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影响风速仪表量值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风速仪表量值在传递过程中影响其准确度的控制室温度、重力加速度,检定室空气湿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使风速仪表量值的准确度在实例环境条件下提高0.76%。  相似文献   

2.
对各级风速仪表计量检定站的风速仪表检定装置应配的仪器、设备及其允许误差或准确度;风速量值传递的比例关系、传递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风速仪表检定曲线用平均K值的订正方法进行了验证,指出了这种订正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K'、b'的订正方法。K'、b'订正方法更接近标准曲线,更有利于风速仪表量值的传递和统一,建议在规程中采纳这种订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风速仪表格定曲线用平均K值的订正方法进行了验证,指出了这种订正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K′、b′的订正方法。K′、b′订正方法更接近标准曲线,更有利于风速仪表量值的传递和统一,建议在规程中采纳这种订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矿用风速仪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应用。该系统除叶片式风速仪表、皮托管等被检测件需人工安装外,风速调节、风速稳定、风速检测、实际风速计算、打印原始记录、绘制检定曲线、打印检定证书或结果通知书等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矿用风速仪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应用。该系统除叶片式风速义表,皮托管等被检测件需人工安装外,风速调节,风速稳定,风速检测,实际风速计算,打印原始记录,绘制检定曲线,打印检定证书或结果通知书等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正>良好的通风是保障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而风速仪表是计量井巷风速,测算矿井风量,为煤矿通风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参数的主要检测仪表。在我国计量法中,风速仪表属于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的计量器具,是必须进行定期检定的强制性检验的计量仪表。  相似文献   

8.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计量工作,确保煤矿安全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是保障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研究煤矿安全防护,瓦斯监测仪器仪表计量捡定管理体系,使其能够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正> FC-1型超声波旋涡风速传感器是由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研究所、哈尔滨自动化成套控制设备厂根据国外先进技术联合研制的井下巷道测风速的新型产品。已于1984年10月25~27日在哈尔滨进行了技术鉴定。FS-1型超声波旋涡风速传感器与叶轮式或电子叶轮式测风仪表相比有很多优点,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尹迎亮 《煤矿安全》2001,32(1):35-36
根据按温度计算长壁式采煤工作面的风量值 ,探讨了采煤工作面风量较大的不利因素 ,提出了在长壁式采煤工作面的风量满足生产用风要求的前提下 ,不一定必须按所提供的温度风速系数供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U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U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积聚形成原因的分析,以及对设置临时挡风帘、提高采面供风量、设置采空区风幛、U+L通风系统专用排瓦斯尾巷、高位钻孔抽放瓦斯等五种处理上隅角瓦斯超限方法效果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较好的处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五阳煤矿7802综放工作面瓦斯分布特征与涌出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五阳煤矿7802综放工作面回风端布置2道风帘的特点,采用三维网格测定法得出该工作面瓦斯浓度的三维空间分布:瓦斯浓度从工作面进风口到回风口逐渐增大,在风帘上风侧,浓度在0.12%~0.26%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在风帘下风侧的回风隅角附近,瓦斯浓度在5m范围内由0.3%升高到1%。因此,利用风帘引风升压技术,不仅可以增大回风上隅角的风流强度,使该区域积聚的高浓度瓦斯被较强的风流有效稀释、带走,并且能有效地阻止采空区高浓度瓦斯流入工作面。结合工作面配风量,采用单元法计算得出7802综放工作面主要瓦斯涌出源的比例:煤壁瓦斯涌出量占38.7%,采落煤瓦斯涌出量占31.5%,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29.8%。  相似文献   

13.
高瓦斯孤岛工作面漏风及瓦斯涌出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瓦斯孤岛工作面的瓦斯释放源比较复杂,瓦斯的异常涌出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在对80509孤岛工作面开采环境的分析和漏风实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漏风通道和工作面上下隅角的封堵,并配合内错尾巷,保证了工作面在回采期间未有瓦斯积聚,有效地解决了孤岛工作面漏风和瓦斯涌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指导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灾害治理工作,以乌东煤矿57545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水平分段工作面的瓦斯涌出、回采及瓦斯赋存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了生产能力、采出率、推进度及工作面风量和瓦斯含量与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赋存和地质结构简单的工作面,生产能力、采出率及工作面推进度对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显著,工作面风量对瓦斯涌出量影响较小,获得了针对乌东煤矿的瓦斯涌出量预测公式,对矿井后期瓦斯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湾煤矿22104工作面回风隅角低氧问题,对低氧气体来源及涌出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地表大气压、温度变化对采空区气体涌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2104工作面低氧原因是由于处于CO2~N2带煤层氮气含量较高,以及遗煤氧化消耗氧气导致采空区存在大量氮气,在采动影响下地表裂隙容易与采空区形成漏风通道,使得采空区内低氧气体向工作面回风侧运移,从而导致回风隅角的气体浓度异常。在对低氧涌出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均压通风技术平衡工作面与采空区之间的压差,以减少采空区向工作面的漏风和低氧气体的涌出,保持工作面氧气浓度处于正常水平,为工作面回风隅角低氧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桃山煤矿42017工作面瓦斯经常超限、风排无效的情况,在分析覆岩瓦斯运移规律与瓦斯源的基础上,通过对42017采煤工作面瓦斯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及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同时为煤矿深部开采治理瓦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王伟东  王伟  李鹏  王刚 《煤矿安全》2020,(1):181-186
以五虎山煤矿010908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手段对浅埋深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抽放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瓦斯绝对涌出量与采空区漏风量处于均衡状态时,此时瓦斯对煤自燃将出现明显的耦合影响;当采空区漏风量小于瓦斯绝对涌出量时,采空区遗煤自燃将受到阻碍;与之相反,当漏风量大于瓦斯涌出量时,采空区遗煤自燃受瓦斯涌出量的影响较小;高位钻孔与工作面距离越远,采空区内部的漏风路径也越长,采空区氧化带、窒息带所处的区域越向采空区深部扩大,但靠近工作面一侧的氧化带范围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六家煤矿极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瓦斯涌出治理问题,通过分析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WⅡN36-8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分析及预测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了本煤层及邻近层低位钻孔抽采、上覆采空区瓦斯抽采、上隅角埋管抽采相结合的瓦斯分源治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极近距离煤层卸压瓦斯涌出、采空区瓦斯涌出等是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涌出量增大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分源治理措施以后,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抽采率最大达到78%,上隅角瓦斯浓度稳定在0.3%~0.6%,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稳定在0.2%~0.4%,工作面未出现瓦斯超限,瓦斯治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安全开采高瓦斯工作面,在分析王村煤业8106工作面地质及瓦斯来源的基础上,针对割煤过程本煤层瓦斯涌出量及本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采用专用回风巷,形成“U+I”型风排瓦斯法治理上隅角瓦斯。利用瓦斯抽放泵抽排邻近8108采空区气体,回采期间工作面抽采瓦斯7634m3/d,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20.
唐开敏  卞金岭  李杰 《中州煤炭》2019,(2):14-18,22
针对薄煤层快速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等多处局部瓦斯超限现象,采用分源瓦斯分析方法,确定工作面瓦斯来源及含量,并采用本煤层预抽、高位顶板裂隙抽放、采空区插管埋管抽放等综合抽放瓦斯措施,对工作面瓦斯进行综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抽放瓦斯措施分别解决了快速回采期间落煤及采动引起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邻近层卸压瓦斯向采空区大量涌入、下邻层卸压瓦斯向采空区涌入、U型通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聚集和超限问题。薄煤层快速回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抽采技术能够有效治理矿井瓦斯,不仅实现了薄煤层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同时为类似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