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低水胶比情况下混凝土黏度大的问题,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和降黏剂,研究其掺量对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黏度逐渐减小,触变性能逐渐变小,流变性能逐渐增大;随着降黏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黏度、滞回曲线面积、触变性能逐渐减小,流变性能逐渐增大;当混凝土的初始流变性较小时,减水剂复掺降黏剂后对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改善效果明显,当混凝土的初始流变性较大时,减水剂复掺降黏剂后对混凝土流变性能改善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低强度等级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超高层泵送的特殊施工要求,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流变剂研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度和填充性,通过坍落度、坍落扩展度、V型漏斗通过时间和T_(50)测试手段,评价流变剂对拌合物的调节性能,结果表明HJ流变剂适宜低强度等级混凝土,6A流变剂适宜高强度等级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WPSCC)是一种具有良好自防水能力的高性能混凝土,良好的流变性能是成功配制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流动性能、抗离析性能及填充性能的评价及理论探索,研究并得到了水胶比(W/P)、胶凝材料总量、超塑化剂、砂率、骨料粒径、粉煤灰、膨胀剂、聚丙烯纤维等因素对自密实防水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出了具有良好流变性能的自密实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1000、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甲基丙烯酸、阻聚剂、催化剂、引发剂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并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性能良好的粉末聚羧酸减水剂.通过采用GPC对合成的减水剂进行表征,可知大单体的制备工艺和减水剂的合成工艺是可行的.通过不同隔离剂种类及粒径对粉体聚羧酸减水剂贮存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隔离剂下,采用粒径小的隔离剂的粉体聚羧酸减水剂贮存稳定性更佳.将该粉体减水剂添加到保温粘结砂浆中,可提高保温粘结砂浆与聚苯板的拉伸粘结性能,聚苯板湿拉拔破坏面积明显增大;应用于混凝土中,水泥适应性及混凝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对四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进行了扩链剂改性研究,并优化出最佳改性工艺。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A对水泥的分散性能仅起到抵消缓释作用,B、C、D对水泥的分散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对保坍性能较差的减水剂;改性后的减水剂对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与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混凝土的含气量、抗压强度、渗透性能和外观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而且降低了成本;同时,从分子链结构搭配的角度分析了扩链剂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丙酯及甲基丙烯磺酸钠等单体,低温制备了一种聚羧酸系保坍剂CHS-101,并对所制备保坍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Zeta电位及混凝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聚羧酸系减水剂及与2种市售保坍剂相比,掺聚羧酸系保坍剂CHS-101的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较低,但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大,性能也占优;掺CHS-101水泥颗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下降的幅度更小,从而可以保持水泥净浆较高的经时流动度;CHS-101聚羧酸系保坍剂对大坍落度和小坍落度混凝土都具有良好的保塑效果,且对强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使用减水剂和增稠剂配制了不同新拌状态的透水混凝土,考察了透水混凝土浆体新拌性能(流动性、黏聚性)与其硬化性能(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之间的相关性,并深入分析浆体新拌性能与其流变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浆体流动度的提高,浆体易向下流动,透水混凝土沿竖直方向的孔隙率递减,造成其透水性能下降;提高浆体黏聚性有助于其稳定包裹骨料,从而改善透水混凝土孔隙结构均匀性;使用减水剂和增稠剂能够同时提高浆体的流动性和黏聚性,使其在较低的屈服应力下获得较高的塑性黏度,可以增加透水混凝土浆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流速,既使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又使浆体能够良好地与骨料粘结,不发生沉底堵孔现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聚脲触变剂的制备方法,考察了流变性能、配方稳定性等相关性能。研究表明:该触变流变剂有优异的增稠效率和高效的高剪切触变性,在环氧树脂建筑结构胶中性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9.
