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红外光谱(IR)以及偏光显微(PM)分析联用技术对进口铜精矿及其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固体废物冰铜渣和阳极炉渣进行鉴别。XRF对元素组成及其大致含量进行表征,IR对其中的脉石矿物物相进行识别,PM对其中的非脉石矿物物相进行识别。3种表征手段的联用,可以对其中的物相进行全面的识别。结果表明,铜精矿、冰铜渣和阳极炉渣的的物相组成基本无交叉。通过物相分析可以准确判定其物相归属,从而实现对铜精矿及其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固体废物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2.
当采用脂肪酸类捕收剂对微粒菱锰矿实现选择性疏水团聚浮选时,盐化水玻璃对伊利石等粘土类矿物细泥产生强化抑制作用。用红外光谱进行了检测,并研讨了盐化水玻璃在微细粒菱锰矿与伊利石等脉石矿物分离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刘平  杨军红 《钢铁钒钛》2008,29(1):71-74
使用看谱镜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研究了铁基合金中钛元素看谱分析用可见光谱,模拟了Fe和Ti元素的可见光谱图,制作了数字化彩色图谱.研究了铁基合金中Ti元素的Ti499.95 nm、Ti551.25 nm和Ti489.99 nm等分析谱线组的特征,给出了分析用谱图和半定量分析用强度标志.研究了铁基合金中Ti元素的看谱分析方法.结果可用于铁基合金中Ti元素的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牌号鉴别.  相似文献   

4.
通过黄铁矿纯矿物浮选实验、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分析、Zeta电位测定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研究了工业回水中超标离子(NH+4,Mg~(2+),Ca~(2+),F-)对黄铁矿浮选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回水中NH_4~+可以提高矿物表面的电位,扩大黄铁矿浮选的pH值范围,红外光谱表明其能促进黄铁矿与黄药发生化学吸附,且矿物表面黄药吸附量随着NH+4的增加而增加,经NH_4~+活化后,黄铁矿浮选回收率提高15.5%。而回水中Ca~(2+),Mg~(2+),F-会抑制黄铁矿对黄药的吸附,浮选回收率平均下降10%。其中,Ca~(2+),Mg~(2+)在黄铁矿表面易形成亲水膜,阻碍黄铁矿对黄药的表面吸附;Zeta电位测试发现F-吸附在矿物表面导致矿物表面带负电,与同为阴离子的黄原酸根离子形成竞争吸附,减少了黄原酸盐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降低了其可浮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半定量法或化学法分析粗制氧化锌中ZnO含量时,如存在Zn、ZnFe2O4等非ZnO物相,结果往往偏高,导致一些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进入我国。为此,实验选取两种粗制氧化锌试样,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半定量法测定ZnO含量,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技术和Rietveld全谱图拟合定量相分析。利用整个衍射空间的散射信息,用多个不同物理含义的模型对实验数字衍射谱进行Rietveld全谱图拟合。拟合过程采用线性最小平方拟合算法不断调节模型中参数,获得与实际谱线吻合的理论谱线(加权图形剩余方差因子Rwp<10%),最后获得试样组成相的含量。采用在粗制氧化锌中分别加入一定量ZnO,按照上述方法进行Rietveld全谱图拟合分析,结果差值小于5.0%。结果表明:方法精修后得到粗制氧化锌中各常见物相的晶体结构参数与已报道的文献非常接近,实现了ZnO相含量的更准确测定,可用于进口粗制氧化锌的检验监管和属性鉴别。  相似文献   

6.
氢是光纤中最有害的杂质,光纤中的含氢量主要取决于光纤原料高纯SiCl4中的总氢含量。本文运用红外光谱谱图工出了我厂生产的高纯SiCl4中主要的含氢基团,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这些含氢基团对氢的贡献的红外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遥感影像变质矿物提取精度,提升变质带的识别效果,以甘肃北山ASTER影像为研究区,结合了比值运算、多尺度分割、随机森林分类法进行变质矿物提取。首先,通过矿物特征性光谱特征构造比值运算公式、进行影像增强;然后,对增强影像进行基于光谱及变差函数的多尺度分割;接着,采用随机森林法提取目标矿物;最后,通过野外勘查、采样、薄片鉴定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在ASTER影像上具有鉴定性特征,提取精度分别为85.4088%、84.7640%和85.7308%;其他含量较少的变质矿物提取精度可达到60%以上。多尺度分割能充分利用矿物的丛集特征;变差函数纹理能增强形态特征对矿物的区分能力;随机森林分类法对矿物混合引起的噪声不敏感、提取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赤泥进行全组分分析及矿物组成分析得出,赤泥中氟元素以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的形式赋存于加藤石中。赤泥中氯元素以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的形式赋存于加藤石、高岭石中。加藤石、高岭石,与赤泥中其他矿物连生关系复杂,解离度一般。  相似文献   

