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黄斑缺陷是铝塑复合板用铝板基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表面缺陷,黄斑缺陷不仅对铝板基的前处理和涂装造成不利影响,还影响铝塑复合板的使用寿命。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黄斑缺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斑缺陷的成因主要是退火工艺不合理和轧制油理化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通过优化退火工艺参数和使用性能优良的轧制油,消除了黄斑缺陷。  相似文献   

2.
黄斑缺陷是铝塑复合板用铝板基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表面缺陷,黄斑缺陷不仅对铝板基的前处理和涂装造成不利影响,还影响铝塑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析黄斑缺陷的成因,结果表明,黄斑缺陷的成因主要是退火工艺不合理和轧制油理化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通过优化退火工艺参数和使用性能优良的轧制油,可消除黄斑缺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内典型无石棉辊压材料复合板进行了压缩率、回弹率、耐介质性、热老化性等性能的试验研究,旨在找到一种能够代替石棉复合密封材料。经过一定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无石棉辊压材料复合板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能够适应多种使用工况,为进一步开展无石棉辊压复合板的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短梁弯曲法对采用不同表面处理镁合金制备的玻璃钢/镁合金复合板(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Magnesium Laminate,GFRP/Mg)的界面形貌和层间剪切强度进行了观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经磷酸盐处理和高锰酸盐处理后,镁合金的表面自由能分别比仅打磨处理提高了约53.7%和64.6%,其表面润湿性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镁合金表面处理对GFRP/Mg复合板的层间剪切强度影响较小,采用三种不同表面处理镁合金制备的GFRP/Mg复合板的层间剪切强度相近。相对地,GFRP/Mg复合板的层间剪切强度受镁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更大一点。当镁合金的表面粗糙度为0.92μm时,GFRP/Mg复合板的层间剪切强度比镁合金表面粗糙度为0.23μm时提高了13%左右。GFRP/Mg复合板的层间剪切失效主要以界面粘接破坏为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钽铌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新型装饰材料———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生产工艺,考察了微晶玻璃釉料的配方组成对烧结工艺制度和坯釉结合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微晶玻璃的晶相组成,微晶玻璃釉料与陶瓷坯体的结合性和匹配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泥工业立磨设备的磨损问题,提出利用高铬耐磨复合板作为耐磨保护材料可提高其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对高铬耐磨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特点的介绍,表明高铬耐磨复合板在立磨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有关爆炸复合材料结合界面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评述。利用这些方法测定了TA2/A3爆炸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学性能;研究了爆炸冲击载荷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一爆炸复合板相对于起爆点不同位置处结合界面的力学性能变化以及爆炸复合材料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后结合界面力学性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整体编织刹车块的生产工艺及概况。通过对国内外的不同材料在各种试验机上的测试结果及分析,较全面地介绍了整体编织刹车块的摩擦性能、热性能。  相似文献   

