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移动代理技术在Ad Hoc无线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 Hoc无线网络是一组具有路由和转发功能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自治系统,是一种无中心的无线网络。现有的主动路由协议或者按需路由协议都不能很好地满足Ad Hoc网络的需要。介绍了Ad Hoc无线移动网络和移动代理技术。在分析了现有的2种路由协议后,提出了在按需路由协议中加入移动代理技术来增强Ad Hoc无线网络的性能。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代理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2.
杨润萍  杜世民 《信息技术》2007,31(9):121-123
移动Ad Hoc网络是指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不需要固定中心接入点或者基站支持的自治系统。对移动Ad Hoc网络多播路由中的MAODV协议进行理论分析,采用OPNET软件对该协议在AdHoc网络中的分组投递速率和延迟等关键参数进行仿真统计,并分析了节点移动速率对路由协议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峥  安珊珊 《信息技术》2007,(10):17-19
将Ad Hoc网络与蜂窝网融合首要解决的问题是Ad Hoc如何接入蜂窝网,多数方案使用的是移动IP。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Ad Hoc路由协议的多跳转发网络方案。Ad Hoc多种路由协议中可以实现Ad Hoc网络与蜂窝网互连的只有DSDV,但在移动场景中的低性能限制了它的发展。AODV是Ad Hoc路由协议中最有前途的协议,但它并不支持Ad Hoc节点接入基站的路由搜索。研究对AODV协议进行改进,以使它能支持移动节点到固定基站以及有线网络的寻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Ad Hoc网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根据Ad Hoc网络的特点,总结了Ad Hoc网中的路由技术。从路由查找和维护的角度分析和归纳了网络中关于单播路由、组播路由和QoS路由等的技术特点,指出了不同协议及算法的设计思路和解决策略,为寻求和设计更为高效的适合自组网特点的新型路由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移动Ad Hoc无需基础设施,可支持高动态的移动数据通信,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然而,其高动态特性导致互联网现有路由协议不再适用。近年来学者针对Ad HOC网络提出了大量的路由选择算法。给出了各种路由技术分类方法,简述了Ad Hoe网络的基本路由协议和路由选择算法,进而从预测模型、能量模型、位置信息、服务质量控制和安全支持等5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Ad Hoc。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Ad Hoc网络的可扩充性问题,分级结构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多频分级结构--移动骨干网的分层路由协议Layered-AODV.该协议结合了网络多频分级的结构特点在各级采用不同的按需路由策略以降低全网冗余路由信息的传播,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有效减少移动Ad Hoc网络中的路由开销,端到端传播时延,并能有效地提高网络业务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随着Ad Hoc网络规模扩大而网络性能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2015,(2):130-133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动态拓扑结构、节点任意移动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能够为数据分组的传输指定路径,是移动节点相互通信的基础,对移动Ad Hoc网络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移动Ad Hoc网络及其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和特殊性,研究几种典型按需路由协议的原理,对协议进行综合比较,简要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总结阐释Ad Hoc无线移动网络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的Ad Hoc无线移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展望了Ad Hoc无线移动网络路由协议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效率的小规模Ad Hoc组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d Hoc网络中,组播路由协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网络拓扑的变化和节点能量的限制,设计具有高效传输能力的组播路由协议比较困难。通过综合比较表驱动路由协议与按需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并且考虑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性以及路由发现与路由维护的方法对传输效率的影响,在无状态组播路由的基础上,使用表驱动与按需路由驱动相结合的路由方法,提出一种新的组播路由协议,使传输效率有较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Ad Hoc网络中,组播路由协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网络拓扑的变化,设计具有可靠数据传输能力的组播路由协议比较困难.综合考虑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性和节点能量对路由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具有较高性能的链路,使得路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与MAODV协议相比,设计的路由协议明显提高了数据投递率,并大大降低了丢包数.  相似文献   

11.
车载自组织网络( VANET)是一种新型移动自组织网络。作为移动无线网络的热点研究领域,车载自组织网络的间歇连通性使路由设计充满挑战。首先阐述了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特征和应用;在对车载网络路由协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对比和总结了各类路由协议的特点,并提出相关研究建议,可为车载网络路由协议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是一种新型移动自组织网络。作为移动无线网络的热点研究领域,车载自组织网络的间歇连通性使路由设计充满挑战。首先阐述了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特征和应用;在对车载网络路由协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对比和总结了各类路由协议的特点,并提出相关研究建议,可为车载网络路由协议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房超  杨杨  何永洪 《通信技术》2007,40(12):217-219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无线多跳自治系统网络,如何提供QoS保障是它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QoS路由是一个关键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AdHoc网络的特点,并且介绍了其QoS保障技术。接着对当前AdHoc网络主要的路由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指出了Ad Hoc网络QoS路由协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移动自组网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s)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网络,由于它具有开放的媒质、动态的拓扑、分布式合作以及网络能力受限等特点,因此特别容易受到攻击。路由安全是MANET安全中的重要一环。介绍了移动自组网的路由协议以及面临的路由安全问题,重点分析了AODV路由协议的寻路过程以及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之一———黑洞。在分析了一些已有解决方案存在的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黑洞问题,并消除了已有方案存在的漏洞。  相似文献   

15.
张鹏明  李洪烈  林成浴 《电讯技术》2012,52(9):1552-1560
移动自组网是自组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其关键技术在于路由协议的设计和选取.分析了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的基本设计原则和分类,总结了基于地理定位信息的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指明了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最后,对移动自组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Adhoc是一组无线移动主机组成的一个无需基础设施或集中管理设备的临时网络。网络拓扑易变、带宽、能源有限是其主要特点。文章主要介绍Adhoc网络和组网关键技术——路由协议,并对现在具有代表性的协议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董建平 《世界电信》2001,14(5):38-40,48
即时无线网络需要设置固定的路由设备,网络中的每一个移动终端都可以充当路由器,即时无线网络的路由协议包括路由表驱动型路由协议和源节点发起型路由协议。本文分别以无线路由协议和即时指令型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对上述两类协议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9.
Nowadays, services ove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are becoming more used, and multimedia services such as video-streaming applications are more demanded.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end-to-end QoS over MANETs, although it poses a challenging problem due to the ephemeral structure of these networks. MM-DSR (Multipath Multimedia Dynamic Source Routing) is a 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 DSR-based merged with a cross-layer algorithm which is able to provide QoS for multiple sources of video over IEEE 802.11b Ad Hoc networks. The weaknesses of the system with plain DSR and IEEE 802.11b have been analysed and work has been do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and the final user quality. The performance of video-streaming applications has been improved under high traffic load conditions ove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