9.
拉曼和红外光谱在核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个方面综述了拉曼和红外光谱在核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应用。拉曼和红外光谱被广泛应用于对核材料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对核材料的在线腐蚀研究。根据核化合物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图还可以对其进行分子理论结构研究,运用化学成像技术分析样品表面的物质分布等。大量的研究表明,红外和拉曼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在核材料研究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1.2 mol/L NaOH溶液中,经程序升温至200℃对褐煤进行氧化反应,反应产物经盐酸酸化处理后,以氯仿、乙酸乙酯(10∶1,V/V)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进行索氏抽提。对抽提所分离的有机物组分采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红外谱图中:3400 cm-1,1500~1600 cm-1,1700 cm-1,1200 cm-1等处有吸收,表明组分结构中分别含有-OH、苯环、-C=O、酚羟基。而质谱分析表明:氧化产物中除含有9~18个碳的脂肪羧酸外,还有酚酸,总离子流色谱图中No.4的质谱与邻羟基苯甲酸标准样品谱图的相似度达97%,可以确定其为邻羟基苯甲酸(即水扬酸)。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向两种铁精粉和膨润土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轻烧菱镁石粉对球团矿孔隙、强度和物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轻烧菱镁石粉平均粒径较小,结晶水和MgCO3质量分数高(分别为3.94%和8.59%),对球团矿性能影响较大.轻烧菱镁石添加量由1.5%增加到3.5%时,焙烧球孔隙率由11.12%升高到15.95%,大气孔(孔径大于5μm)的体积分数由8.94%升高到36.61%,且分布均匀化程度降低;同时,球团矿变得“疏松”,固结指数由60.45%降低到43.00%,预热球和焙烧球强度分别降低79.3N和247.6N;球团矿中的铁酸镁和磁铁矿相质量分数增加,赤铁矿相再结晶减弱.适量增加球团矿中轻烧菱镁石粉的配比,可使球团矿孔隙率、大气孔和高熔点物相增多,进而提高球团矿的还原和软熔滴落等性能.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croscop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dead stock cok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ad stock coke samples and feed coke samples were compared by industrial analysis, pore structure analysis, BET detection, XRD detection and SEM observation, etc. Dead stock coke samples and feed coke samples were both sampling from the stop experiment of a schreyerite BF in one factory in Xicha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ing with feed coke samples, the dead stock coke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stomatal structure, mineral distribution. The content of ash in dead stock cok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super- atmospheric pores (pore size greater than 1000??m2)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micropores (pore size of 0-50nm) and mesopores (pore size of 50-300nm) increase, and the crystallite size increases by about 4 times. In addition, the outer pores of the dead stock coke also adsorb a large amount of slag iron minerals, and the minerals are mainly magnesite, perovskite and iron carbon compounds. Then after the coke drops to the dead column area and stays for a long time, its porosity increases and the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3.
将轻烧镁粉、菱镁石颗粒和水按不同配比混合,液压成型为圆柱试样,利用试验分析讨论不同配比、成型压力对试样理化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不同轻烧镁粉和菱镁石颗粒配比可以调整试样中MgO含量和灼减量,以满足不同钢厂转炉的配镁造渣工艺和护炉需要。  相似文献   