9.
文摘     
《非金属矿》2000,23(4)
石墨电极的加压焙烧试验加压焙烧可提高石墨电极的体积密度 ,降低其电阻率 ,从而增强其抗氧化性能 ,降低其在炼钢过程中的消耗量。加压焙烧是一种提高石墨电极质量的较好方法。炭 石墨抗磨材料的抗氧化研究浸磷酸盐可提高炭 石墨抗磨材料的耐氧化性能 ,浸渍处理的后处理温度一定要高于其使用温度 ,浸渍液的组成对材料的耐氧化性能影响极大。通过调整和完善其配方 ,可进一步提高炭 石墨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植物纤维石膏复合板加工工艺及正交实验法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分析 ,得出石膏基植物纤维复合板最佳材料配比 ,即当钢渣掺量 2 3 %~ 2 …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温拉伸和弯曲试验研究了时效时间对2种不同成分Al-Mg-Si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从微观组织角度揭示了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失稳伸长率(断后伸长率与均匀伸长率的差值)越大,合金弯曲性能越好;随着时效时间从2 h增加至10 h,晶界析出相数量减少、间距增加,2种合金的弯曲性能均逐渐提高,弯曲角分别从90.8°、79.0°增加至104.5°、102.5°;Si含量较高的合金(Mg含量0.756%、Si含量0.796%,质量分数)中,Si原子容易在晶界处偏聚形成较多的富Si相和Si单质,从而降低材料的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弯曲试验是表征金属材料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同种类金属材料的弯曲试验的标准、试验步骤和结果评定差异很大.在实际检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对选用哪种方法存在疑问.对几种金属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汇总及对比,为试验人员在针对不同试样测试弯曲性能时选择最适用的方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固体废物膏体充填材料是在我国实施不迁村采煤的一种新型材料.此材料属于一种水与集料、胶结料三者混和凝固的材料,是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膏体充填材料的质量分数则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充填材料各个部分的计量误差和水分检测误差是影响其质量分数的两个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原材料的水分测试与配比计量时的精度对质量分数影响的误差变化规律,从而求取生产材料时这两种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分析这两种因素对质量分数变化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计量检测仪器的精度控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工程中动态的调节和控制充填材料各个部分的加量,保证材料的相对稳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膏体充填原材料水分与配比计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废物膏体充填材料是在我国实施不迁村采煤的一种新型材料.此材料属于一种水与集料、胶结料三者混和凝固的材料,是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膏体充填材料的质量分数则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充填材料各个部分的计量误差和水分检测误差是影响其质量分数的两个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原材料的水分测试与配比计量时的精度对质量分数影响的误差变化规律,从而求取生产材料时这两种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分析这两种因素对质量分数变化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计量检测仪器的精度控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工程中动态的调节和控制充填材料各个部分的加量,保证材料的相对稳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阐述了电化学技术的应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如电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及大地修复方面的应用;电冶金和化学电源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只有充分利用有价资源,把污染及能耗降至最低,才是合理和完善的电冶金和化学电源技术.最后指出,电化学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依赖于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是高电化学活性和价格便宜的新电极材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高阻电刷的性能, 考察了炭纤维对石墨树脂粘结剂高阻电刷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工业制造电刷的工艺流程制备了不同炭纤维含量的高阻电刷样品, 并对电刷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炭纤维含量的增加, 电刷材料的抗折强度及导电性逐渐增加, 电刷的磨损速率逐渐减小。炭纤维的加入能使电刷滑动系统接触性能变好, 从而有效减小电刷换向火花, 并促使电机系统的润滑膜保持完好的状态。对所制备的含炭纤维电刷进行磨损性能测试, 其使用寿命达到了350 h。  相似文献   

16.
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河成 《矿冶》2005,14(3):53-57,78
阐述了近年来我国的烧结钕铁硼、粘接钕铁硼、钐钴型三种稀土永磁材料的原料、生产工艺与设备、产能、产量、产品品种与性能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这三种稀土永磁材料的国内应用及国内外市场的新进展;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业今后发展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国富 《矿冶工程》2000,20(1):64-66
借助X射线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硬度仪等 ,研究了不同处理态高铬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 :高铬铸铁的性能与不同状态下的组织结构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中温短时回火可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煤炭固体废弃物在金属材料热加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煤炭固体废弃物的特点及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粉煤灰及煤矸石等煤炭固体废弃物在金属材料热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制备复合材料、铸造涂料、复合陶瓷涂层及渗硼保护层等,全面阐述了其制备工艺及性能特点,并指出了煤炭固体废弃物在金属材料热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各地粉煤灰、煤矸石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如何依据化学成分差别将其有针对性地应用在金属材料的不同加工技术中,如何进行配方设计及工艺调整等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锶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用氧化铁红和Y30BH锶铁氧体预烧料生产Y35永磁锶铁氧体及以铁鳞为原料生产Y30BH永磁锶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工艺,产对进一步研制高性能磁性材料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低价原料的综合利用对钢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贯彻环保方针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以及鞍钢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