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哲  陈莉津  肖爱玲  李建辉 《塑料工业》2006,34(Z1):247-248
介绍了测定常见聚乙烯塑料密度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法及其其原理。实验结果证明,以N2或He气为介质,在一密闭测试腔内进行一定固体颗粒的体积测量,可得出物质的密度,该方法操作快捷,测试周期短,测量准确及重复性好,对评价大批量聚乙烯密度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考察了密度天平法测试聚乙烯树脂密度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同时对比了密度梯度法测定聚乙烯密度的结果,两种方法测试结果能满足现密度方法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范围,重复测定两结果之差:高密聚乙烯树脂≤0.0005 g/cm3,低密聚乙烯树脂≤0.0003 g/cm3。两种方法可以互替,相互补充,并讨论了影响密度天平法测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芦齐 《当代化工》2021,50(1):80-84,89
采用密度梯度柱法测定聚乙烯树脂的密度,研究影响该方法测定聚乙烯树脂密度准确性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处理方式、密度梯度柱的使用温度、密度梯度柱的配制效果等因素均可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措施,并确定了适用于测定密度范围(0.9530±0.0030)g·cm-3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密度梯度柱的配制方法,以优化密度梯度柱法分析操作条件.样品经过退火处理后,在稳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测试,并选择适合的密度梯度柱,可获得准确的密度测量结果.此外,还提出了密度梯度柱日常使用维护的注意事项及自制打捞工具的应用,不但有助于提高密度梯度柱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有效延长密度梯度柱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分别对聚乙烯材料密度测试中是否采用熔条、是否水煮以及熔融挤出时采用的载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并指出了不同的试样类型、不同的试样处理方法及不同的测试条件对聚乙烯密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简要论述了压汞法、重量法和密度法进行孔隙率测试的原理,并采用3种方法分别对4种不同材质的有机平板膜的孔隙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压汞法具有测量速度快、仪器分析准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但受到理论模型的限制,膜内部存在的大量盲孔、凹凸孔导致孔隙率测试结果都偏高;重量法受膜样品形状的影响,而且在进行湿膜称量时人为操作误差比较大,所测孔隙率结果没有规律;密度法根据膜的表观密度和膜材料的密度求孔隙率,协同有机平板膜水通量测试结果,水通量增加,密度法所测孔隙率都增加。密度法是表征膜孔隙率比较准确且有效的一种方法,而且测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6.
密度法是测试聚乙烯密度的常规方法,但密度梯度液的配制相对复杂并且测试观测时间长,降低了分析效率。本文通过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一系列密度已知的中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晶度,发现所测得结晶度跟密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进一步得出线性方程,为测知聚乙烯样品的密度和结晶度提供了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7.
汪富全  陆志坚 《人造纤维》2020,(1):29-30,21
介绍了浮沉法测定粘胶纤维密度的方法。采用密度计-浮沉法与密度瓶-浮沉法对粘胶纤维密度进行了对比测试,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使用密度瓶-浮沉法替代密度计-浮沉法测试粘胶纤维密度,降低了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烯标准试样,将用密度梯度柱法测试的密度值与在共振频率为23 MHz的核磁共振波谱仪(简称23 MHz核磁)上测得的核磁共振时域信号建立标准曲线。以此标准曲线为准,在23 MHz核磁上研究了温度、试样量、预热时间、添加剂对聚乙烯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3 MHz核磁的核磁管恒温温度对聚乙烯密度的影响最大;适宜的试样量为4.0~5.5 g;在干浴恒温器中预热60 min后的密度值基本稳定;粒料测定结果的整体离散程度小于粉料。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难以准确检测实际应用中聚氯乙稀(PVC)地板燃烧烟密度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辐射源法的PVC地板烟密度测试方法,并研制出PVC地板烟密度测试装置。通过自制试样对该测试系统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热辐射源法聚合材料地板烟密度测试仪重现性良好,最大烟密度值的方差为1.0,单位长度生烟率方差为0.2,相对于ASTM_E_662-2006《由固体材料产生的烟雾的比光密度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中聚合物地板材料重现性能结果提高60%。  相似文献   

