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加入了《中国园林》杂志编委会后,很高兴认识了祖国大陆诸多园林界之先进们,以及许多在学术界与业界表现卓越之新生代,几次会议可以深切感受园林界在学术上之箴言,以及对国内外趋势之重视与关怀.2011年4月初,金荷仙常务副主编来台参访并与台湾园林界交流,她也很希望能通过《中国园林》这个平台让祖国大陆的读者了解台湾专业界之发展.为此,我即衔命企划了"台湾印象",作为12月之专集.这其中包括了景观政策、景观规划以及专业设计作品,其中"景观总顾问"机制是自政策面及执行面介绍各级政府的景观优化促进平台.而有3个规划作品是大尺度(1 000hm2以上)平地森林园区之转化,有3个设计作品是2010台北花博之作品,同时也涵盖了河川水岸之自行车绿道规划设计、大尺度运动公园设计.  相似文献   

2.
前言 武夷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崇安县南部,属武夷山脉东坡北端的山麓部分,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是我国的著名风景名胜之一。 1980年春,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武夷山开辟为风景游览区。在国家建委城建总局的关怀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同年11月在武夷山召开有省内外园林、建筑等专家学者以及  相似文献   

3.
“村居”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与之相对应的“村居园林”也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类型活跃于历代园林实践中。然而,囿于实物遗存的缺失,对其研究长期被忽视,缺乏对其概念的明晰和特征的总结。为此,结合史料文献的考析、典型案例分析,从时间维度阐述“村居”与“园林”之间的审美传统以及造园背后士人心境和以园林为外化表征的历时性特征。以期构建对“村居”园林的 历时性认识,拓展中国园林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村居”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与之相对应的“村居园林”也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类型活跃于历代园林实践中。然而,囿于实物遗存的缺失,对其研究长期被忽视,缺乏对其概念的明晰和特征的总结。为此,结合史料文献的考析、典型案例分析,从时间维度阐述“村居”与“园林”之间的审美传统以及造园背后士人心境和以园林为外化表征的历时性特征。以期构建对“村居”园林的历时性认识,拓展中国园林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李旭佳 《华中建筑》2009,27(7):178-181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园林结构还是表意手段上都与西方古典园林以及日本古典园林有着很大的差别。究其根源,则不可不察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框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对中国园林施以影响:“道”之自然为其提供形象化的基础,“佛”之自我为其提供抽象化的依据,“儒”家的中庸思想则在二者之间提供了适当的“度”,来取得平衡。中国园林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园林美学。  相似文献   