从磷酸酯类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特征出发,选取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磺酸钠合成系列不含磷酸酯的聚羧酸母液作为对照组。结合减水剂表面张力、水泥净浆吸附量、净浆黏度及混凝土流变性能等,分析了磷酸酯在降低高强混凝土黏度中所起的作用。磷酸酯独特的分子结构对聚羧酸母液的吸附特性、亲疏水性及水解产物的改变引起的微观作用变化,降低了混凝土的黏度。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掺聚羧酸外加剂,单掺膨胀剂及复掺膨胀剂和纤维对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坍落度损失、收缩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聚羧酸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掺入膨胀剂和复掺膨胀剂、纤维的混凝土相当。工程应用也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聚羧酸外加剂是提高混凝土防裂抗渗性能的有效技术途径,它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低聚双环氧基封端聚硅氧烷(E-PDMS)和氨基封端聚醚胺(PEA)亲核开环反应合成线性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BPEAS),作为制备固体聚羧酸减水剂的非反应型增溶剂。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大单体(IPEG)、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在BPEAS、引发剂、链转移剂作用下,通过本体聚合一步法制备固体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BPEAS对制备过程中熔融体流变性能及合成固体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PEAS用量为大单体质量的0.6%时性能最佳,反应初始熔融体黏度可降低43.6%,单体转化率提高10.5%;合成固体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2%时,胶砂减水率为28.5%,混凝土工作性能达与掺液体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相近。  相似文献   

12.
将TPEG、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酯、链转移剂、引发剂、中和剂等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CR-P104,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通用型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作为保坍剂使用。与通用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性能对比试验表明,CR-P104的减水率虽然相对较低,但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后期流动性,有效控制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速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羧酸减水剂、有机胺和无机盐复配了聚羧酸系泵送剂。该泵送剂减水效果好,60min无坍落度损失,对混凝土促强作用明显。使用该泵送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优异,与各种水泥相容。  相似文献   

14.
根据减水剂的"吸附-分散"作用机理,通过一步法使改性聚醚与不饱和羧酸共聚,在引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基团的条件下,制备出一种具有羧基、羟基、磺酸基等阴离子活性基团的高性能聚羧酸保坍剂。通过对掺加该聚羧酸保坍剂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混凝土应用性能试验,测试聚羧酸保坍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不同的粘土矿物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粘土特性,采用不同的改善措施,最大化的提高聚羧酸减水剂与含泥材料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蒙脱土对聚羧酸的影响要明显大于砂土和高岭土。我司抗泥型聚羧酸母液复配用于混凝土中,具有一定的抗泥效果。另外,阴离子抗泥剂、阳离子抗泥剂、无机抗泥剂等也具有较好的改善粘土矿物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AA)、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2400)及木质素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得到了新型的木质素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酸醚比为3.5∶1,引发剂用量为0.6%,链转移剂用量为0.2%,木质素用量为5%,反应温度为60℃时,制得的木质素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最大。同时,混凝土试配结果表明,木质素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保坍和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新型聚羧酸系保塑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问题,研制了一种梯形结构聚羧酸系保塑剂,对该保塑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掺量时具有高坍落度保持能力,其混凝土工作性好,与水泥适应性良好,与减水剂复配后效果明显优于单掺.掺入保塑剂后,可明显减缓水泥早期水化放热速率,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及其它不饱和单体,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聚羧酸保坍剂。实验表明,本文合成的聚羧酸保坍剂具有一定的减水率并能提高混凝土的保坍性。可以通过改变保坍剂的用量来调整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丁晓川 《福建建材》2014,(4):9-10,8
本文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及其它不饱和单体,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聚羧酸保坍剂。实验表明,本文合成的聚羧酸保坍剂具有一定的减水率并能提高混凝土的保坍性。可以通过改变保坍剂的用量来调整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20.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流动性能的混凝土,它能仅依靠重力填充模板,因此自密实混凝土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施工噪音等优点,近年来自密实混凝土虽逐渐大量使用,但多是定性测试其工作性能,而其流变规律尚不完善,为了解自密实混凝土流变特性,应从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模型及流变参数测试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