14.
菱镁矿、白云石的化学成分是钙镁质耐火材料检测的重要指标,由于菱镁矿、白云石烧失量大,加热易分解,灼烧后的试样放置时间长或放置方式不当,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导致样品变质结块,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合理地优化测定条件对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非常关键。实验采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菱镁矿、白云石中CaO、MgO、SiO2、Al2O3、Fe2O3、P2O5含量。直接以烧失量测定后的试样质量作为试样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空气中水分和CO2对称样量的影响,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检测时限。经试验确定采用Li2B4O7-LiBO2(m∶m=67∶33)混合熔剂,灼烧后样品与熔剂的稀释比为1∶10,NH4I溶液为脱模剂,熔融温度1050℃,熔融时间15min制备试样玻璃片。选取12种国家标准样品绘制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对菱镁矿、白云石标准物质进行精密度试验,各组分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14%~1.6%;应用实验方法对菱镁矿、白云石标准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基本一致,各组分的相对误差(n=5)为0.15%~5.88%。  相似文献   

15.
菱镁矿、白云石的化学成分是钙镁质耐火材料检测的重要指标,由于菱镁矿、白云石烧失量大,加热易分解,灼烧后的试样放置时间长或放置方式不当,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导致样品变质结块,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合理地优化测定条件对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非常关键。实验采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菱镁矿、白云石中CaO、MgO、SiO2、Al2O3、Fe2O3、P2O5含量。直接以烧失量测定后的试样质量作为试样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空气中水分和CO2对称样量的影响,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检测时限。经试验确定采用Li2B4O7-LiBO2(m∶m=67∶33)混合熔剂,灼烧后样品与熔剂的稀释比为1∶10,NH4I溶液为脱模剂,熔融温度1050℃,熔融时间15min制备试样玻璃片。选取12种国家标准样品绘制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对菱镁矿、白云石标准物质进行精密度试验,各组分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14%~1.6%;应用实验方法对菱镁矿、白云石标准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基本一致,各组分的相对误差(n=5)为0.15%~5.88%。  相似文献   

16.
中间包环保型干式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熔镁砂、中档镁砂为主要原料、选取环保型无机粘合剂代替酚醛树脂进行中间包环保型干式料的技术研究,采用该技术研制的干式料不含甲醛和游离酚,在烘烤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不危害环境和职工身体健康,不含残碳,不污染钢水。  相似文献   

17.
利用菱铁矿和赤铁矿在酸性体系中的溶解特性,无需添加任何铁离子,只需调节矿浆的pH值,然后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即可实现矿物表面的自磁化.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铁离子浓度、过氧化氢添加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菱铁矿在酸性体系中溶解行为的影响.在100℃条件下,通过表面自磁化反应,菱铁矿磁选回收率从53.8%提高到94.6%,因此可以确定反应温度是影响自磁化的重要因素.利用赤铁矿和菱铁矿的混合矿物重复菱铁矿单矿物的自磁化实验,混合矿物回收率从66.8%提高到了72.6%.最后利用含有赤铁矿和菱铁矿的实际矿石进行自磁化实验,结果与单矿物实验和混合矿物实验相一致,磁选回收率从46.3%提高到了63.1%,实现了样品的自磁化.   相似文献   

18.
谢琰  曾泽  卢琪 《冶金分析》2006,26(2):1-1
试样经微波溶解,用抗坏血酸和硫脲作还原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轻烧镁和水镁石中砷和汞。镁对测定的影响可通过基体匹配方法避免,样品中主要杂质和痕量元素无干扰。砷和汞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0~100 ng/mL和0~10 ng/mL,检出限分别为0.7 ng/mL和0.02 ng/mL。样品中砷和汞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7.1%和104.1%~108.5%。方法已用于轻烧镁和水镁石中砷和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蔡明明  张文平 《黄金》2020,41(4):64-66,74
为更好地查清某铜矿石选别过程中铜流失的主要原因,借助先进的扫描电镜、能谱仪及BPMA分析系统等分析手段,测定铜尾矿中的矿物组成、解离度、连生程度、嵌布关系等工艺矿物学参数。结果表明:铜尾矿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铜蓝,铜分布率分别为89. 01%和10. 99%;铜矿物粒度较细,黄铜矿和铜蓝粒径均小于38μm,呈微细粒分布;黄铜矿单体解离度较低,与脉石矿物连生较为密切,铜蓝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可为该铜矿石生产工艺优化改造,提高铜回收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将水分高达10% ̄11%、含硫0.86%的八钢磁铁精矿与返矿,生石灰一起预制粒后,再与其它原料混合烧结的一种新工艺的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该工艺,烧结利用系数可提高15.52%,转鼓指数增加3个百分点,该试验研究的成功,为大幅度提高八钢烧结矿产质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