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设备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代监测与诊断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介绍了电子设备智能监测与诊断的模式和智能诊断方法,从硬件实现技术和诊断方法两个方面给出了电子设备智能监测与诊断的发展方向,对智能监测系统的实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志伟 《包装学报》2018,10(1):27-33
智能包装技术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普遍关注。对智能包装技术与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智能包装与智能包装系统,分析实现智能包装的传感器技术、指示剂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简要介绍智能化包装工业和智能包装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将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于报警器的检定成为一条可行之路,但如何做、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准确、安全、便捷地覆盖报警器检定全过程的智能化,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就此课题进行了探索,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智能检定装置与移动检定App相结合的一氧化碳报警器智能检定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平台中的智能检定装置运用图形识别、自动配气等技术完成实验室内一氧化碳报警器的  相似文献   

4.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等现代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它在机械设计与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实现,在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对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该文在对智能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设计中运用的有关原则分析的基础上,对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为有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配网系统建设也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变,智能化配网依赖于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来逐步实现配网的智能化运行。本文分析了智能配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晶 《中国科技博览》2012,(25):325-325
智能变电站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一系列智能化的高级功能,而这个目标实现的前提是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共享以及合理的网络通信平台,这也符合智能电网规划中的技术导向。可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构成了智能变电站的底层物理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智能变电站还需要融人多项体现智能化并适应智能电网需要的高级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程建钧 《硅谷》2012,(6):66-66
近年来,一种融现代建筑技术与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形式:智能楼宇悄然兴起。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要想支撑智能大厦的正常运转,智能化物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物联网技术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的一个实体数据沟通世界,是实现智能化物业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论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业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对生产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电网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与新方法,逐步实现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主要以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决策以及传感测量技术为基础,并与电网基础设施形成新型的电网结构,而为变电站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也可以实现设备的在线监测,控制了设计成本,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工作,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甘人铭 《硅谷》2013,(5):42-42
对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时期关键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关键节点技术实现的方法和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应用的范围,指出了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向着更加环保的、更加节能、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世界能源发展现状和智能电网国内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智能化高压设备在电网中的运用,明确了智能变电技术对高压设备智能化的新要求,了解智能化高压设备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野  宋佳玥  张鑫 《包装工程》2023,44(12):49-59
目的 明确高铁乘客智能化功能需求,提出高效能的车厢乘客设施智能技术应用体系。方法 运用服务设计、行为分析、用户痛点研究、需求-满意度模型等进行智能化功能需求分析,通过专家访谈、文献梳理、总结归纳等方式进行类型研究。结果 在分析高铁乘客体验痛点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具有优先级的智能化功能需求,进而明确车厢设施载体的智能化应用机会点,结合现有智能化技术分析,明确车厢7类区域设施与智能技术结合的原则及技术要素,最终提出高铁车厢乘客设施的智能技术应用体系。结论 在智慧高铁时代下,明确乘客设施智能化技术应用的要素及原则尤为必要,可以为未来的列车设计人员提供有关如何运用智能设施及其技术提升乘客体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业工程》2019,(2):56-56
2018年,伴随着各种智能化技术与应用的成熟,以及各种智能化技术快速融入到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进程进入到快速发展期。一、智能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呼唤理性当前,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正在加速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各行业制造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的应用以及智能工厂的建设。然而,很多制造企业在进行智能工厂规划时。  相似文献   

13.
电网智能化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智能电网通讯是整个智能电网的神经中枢,文章从通讯人手,首先论证智能电网量测和通信设备的重要性,然后对信息管理系统构成进行分析,最后对决策与控制理论进行讨论,阐述信息通讯在智能电网存在的重要性。通过对智能通讯技术的分析,有助于理顺智能电网发展方向,并且为智能电网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程鸣  何永春 《中国标准化》2023,(10):100-105
随着智能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行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作为智能化行业的前端领域之一,智能语音技术不断成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智能语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虽然智能语音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依然面临着底层技术难以互联互通、产品与服务良莠不齐,产业规模亟待扩张等问题。为规范智能语音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与应用,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智能语音标准体系,指导智能语音相关技术标准的研发,为我国智能语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机械加工是国家工业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历来重视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更是为我国工业机械加工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现代机械加工不仅局限于机械设备的加工,而是由计算机、数控系统所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机械设备相结合而形成的数控加工技术。由于数控技术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控制以及驱动等将使得机械加工的效率更高、加工质量更好,对于促进国家工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当更好地做好数控技术当前的发展与应用,不断提升我国的工业制造能力,由"世界工厂"向高端制造方向发展,实现我国工业制造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发展,配电网系统正在朝着先进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配电网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能够实现故障的自动化定位、自动化隔离,同时能够及时恢复故障,从而减少大范围断电问题。本文探讨了智能电网故障快速定位技术以及故障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介绍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特征,分析其具体应用,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随着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机械加工液出现、零排放机械加工与生产将会实现,不能能降低环境污染,还能提高机械加工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数控技术通过特定功能程序语言的运用,在与计算机融合中可以实现机械产品的自动加工,这种技术是实现智能产业制造的基础,由于技术的优势性,在结合工程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对机械加工制造工程进行分析,总结数控加工技术在工程制造中的运用价值,旨在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有效性的研究方案,以满足数控加工技术使用的整体需求,推动机械行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代芳 《包装工程》2022,43(9):275-280
目的 介绍军品智能包装的发展趋势和类型,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军品智能包装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分析军品智能包装的防护多重性、标准统一性和封存长效性的发展趋势;阐述军品智能包装在储存包装和物流包装2种途径上的具体应用。结果 利用活性包装材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军品包装储存的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数字技术,能够实现军品包装物流的智能化。结论 加快了我军军品智能包装建设军民一体化、绿色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纵观全球,各国各界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普遍倾向于研究各类智能技术,期望于借助智能技术辅助社会行业的蓬勃发展。智能技术的研发直接体现在各类智能设备的创造上,这些智能化设备不但提高了行业作业效率,更为行业内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建筑行业,要想在新时期立足经济前沿,必须掌控高端的智能化建筑技术,拥有更为完备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备,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节约电能,节省成本。对此,本文以现有技术水平阐述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工程设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