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妍  赵敏 《分析仪器》1998,(4):48-50
在气相色谱分析的进样系统中安装微调阀,通过控制微调阀,使进样系统压力与柱系统压力达到平衡,可以有效地消除过大的信号对微量气体组分检测的干扰,并用实例说明了加压进样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海水中的标志性气体是追索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变化的有效示踪剂。水下气相色谱原位气体测试系统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深海气体原位检测技术,能在水下对深海中的多种溶解性气体进行准确的原位检测。进样泵是水下气相色谱原位气体测试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阐述了进样泵耐压壳体的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压力储备对不同布放深度下壁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值仿真法,对气相色谱仪柱箱保温门在气体爆炸载荷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确定了气体爆炸过程中动态压力变化曲线,利用CFD软件对气体爆炸载荷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仿真.根据气体爆炸载荷的分布以及动态压力变化曲线,利用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LS-DYAN对柱箱保温门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该仿真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气体爆炸载荷下保温门的变形情况,为保温门的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的微型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气相色谱突出的分离特点,高速或快速气相色谱在现场快速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本文综述近年来气相色谱微型化的研究进展,对微型气相色谱在毒害气体分离的应用、直接进气体样品的进样部分、微加工的色谱柱等方面研究进行讨论,详细分析相关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难分离物质最佳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难分离物质最佳气相色谱分离条件(固定相,柱类型,载气压力与流速,柱温度,汽化室温度及进样量)的选择原则,以及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如何运用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6.
采用HP-AL/S色谱柱,从色谱柱程序升温、分流比选择、进样口压力调整等方面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对异构化催化剂试验样品进行了客观分析,以期从分析数据方面对生产有所指导,为异构化催化剂试验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康晶  刘俏 《流体机械》1997,25(1):36-38
利用平面波动理论对某煤气管道进行气柱动力特性分析,计算气柱固有频率和共振管长,从而进行管道振动诊断;并提出减振设计方案,降低气体压力脉动,将管段内气体压力驻波转变成行波,消除或减少管道振动激发因素,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CP-3800气相色谱为例,从实验室环境要求、气体系统、进样口、色谱柱、检测器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和日常维护知识,同时总结了仪器配置三个进样口、两个检测器时的注意事项,对气相色谱使用者和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放大器柱阀本身是一个流量放大器,如果要获得放大的压力信号,则必须将经柱阀放大了的输出流量信号转换成压力信号,一般都采用液阻作为这种转换元件。输出为压力信号的放大器称为压力放大器,或简称放大器。 1.单柱阀放大器  相似文献   

10.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7):1028-1034
针对管道振动情况的研究,提出考虑气体压力脉动与管道耦合作用下的管道振动特性分析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根据管道结构建立了具有异径管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管道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管道结构参数,建立管道系统气柱固有频率、气体压力脉动、激振力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些计算方法得出气柱固有频率、气体压力脉动与模态阶次之间的关系,以及异径管处的激振力与宽径比之间的关系;得出在激振力作用下,管道振动位移、速度的变化情况。将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值进行对比,发现计算值与测试值基本吻合,验证了计算模型与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异径管、弯管、汇流管等处,将压力脉动与管道的耦合作用考虑进管道振动研究分析中,更能真实地反映输气管道的振动特性,对提高管道寿命、减少管道振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仪器》2004,2(2):48-48
一、峰丢失 可能的原因及应采用的排除方法: 1.注射器有毛病,用新注射器验证. 2.末接入检测器,或检测器不起作用,检查设定值. 3.进样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 4.柱箱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 5.无载气流,检查压力调节器,并检查泄漏,验证柱进品流速.  相似文献   

12.
压力脉动是影响轴流泵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提取其压力脉动信号中的特征信息,提出了采用基于聚合经验模式分解(EEMD)和Hilbert变换(HT)的时频分析方法对轴流泵压力脉动信号进行分析.首先分别应用EEMD和传统经验模式分解(EMD)对含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证明了EEMD分解能抑制传统EMD中出现的模式混叠现象,从而有效提取了信号中的各频率分量;然后采用基于EEMD和Hilbert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对某轴流泵的压力脉动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轴流泵压力脉动信号中的频率成分及其时变情况.  相似文献   