6.
高穗 《四川建筑》2005,25(5):13-15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之美,将个体融入自然之中,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在唯理主义的指导下,追求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中国与法国的古典园林作为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其园林美学思想,造园风格等都烙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比两者的特色,将会对古典园林的保护与发展有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徐大陆 《中国园林》2008,24(3):39-43
在1840-1949年的100多年间,江苏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良好的经济发展区位,地处吸收外来文化的前沿,在优秀古代园林的基础上,其近代园林作为由古代园林向着现代园林演进的中期,因其历史赋予而展现出新的风貌,并构成多个中国之“最”。对中国近代园林的萌芽与发展,起着一定的前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刊首语     
中国传统园林以其源远流长而传承不辍,体系闳博而类型多样,理论精深而论著充羡,技艺精湛而意匠高妙,实例丰茂而含蕴隽永的特点,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园林作为一种时空艺术,以各种景观元素和空间形态形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意境,从而再现园主的造园立意;不仅充盈着赏心悦目的园林美景,也承载着古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更蕴含着传统思想文化对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纪念性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较特殊的一类 ,它以缅怀或纪念历史上某位先贤、哲人、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重要人物作为园林的主题 ,因此 ,具有较强的历史人文意义。纪念性园林常常与纪念性建筑物如庙宇、祠堂、故居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自然地 ,古建筑以及建筑小品如牌坊、碑刻、山崖石刻等就成为纪念性园林的景观主题。另外 ,园中景色往往与所纪念人物的生平、著作及对社会的贡献相关。有的将他手植的古树、用过的器物保护起来 ;有的将他重要的诗篇词章镌刻在木板上、碑帖上 ,作为厅堂室内的陈设 ;而后世名人的评价、纪念缅怀之词也常…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景境观念与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园林的生命力正在当代设计实践中得到活跃呈现,而以往对中国园林的基本理论认识中的不足也在显现,这要求我们对园林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反思。该研究以"景境"作为传统园林欣赏与营造的核心关注,在中国园林史的情境中,进行景、境、意三个方面的讨论:对于"景",在观念上要超越表面化的视觉形式,在营造上建立起自由灵活的态度;对于"境",在观念上要超越现代主义空间的不当预设和视觉画意的局限,在营造上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建立起人的综合体验;对于"景"与"境"共有的"意",可从外在的文学品题和内在的文化审美两个方面关注,尤以抓住呈现生命精神的"势"这一关键作为营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朱建宁 《风景园林》2014,(3):107-111
几何学作为经典的思维论证方法,对西方的哲学、科学和文化艺术都具深远影响。由几何学演绎出的“公理化方法”更加强调元素结构和逻辑推理,从而形成西方人注重理性的设计思维和园林风格。研究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例,从建筑与园林的布局、园林要素的形体处理、几何学透视及空间的透视校正等方面,论述了几何学对规则式园林造园法则的具体影响,提出了西方规则式园林中蕴含的理性思想和科学方法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山地园林及其景观营造的原理,以中国园林博物馆室外展区染霞山房的建设为例,探讨了山地原有植被的合理利用以及山地水土保持等实践,总结出山地园林建造过程中的技术手段与绿化景观营造和工程措施,以期对山地园林的建造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安阳展园位于第八届重庆园博会南部大中华展区的北方园林展园中,占地面积为2900 m2。在对当今泛文化现象盛行进行反思后,展园设计择取安阳当地历史悠久的"甲骨文字"为主题,以自然原型为基础筛选造园要素,借鉴"安阳园"三个字的甲骨文书法形体组合形成布局结构。设计以水为脉,串连起各个园林要素来强化布局,把平面的文字形象转化为有致的立体化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2003,19(11):9-13
切尔西花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展之一,花展中的展示花园往往是名家名作,体现了当前英国最高的园林设计水平。时尚花园以标新立异、极富特色而著称:庭院花园和城市花园则以小巧别致、适合人居为特色。2003年切尔西花展作品以自然、简洁、富有地方特色为主流,强调对植物和色彩运用的科学、多样,尤其强调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德国出租花园发展历史的回顾,将其分成了三个时期并总结出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出租花园的发展与德国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后,在以上论述基础上对出租花园在德国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碳园林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大背景下,"低碳"相关术语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围绕"低碳园林"相关主题的研究在业内也广泛展开。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研究,对低碳园林研究的缘起、概念、研究方向及动态进行梳理,发现学界对其概念内涵、评价标准及适用范围等研究尚不完善,研究深度滞后于实践传播。问题的根源在于概念内涵界定模糊和研究范围不确切,建议重新审视"碳"与风景园林的关系,立足于低碳城市园林建设进行科学严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艺术性花园展是以推动园林艺术探索与发展、向公众普及园林艺术思想与应用为主要目的一类园林展。当代艺术性花园展与当代园林艺术在不断相互启发与促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对我国现阶段园林展的举办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外国艺术性花园展与展览花园的历史发展研究,系统介绍了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艺术性花园展,深入分析了艺术性花园展及展览花园的特征,并以肖蒙花园节与梅蒂斯花园节为例介绍了艺术性展览花园主要的五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对谐趣园历史变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前身惠山园与写仿对象寄畅园从基址环境、建筑构景、园林氛围、植物景观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每个历史阶段所对应的园林在其空间布局、功能实现以及园林氛围方面均达到了园主的造园意旨,但谐趣园对寄畅园的写仿确实存在"形似神不似"的生硬痕迹。因此,对谐趣园的评价,应当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承认园林变迁与园主更迭、历史发展的莫大关系。但也不能止步于对园史脉络的梳理,还是要回归园林艺术的角度,同其摹仿蓝本寄畅园进行造园手法上的对比,分析其"写"与"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日本庭园广岛园的布局情况,在追述日本造园历史的基础上指出该庭园的风格为回游式池泉庭园,并从中轴线、遣水置石、建筑小品与植物配置等方面对其造园构景进行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人园林作为文人诗意栖居和养 生实践的空间载体,其空间营造不仅注重劳形固 精、赏心悦目的形体颐养,更侧重以诗书画境和 文人价值观为内核的心神怡养,是中国健康园 林的典范。文章以传统文化和医学理论“精气 神”为基础,构建中国文人园林健康思想的解 析框架,并以网师园为例,通过空间的理性分析 和诗画吟咏的感性解读,从空间营造、园林居游 和诗情画意三个层面,阐述文人园林在涵养人 体之“精气神”方面的重要价值。研究对以健康 为导向的园林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即健康园林 不仅关注环境营造,更注重诗意居游方式和人 文情思在康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