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利用计算机进行横断面设计必需解决横断面面积计算的数字化问题。结合道路CAD程序研发的实践,探讨几种横断面面积计算的解析算法,并分析这些方法的不同特点以及在横断面设计的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小城镇规划实例,研究了历史小城镇空间形态与变迁过程的固有特点,例如:发展的随机性,居民参与的量与形式远多于大中城市的情况,鲜明、完整的生活活动空间体系,内部道路的多功能多意义,以及这些固有特点其对规划与设计理论的影响等,旨在首先摆脱那些不符合小城镇实际的,但又被普遍采用的一般观念与方法,以便寻求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滨水型景观道路可以将道路的交通、景观及防洪功能融合在一起。根据城市滨水区景观理论,道路景观理论和滨水型景观道路的设计原则,以四川省仪陇县滨江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滨水型景观道路的横断面、边坡绿化和亲水景观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道路是一条空间带状结构物,其横断面设计是重要的设计组成部分,由于横断面数量多,设计工作量大,必须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此外,道路横断面设计还涉及大量道路平面,纵页数氢及经验数据和规范,因此,在机助设计软件中,必须应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大量工程数据,作者通过对道路一般路基横断面设计数据的分析和分类,建立了一般路基横断面数据库;应用ObjectARX2000和面向对象的编辑技术实现了一般路基横断面自支力交互式设计,内容包括路基边坡设计、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标准路基挡墙设计及图形绘制;在辅助设计系统中,以Win-dows9X为操作系统,在Visual C 6.0环境下开发,依托Visual Foxro6.0应用数据库,能在AutoCAD 2000的图形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5.
从平面图和横断面图建立三维道路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部分道路CAD软件均有建立三维道路模型的功能,但一般设计单位并不会把三维模型和中间数据文件提供给甲方,而有时甲方需要应用这些模型和数据,这就给建模工作创造了一定的难度.在仅有电子版道路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的基础上,应用AutoCAD的VBA开发技术,完成了模型的自动建立,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介绍从平面图和横断面图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上面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人的感受,人的目的.粗略阐述了人性化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道路特色设计;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道路设施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几何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驾驶员的操纵强度要求,为驾驶员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的道路环境,减轻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操纵强度。从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以及平纵面组合设计四个方面初步讨论了公路几何设计与驾驶员操纵强度的关系,以及公路几何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在回顾分析宁波市小城镇发展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宁波应该走发展中心城市为主的道路城市化道路,并提出了扩大中心城市规模,优化中心城市功能,在大城市边缘建立农民开发区,建设市郊小城镇和构建小城镇产业群等设想。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风景区道路平面选线、横断面和交通服务设施设计的一般要求,着重介绍了风景区道路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道路断面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变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缺陷.针对一个新城的建设,吸纳国内外的先进理念,改变以往单纯考虑道路线型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城市道路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附属设施及其关系,该思路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街道环境对传统小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形象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为切入点,分析传统小城镇街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宝塔街的街道景观修缮的优点,提出一些街道景观整治思想和方法,希望全面有效地改善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环境,积极推动传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城镇高速发展,城镇建筑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等问题凸显。现以陆家镇文化中心项目为例,尝试从城镇生活、城镇肌理、城镇尺度三个方面,研究小城镇建筑设计方法,以期对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建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小城镇的年均GDP,对小城镇进行了基本分类,提出了小城镇电网规划的技术要求.依此对各类小城镇的供电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城镇电网规划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库区城镇快速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汲取三峡小城镇传统地域空间形态的内涵,通过对库区当代小城镇街道与院落空间再创造的设计构想,探索库区小城镇建设"渐进"式城市设计与实施建设思路,丰富库区城镇旧城改造与新城迁建中的城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绿洲小城镇,受内陆干旱自然条件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景观,保留着形态迥异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这些小城镇的历史景观受到一定威胁和破坏。从绿洲、镇域、遗存等三个层面解析景观设计的内容,探讨依靠绿洲景观资源维育和干旱区绿洲小城镇景观体系的构建,寻求新时期绿洲小城镇景观建设的理想与现实之路。其对如何运用现代景观规划方法,充分挖掘绿洲小城镇的历史文化,创建适宜的现代绿洲小城镇景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素以黄金水道著称的长江,横贯我国中部地区,沿江的城市岸线,是长江两岸丰富物资集散地,为黄金水道上的钻石岸线.在现代,人类经济发展,正经历着由江、河、海岸向平原、山区反方向发展的过程.本文仅以长江上游河港城镇为例,追溯它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期于继承和发扬其优良传统.本文从人类聚居的过程,山区河港城镇形成的主要条件,以及由河街到滨江路的进程中,说明河街是河港形成的胚胎,而长江沿岸的城镇,几乎都是以港立城,城以港兴.说明港和城市岸线的重要性,井介绍了两个沿江小山城规划中的滨江路规划.  相似文献   

17.
川渝山地小城镇地处山地地区.川渝山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自下而上”自发地创造了高度复合,多维的.集约的,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形态。通过探寻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特点,力图为规划建设21世纪的富有山地地方特色的川渝山地小城镇形态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小城镇的总体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科技示范小城镇评价系统,促进全国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方法研究基于小城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目标分析最优指标算法建立评价模型,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科技示范小城镇评价系统.结果根据小城镇的量化指标,系统可以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值.结论通过和其他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结果具有直观、简明、定量、精确等特点,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省镇宁县为例,重点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形态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县城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以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几个特征:(1)城镇整体人口密度偏小;(2)旧城区人口密度比较集中,而新城区人气不足;(3)居农混杂现象普遍.以此来探寻城镇发展与人口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期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广州小城镇建设“有机聚集”理论基础上,结合课题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描述了“有机聚集”小城镇的环境特点,并从五个方面对小城镇建设提出具体建设方法.目的是使“有机聚集”理论能够对广州市小城镇的建设具有真正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