的松河灌区、小黑河灌区,857农场的小湖北灌区,858农场的清河灌区、吉祥灌区,庆丰农场的平原灌区、杨木灌区.兴凯湖农场的兴丹灌区、嘎拉通灌区。  相似文献   

12.
尚志是黑龙江省的产粮大县,为有效利用水资源,谋求现代农业大发展,近年来,尚志市水务局致力于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效果十分显著。2012年,全市水稻控灌推广面积达到2万亩,实现节水400万立方米。2013年,尚志市提高完善核心示范区2处,面积0.10万亩;新增推广面积1万亩,其中,河东灌区0.5万亩,马延灌区0.3万亩,长寿灌区0.2万亩,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13.
《水利天地》2004,(8):8-9
五常市是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富的农业大市,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支撑了160.4万亩优质水稻的生产。在全市13个国有灌区中,龙凤山灌区以38万亩的实灌面积,占据了国有灌区的半壁江山,是我市唯一一处大型灌区。为了龙凤山灌区的长远发  相似文献   

14.
刘宏欣 《治淮》2001,(12):37-38
茨淮新河灌区是淮北地区最大的灌区,也是淮北粮棉油主产区。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为近期198万亩,远期293万亩(引江济淮完成后),目前实灌面积约为130万亩,其中水稻81万亩,利辛县灌区为茨淮新河中游灌区,近期规划灌溉面积50万亩,远期规划90万亩,于1974~1992年间逐步实施了  相似文献   

15.
滦河下游灌区建成于1958年,经多年改扩建和1976年震后恢复建设,现受益范围包括唐海、滦南、乐亭3县,丰南1市和2个军垦农场,实灌水稻面积105万亩,鱼苇养殖面积23万余亩,年产稻谷6亿公斤,鱼蟹6万多  相似文献   

16.
正一、灌区基本情况悦来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右岸,是我省大型提水灌区之一,悦来灌区规划总面积48.2万亩,规划灌溉面积30.8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1.87万亩,旱田9.02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18.3万亩,实际灌溉水田13.5万亩,全部为水田。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完成渠首及干、支渠等骨干工程建设,随后开始田间配套工程,并逐步发展水田生产,是桦川县的主要水稻产区之一,担负着全县三个乡镇,34个村屯的水田的灌溉任务。2001年水利部以水规计[2001]514号文件将桦川县悦来灌区批准为全国大型灌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我叫祁顺杰,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深州管理处处长、深州市第五届政协委员。石津灌区是惟一的省属国家大型灌区,主要担负着石家庄、衡水、邢台14个县(市、区)244万亩农田的抗旱灌溉任务。我所在的深州管理处位于石津灌区的最下游,主要担负着深州、武强、武邑3个县(市)15个乡(镇)100多个村庄近22万亩耕地的农灌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内外水稻育插秧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机械化种植模式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我省现有的育插秧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开展适应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工厂化育苗技术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周至县是我省主要商品粮产地之一。土地肥沃,气侯温和,适宜小麦、玉米、水稻、棉花以及蔬菜瓜果生长。现就8个灌区(其中县管5个,乡管3个,除井泉排灌站外,均属自收自支单位)的调查作一简单介绍。8个灌区设施面积共34.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6%,占全县水利设施面积的56.5%,有效灌溉面积26.45万亩。8个灌区投入运行后,粮食亩产由1957年的241.3kg 提高到1982年的432kg,为工农业生产、人畜饮水、改变生态环境、振兴周至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1灌区概况甘肃省高台县三清渠灌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南岸,地属祁连山北麓洪积细土平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区区域内气候属河西冷温干旱带气候,具有降水少、日照长、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等特点,适宜种植多种作物。灌区控制面积为10.97万亩,其中农田7.41万亩,林草地1.21万亩,个体农场2.35万亩。据气象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3 mm、蒸发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