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作为ITU于2010年10月通过的4G标准之一,LTE-Advanced是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的增强版。文章给出了3GPP LTE-Advanced标准化时间表和关键性能,分析了上行链路多天线参考信号结构,描述了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MIMO、控制信道的上行链路MI-MO和上行链路多用户MIMO的工作原理,验证了上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的系统性能。最后,文章还预测了LTE-Advanced R11中LTE-Ad-vanced上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邱昊  黄清 《现代电信科技》2007,37(12):27-29,45
TD-SCDMA的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作为3G增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上行速率、增加吞吐量、减少延时。其加入的增强上行链路专用信道(E-DCH)和MAC层实体MAC-e/es保证了混合自动重传(HARQ)、NodeB调度以及高阶调制等这些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LTE系统上行链路引入MIMO后的信道估计技术。首先介绍了基础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估计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区别,然后着重指出了在进行上行MIMO的信道估计时遇到的问题,并阐述了该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和详细的公式推导,最后通过对含有MIMO技术的上行LTE链路层的仿真,对在LTE上行MIMO系统中采用MLE算法进行信道估计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越敏  李方伟 《电信快报》2006,(10):32-34
3GPP R6引入的增强型上行链路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混合ARQ以及快速分组调度等技术。文章先对3GPP R6的增强型上行链路原理做了概述性介绍,并结合链路系统结构对实现增强型上行链路的三大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这三种技术的结合,较好地解决了WCDMA业务带宽与数据数率的矛盾。不久的将来,在结合了R5的HSDPA与文章介绍的增强型上行链路后,WCDMA数据传输性能必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3GPP R6引入的增强型上行链路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混合ARQ以及快速分组调度等技术。本文先对3GPP R6的增强型上行链路原理做了概述性介绍,并结合链路系统结构对实现增强型上行链路的三大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这三种技术的结合,较好地解决了WCDMA业务带宽与数据数率的矛盾。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结合了R5的HSDPA与本文介绍的增强型上行链路后,WCDMA数据传输性能必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首先简单介绍了LTE通信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单用户MIMO系统容量以及相应的功率分配问题,随后对多用户MIMO系统功率分配问题做了简单介绍,并给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容量区域表达式,最后给出4种信道情况下容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时分双工高速上行多址接入(TD—HSUPA)系统的信道估计和联合检测算法的原理,重点研究了上行增强专用信道(E—DCH)的通信流程和不同传输格式,通过搭建链路级仿真平台,给出了不同信噪比(SNR)下的传输误块率(BLER)曲线。  相似文献   

8.
以提高有线电视双向HFC网络上行信道的信噪比为目标,分析网络中的相关因素;以链路中每个CM的上行链路衰减为突破点,通过对网络分配结构的调整,尽量令每个CM上行链路的衰减值均等,最终上行信道指标大幅提高,改善双向网络的稳定性和提高了上行带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智能天线在下行链路的应用。利用上行链路接收数据,建立分布式目标信道模型。估计移动用户的发射角、扩展角度和发射功率以及下行信道相关矩阵,确定下行链路的波束形成方法。即对频分复用(FDD)系统进行上行相关矩阵变换,构建下行信道协方差矩阵,利用最大合并比准则获得下行链路权值。计算机仿真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简单介绍了WCDMA移动通信上行链路BTS接收系统中信道译码单元的处理过程,并给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案对下行链路信道译码单元的实现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世广DSB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信源编码技术,严格而灵活的节目组织机理及可靠的上行馈送技术,为广播电台的节目上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广播内容的组织、广播信道的合成以及上行链路系统加以概括地介绍。1广播业务处理流程广播业务上行数据格式从逻辑上可分为3层,...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HSUPA是3GPP在R6阶段推出的针对上行链路性增强的技术,HSUPA与HSDPA合成为HSPA。HSUPA沿用了3GPPR99的大部分特性,如小区选择、同步、随机接入、基本移动性管理等方面都没有变化,只是UE向基站传送数据的方式改变了,如NodeB控制的调度、HARQ技术,更短的TTI,高阶调制以及快速专用信道建立等方面。从网络性能上来讲,HSUPA比R99在以下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上行链路可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2)与R99相比,上行链路的无线覆盖范围有所提高;(3)增加了小区上行吞吐量;  相似文献   

13.
刘衡萍 《通信世界》2005,(38):12-13
HSDPA全称为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是W C D M A演进的第一阶段,其规范说明已在3GPPWCDMAR5中公布。H S D P A基本上继承了3G P P R99(所谓的标准W C D M A)定义的许多性能,且又大大地增强了移动数据传输下行链路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此外,刚刚萌芽的E U D C H,即增强上行链路数据通道,是W C D M A演进的第二阶段,适于上行链路上的增强)。一、HSDPA中的关键技术特征H S D P A是一种基于共享信道传输的数据技术,其重要特征是对无线通信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以及快速重发错误数据。H D S P A具有以下特征。共享信道传输:…  相似文献   

14.
赵训威 《电信科学》2012,28(5):88-91
LTE系统中定义了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用于基站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质量。基站基于上行SRS信道估计得到上行信道信息,将获得的信道信息输入调度器作为其上行调度的主要依据。本文详细给出了基于LTE SRS的信道估计算法,并对其中的噪声及信噪比估计进行重点讨论,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多种典型信道条件下信噪比估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SIR的DS-CDMA系统闭环功率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专用控制信道的DS-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本文直接利用控制信道的导频符号进行SIR测量的闭环功率控制,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链路的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由于编码交织及功率控制的共同作用,在链路达到一定误码率时,所需的信噪比随着信道衰落的增加而啬 缓慢;最佳的功能控制步长取决于信道衰落速率;功能控制命令的传输错误概率在小于10^-1时对链路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在对AOS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划分的基础上,介绍了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即上行链路控制器。该方案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方舟系列CPU芯片,在Linux操作系统下设计与实现上行链路控制器,并给出了其主要的工作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上行链路控制器较好地实现了信道分路器传送数据的解复用和解包装。  相似文献   

17.
基WMSA信道估计技术的WCDMA上行链路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用控制信道中的导频符号,有杉多时隙加权平均信道估计技术的WCDMA上行链路进行了性能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参与信道估计的时隙数目、加权系数的选取应针对不同的信道衰落环境。结合仿真结果,讨论分析了前向纠划、RAKE接收机的指峰数及信道中可分解路径的平均功率之差对WCDMA上行链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是一种把多载波和CDMA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在MC-CDMA中,每个数据符号通过N个子载波传输,且根据扩频码对每个子载波以0或π相位偏移进行编码。分别研究了MC-CDMA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以及采用等增益组合和最大比组合的接收机模型,并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系统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数值结果表明,MRC在上行链路中的性能要优于EGC,但在下行链路中的抗干扰性能不如EGC。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光纤同轴混合 (HFC)接入网的基本网络结构、频谱划分、链路的传输性能指标等 ,分析了传统HFC结构的固有缺陷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采用多个上行光节点的HFC网络上行信道的传输结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宽带 C D M A 上行链路含有导频信道/导频符号的调制方式,分别给出相应的相干解调模型。分析和比较,含导频信道/导频符号的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的性能。并推导出导频信号功率占信号总功率的比例与所获信噪比增益大小,及与系统容量关系。表明宽带 C D M A 在上行链路采用含导频的相干解调技术,可以带来上行链路容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