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不锈钢纤维比重大、纤维无卷曲度、抱合力差,生产难度大.通过对原料的分析、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不锈钢纤维与羊毛、涤纶混纺精纺纱线生产的工艺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并对重点工序及生产难点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不锈钢纤维与羊毛、涤纶混纺纱线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成功开发了不锈钢纤维与羊毛、涤纶混纺的精纺纱线.  相似文献   

2.
探讨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超细羊毛混纺纱线的方法。介绍了超细羊毛的获得途径以及棉纺设备进行羊毛纤维牵切加工的方法。通过将高品质毛条加工成牵切毛条,合理选择混纺纱原料的组分及混和工艺路线,使各组份均匀混和,充分发挥纤维性能的互补作用。并针对各纤维组份特点,合理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使纺纱顺利进行。结果成功纺制出附加值较高的25 tex×2超细羊毛混纺纱线。指出,用棉纺设备纺制超细羊毛混纺纱线,尚属于起步阶段,其质量与工艺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3.
用碱和柔软剂对洋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后,将其与芳纶纤维按不同比例混纺得到相应纱线.研究了洋麻纤维碱处理前后拉伸性能的变化和混纺纱线拉伸、阻燃及导电性能随混纺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纤维改性处理能够提高洋麻可纺性;混纺比为30/70的洋麻/芳纶纱线性能最优,其续燃和阴燃时间都小于5s,导电性是纯芳纶纱线的2.4倍.  相似文献   

4.
探讨牦牛绒与羊毛混纺高支纱的生产工艺和混纺纱线性能。利用毛纺、棉纺设备相结合,通过在细纱工序采用四罗拉网格圈型紧密纺纱方式,分别纺制16.7tex羊毛/牦牛绒70/30、50/50混纺纱,并对纱线强力、条干等指标进行了测试,与16.7tex纯纺牦牛绒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牦牛绒与羊毛混纺后,纱线强力、条干均匀性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就纺制的两种不同比例的羊毛/牦牛绒混纺纱线而言,随着牦牛绒混纺比增加,纱线的强力提高,条干均匀度恶化。牦牛绒与羊毛混纺后,改善了牦牛绒纤维高支成纱的可纺性,拓展了牦牛绒纤维的应用领域,有利于开发不同风格的牦牛绒纱线。  相似文献   