13.
油气回收是一项节能环保型新技术.由于实际工况的不确定性以及燃油的易挥发性,使得回收时气液比一般大于传统观点认为的1∶1,因此也导致了油气回收不完全.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气液比信息,可以考虑分析汽油压力信号.FastICA算法被用来对采集到的油气信号进行初步解析,目的是将汽油振动时压力的独立信号从原始采集信号中剥离出来.然后,在0riginLab软件中对该独立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该信号的幅值谱.再通过对幅值谱的分析,得出一组不同气体含量下的油气两相流的特征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气体含量识别的目的.此外,该规律也可以作为设定油气回收系统中真空泵比例阀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CATIA软件建立圆锥气体轴承气膜三维流场模型,对其进行结构体网格划分后导入Fluent软件进行流体力学模拟,得到三维流场的压力及气体流量分布;计算圆锥气体轴承的承载力大小,分析供气压力、气膜厚度、供气孔位置和供气孔直径对轴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气孔附近的压力及气体流速最大;供气压力及供气孔直径越大,轴承的承载力及气体流量越大;减小气膜厚度能有效提升轴承承载力且能节省气体消耗量;供气孔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外移对轴承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在接近边缘时会明显降低轴承承载力,同时,供气孔位置的外移还会引起气体消耗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超声波气体流量计在低压环境的工业适应性,该文自主研发了针对低压环境的矿用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样机,在压力测试平台上分析了管道压力对超声波接收信号衰减的影响。主要针对负压环境下超声波信号信噪比低的特点,采用窄带滤波结合自动增益控制技术实现了超声波信号的稳定接收,采用相对阈值法结合过零检测法完成超声波渡越时间解算和流量计算。在煤矿负压管道中展开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测量精度优于±2. 86%。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对毒害气体的快速现场分析或报警器材具有快速响应、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是由于缺乏分离手段,不同程度存在抗干扰方面的问题。将快速气相色谱应用于现场快速分析检测,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色谱突出的分离特点使分析的准确性大大增加。本文以现场分离毒害气体为应用点,介绍了适合于现场快速分离检测的色谱仪器和装置、微型柱,关键因素如进样方法、检测器、载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做功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然气大量应用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气管网的输送压力也越来越高,蕴含巨大的压力能.为充分利用天然气出口压力能及解决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降压产生的冰堵,设计一种可利用天然气自身压力发电并防堵的天然气井口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详细论述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按工程热力学、气体动力学理论对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的旋流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对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工作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在h-s图上定性地表示热力过程,获得了过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对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在不同条件下的做功能力进行实例计算,获得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做功能力.为建立完整的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设计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阐述Lyapnov指数作为振动信号的混沌判断原理,并对换能系统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与研究,计算换能系统在不同加载压力下变幅杆的振动时间序列的Lyapnov指数.结果表明振动信号中的最大Lyapnov指数均大于0,根据混沌理论可以判定换能系统振动信号中存在混沌现象,应该采用混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换能系统振动信号;通过不同加载压力下的平均键合强度与最大Lyapunov指数的比较,发现Lyapunov指数的过小和过大会造成引线键合的欠键合和过键合,这为进一步研究超声引线键合换能系统的振动特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借鉴电力线路信号传递的研究方式,利用阻抗和传递系数来描述钻柱对连续压力波动的影响,建立了连续波动在钻柱中的传递矩阵以及压力和流量沿钻柱分布情况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钻柱倾角对波动信号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得出了在井下连续波信号传递过程中钻柱内压力波呈驻波分布的结论;在分析不同特征阻抗对信号传递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钻柱内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情况,绘制了钻柱内信号传递的幅频特性曲线,说明随着频率的升高,钻柱内信号呈波动性衰减,通过分析钻柱长度和通信频率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按照钻柱两端波动幅值比选择通信频率的方法;并通过地面模拟实验,证明了不同频率信号在相同钻柱内的信号传递情况符合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仪,仪器以GC为核心,采用全模块化结构设计.仪器模块包括:进样模块;新型分离模块;微型化的新型SnO2半导体检测器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系统电源模块.进样模块、分离模块、SnO2检测器模块采用一体结构设计构成主体单元.整体设计是成功的,实验与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仪器基线噪音:≤0.2mV/20min;漂移:≤1mV/20min;检出限:1.4×10-10.探索快速TVOC和BTEX检测的新方法,重点是柱头压、色谱柱与柱温等条件的实验研究.该方法令TVOC分析时间≤6min,较国家现行标准提高5倍.研制的便携式快速检测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定义的快速GC应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