10.
密度是水泥粉体最基本的物理参数,直接影响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本文从试验原理、仪器构造、数据对比等方面对应用全自动真密度分析仪测定水泥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水泥密度相比“排液法”测试时间较短、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可控制在0.17%以内,该方法与“排液法”在测定通用硅酸盐水泥密度时测量结果偏差在0.04 g/cm3。  相似文献   

11.
PET瓶级聚酯切片(简称瓶片)密度的测试根据国标GB 17931-2003规定采用密度梯度法,此方法配制密度梯度液过程繁琐,所需试剂对人体毒害大且测试结果的误差大。本文通过对采用浸渍法原理的密度天平测试过程的改进,使用无毒的无水乙醇试剂作为浸渍液用于PET瓶级聚酯切片密度的测试并分析了各个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用此方法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2.
张雪梅 《广东化工》2013,40(6):37-38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分析技术快速判断低密度聚乙烯密度。用漫反射法收集低密度聚乙烯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利用梯度柱法测定样品密度。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考察光谱测量的重复性。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与梯度柱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现有测试手段在对玻璃纤维密度测试方面的局限性,分析了比重瓶法测试玻璃纤维密度的机理和详细步骤,采用比重瓶法测试了无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密度。测试结果显示,使用比重瓶法测定玻璃纤维密度结果稳定,偏差较小,比较适宜用作测试玻璃纤维密度的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14.
《工业催化》2010,(9):46-46
<正> 我国聚乙烯催化剂国产化迈出重要一步。截至2010年7月8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建设的国内最大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中试装置已生产聚乙烯产品400 kt。首批产品主要用来进行后期的实验研究,为开发聚乙烯新产品和专用料奠定基础。该中试装置的建成和投运,对于我国开发自主气相法和淤浆法聚乙烯工艺,推动聚乙烯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总投资近亿元的聚乙烯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  相似文献   

15.
钟勤 《塑料》2013,42(2):124-125,99
按GB/T 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中有关"浸渍法的密度测试"规定的步骤,通过试验,确定润湿剂的最佳加入方式,实现用浸渍法准确、快速测试氟塑料薄膜的密度。  相似文献   

16.
全密度聚乙烯生产工艺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全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工艺,包括气相法的Unipol,Innovene和Spherilene工艺,溶液法的Sclair,Dowlex和Compact工艺,於浆法的Phillips环管工艺。对我国全密度聚乙烯的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淡春荣 《广东化工》2006,33(12):86-88
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法测定6个牌号具代表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多元校正方法-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对样品建立了测定密度的校正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数理统计检验,其测定结果与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测定的结果对比,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该分析方法应用于测定聚乙烯密度,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对聚乙烯树脂密度的快速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对样条法测树脂密度的修正公式,达到了缩短分析时间,加快聚乙烯装置中控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超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聚乙烯开发动向邹盛欧(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40)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是一类乙烯基线性共聚物,由于采用了高于常规数量的高级α-烯烃共聚单体(如丙烯、丁烯、己烯、辛烯等),使聚乙烯的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专利     
包含茂金属生产的树脂和铬生产的树脂的聚乙烯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均质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a)在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在反应器中生产第一聚乙烯树脂,该聚乙烯树脂具有0.942~0.970 g/cm3的密度和0.5~150.0 g/10 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其中,MFR按照ASTM D 1238—2010在190℃,21.6kg的负荷条件下测试,密度按GB/T 1505—2010测试。b)在铬催化剂存在下,在反应器中单独生产第二聚乙烯树脂。c)将第一聚乙烯树脂和第二聚乙烯树脂物理共混生产均质聚乙烯,该均质聚乙烯至少包含质量分数为25%的第一聚乙烯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