5.
探讨影响羊毛导电混纺纱导电性能的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导电纤维进行优选,并测试分析了导电纤维的长度、含量及混纺纱线密度对羊毛导电纤维混纺纱导电性能的影响。指出:随着导电纤维长度的增长,纱线的体积比电阻呈下降趋势;导电纤维含量在1.5%~3.0%时较符合实际生产需要;随着纱线线密度的增大,纱线体积比电阻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毛纺精纺及半精纺纺纱系统分别开发了芳砜纶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纱线,设计织造了面料并测试了相关性能。结果表明,芳砜纶与羊毛纤维混纺织物在开发热防护服类产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表明,与采用毛精纺路线相比,利用半精纺系统开发芳砜纶纤维混纺纱线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洋麻和对位芳纶为原料,以5种洋麻/芳纶混纺纱线为研究对象,使用蒸馏水、5%氢氧化钠和5%盐酸分别处理混纺纱线,研究蒸馏水、酸、碱对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蒸馏水及5%酸碱溶液处理后,纱线的线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酸的影响最大;洋麻/芳纶混纺纱线经过酸碱处理后强度损失率比纯芳纶纱线小;随着洋麻含量的增加,纱线强度的损失率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多元复合阻燃纱线中混纺比对纱线性能的影响规律,以芳纶1313纤维、阻燃黏胶和阻燃锦纶长丝为原料,纺制11种二元复合阻燃纱线和9种三元复合阻燃纱线,探究了芳纶1313纤维含量变化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纱线强力、毛羽指数、耐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纤维混纺比对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性影响不显著,仅与纤维本身性能有关;多元复合阻燃纱线中芳纶1313纤维含量越多,纱线的断裂比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磨次数越大,阻燃锦纶长丝的加入会改善三元复合阻燃纱线的毛羽和耐磨性能。研究结果为阻燃纤维的选择以及阻燃混纺纱线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空调纤维、天丝、巴素兰羊毛的不同性能,采用半精纺工艺,成功开发出空调纤维/天丝/巴素兰羊毛(40/30/30)20.83tex混纺针织纱。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以及采取措施等方面,讨论了空调纤维/天丝/巴素兰羊毛混纺针织纱的工艺,以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介绍了生产空调纤维/天丝/巴素兰羊毛混纺针织纱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并对纱线的质量进行检测。该混纺针织纱有效的发挥3种纤维所具有的柔软、透气、色泽度好的特点,成纱条干好,毛羽少,强力高,纱线档次高,达到了预期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羊毛羊绒类产品的抗菌处理,一般是通过与各类抗菌功能性纤维混纺或在织物后整理工艺负载抗菌剂来实现。本文采用色纺散纤在染色后处理阶段进行抗菌处理,然后通过半精纺色纺工艺生产抗菌羊毛羊绒混纺纱线,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通过在散纤染色后处理阶段对纤维进行抗菌处理生产出的羊毛羊绒抗菌混纺纱线其纱线指标与抗菌性能优良,纺纱过程生产顺利,抗菌处理过程没有对纱线基本性能指标造成明显影响,具有大规模生产抗菌纱线的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蒸纱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蒸纱工序是精毛纺生产过程中重要工序之一。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在当前市场要求面料生产周期越来越短的大环境中,重视蒸纱工序(如抽真空双循环蒸纱法等),对单纱、股线,及毛条均实行蒸纱,既能改善纱线品质,提高成品织物质量;又能减少纱线储存期,起到缩短交货期的作用。并从羊毛和纱线原理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蒸纱在精毛纺织物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牵切羊毛的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澳大利亚细支羊毛条进行牵切,制作出适合棉纺设备加工的棉型毛条.主要对羊毛牵切机的结构原理,不同牵切工艺下的毛条质量进行探讨,根据牵切毛条的质量指标,优选出最佳牵切工艺.毛条牵切工艺的创新,解决了在棉纺设备上混纺时毛纤维同其他纤维长度差异大的矛盾,为纺优质高支毛纱,生产高档毛棉织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芳纶1313与羊毛混纺高支纱的生产技术。采用紧密纺纱技术,纺制的纱线具有成纱紧密、纱线外观光洁、毛羽少、条干好、强力高、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同时对其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纱线性能测试、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马海毛纤维挺直,卷曲少,抱合力差,而且纤维比电阻高,静电大;混纺纱中的羊毛、粘纤与马海毛纤维长度差异较大,造成马海毛混纺纱生产过程中静电大、断头高、条干差、制成率低、纺纱极为困难.通过对不同的纺纱系统试纺过程中各工序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的工艺实验,最终确定了适合马海毛/羊毛/粘纤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最佳上机工艺参数,并在批量生产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混纺纱关键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细度偏差是精梳毛纱评等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使最终成品细度非常接近客户的要求,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关键要确定好精纺机设计细度,同时要控制好细度偏差。文章主要介绍了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毛纱的设计细度及运用平均值一极差控制图对毛纱细度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使精纺机的生产过程达到统计控制状态,及时发现细度异常变化,降低毛纱细度偏差,提高毛纱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吴晓燕 《毛纺科技》2012,40(4):18-21
通过对高性能、差别化、生物源纤维的原料研究,开发了羊毛与天丝、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竹、棉等混纺交织产品。系统阐述纱线支数、纺纱工艺条件、织物组织及规格,精心设计各道工序工艺参数和技术要点。产品试制结果证明:生产工艺能够满足产品品质要求,合理的混纺比可使产品手感滑糯,光泽明亮柔和,既有蚕丝般的光泽,又有羊绒般的手感,各种纤维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和互补,大大提高了精纺毛织物的服用性能,提高了精纺呢绒面料的档次和附加值,多种差别化纤维及花式线应用于精纺毛织物的生产中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在精纺面料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了解和掌握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纱混纺的工艺技术,以及织物效果。从原料选择、纱线结构、织物结构、生产工艺流程、关键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探讨了开发此产品中的关键问题、生产工艺等,分析对比了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织物的物理性能,结果显示该织物制成成衣后,具有手感活络,滑糯挺爽,自然丝般光泽。为开拓化纤仿毛精纺面料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精纺毛涤粘雨丝花呢的风格特点、生产工艺及关键生产控制过程。该产品利用粘胶长丝、涤纶长丝与毛涤混纺纱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缩率差异,并借助不同纤维的反光程度不同,赋予了普通花型特殊的雨丝外观效果。考虑到雨丝外观的特点,设计中运用了特殊的纱线结构、合理的色彩配置和一定的色纱排列并对设计参数进行了选择,同时,生产中优化和改进了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对关键工艺技术采取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制成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粘胶丝在毛精纺呢绒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了解和掌握粘胶丝与羊毛纱交织的工艺技术,以及织物效果。从原料选择、纱线结构、织物结构、生产工艺流程、关键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开发此产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生产工艺及工艺选择注意事项。对粘胶丝产品易产生的纬向疵点,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分析对比了毛粘花呢织物的物理指标,该织物制成成衣后,具有挺爽、舒适、自然丝般的光泽,为开拓毛精纺面料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竹纤维、羊毛、羊绒的风格特点出发,确定合理的混纺比和纱线支数,选择适宜的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优选工艺参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竹纤维/羊毛/羊绒混纺织物(爽竹呢)的纺纱、织造和染整工艺.实践表明,该工艺能生产高档服装面料,产品的服用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