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宝维  刘志立 《合成纤维》1995,24(1):39-41,17
利用德国VIBROMETER25测振仪能完成高速卷绕机分丝辊的故障诊断,选择振动速度作为评定指标,可准确反映高速卷绕机分丝辊的运转状态,为设备的状态管理提供先进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带SW46型卷绕头的高速卷绕机分丝辊的动平衡是采用双面平衡法进行的。精度等级G0.4的分丝辊转子是利用自身驱动来实现平衡的,克服了用皮带、齿轮、传动轴等作为驱动元件所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SW46-1S-900/6型高速卷绕机喷油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曾振刚(岳阳石油化工总厂锦纶厂,湖南,414014)德国Barmag公司生产的SW46-1S-900/6型高速卷绕机配备有喷油润滑系统,能自动、定时、定量地对卷绕头中摩擦辊、辅助槽...  相似文献   

4.
锦纶6帘子线高速纺卷绕成形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艺和设备上探讨了影响锦纶6帘子线高速纺卷绕成形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2100dtex产品,卷绕角为9.0°-9.5°,卷绕张力控制在0.098 cN/dtex,K值(摩擦辊速度/第四对热牵伸辊速度)选择为93%,卷绕机接触压力为300 kPa,上油率控制在1.2%-1.3%,有利于卷绕成形。对卷绕机卡盘与摩擦辊的平行度、导丝装置等进行定期检查校准,可保证卷绕成形良好。  相似文献   

5.
村田752A型卷绕机产生POY绊丝的设备因素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产生绊丝的设备影响因素及消除对策绊丝是涤纶 POY生产中出现在卷绕丝饼端面 ,部分脱离了正常的卷绕轨迹 ,由弧变成弦 ,其弦长超过 3cm的丝。原料、工艺、设备三类因素均可产生 POY绊丝。当原料已定 ,而工艺参数稳定或工艺无法调整的情况下 ,对卷绕头采取对症措施 ,是消除绊丝的重要手段 ,下面对村田 752 A型卷绕机产生绊丝的设备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的措施逐一进行介绍。1 .1 横动槽辊对绊丝的影响卷绕机在长丝生产中 ,横动槽辊 (简称 TR)是 POY外观成形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先 ,由于连续运转时间长 ,发生缠辊故障频繁 ,TR所用的日产 …  相似文献   

6.
工艺及设备     
20013194EEE公司的生产线Asian Textile Journal,1999,8,(10),p.70一72(英)EEE公司的Drawmod生产化纤的长丝拉伸机的运转速度最高达2000米/分。其拉伸区配备4组热的或冷的拉伸辊。3个相邻的拉伸辊可组合在一起共用一套传动装置。在纤维发生断裂或加工要求而使设备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加热元件被切断电源以节省能源。EEE公司的全电气传动的环路可使计算机输人和储存所有的卷绕参数。该公司新的高速全自动DM24/190拉伸卷绕机能加工高强度、低收缩、低伸长及伸长均匀的产业用丝。(肖东辉)长丝拉伸机产业用纤维EEE公司 20013195C印sa建立…  相似文献   

7.
高速卷绕机     
<正> 高速纺丝的卷绕机与普通卷绕机不同。在3500米/分以上的高速下,普通卷绕机的卷绕机构、电器部分、电动机、横动导丝机构等均不能适应。因此,从七十年代开始,各国研制了各种型式的高速卷绕机。表1是已生产的各种机型。  相似文献   

8.
欧瑞康巴马格开发新型卷绕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士欧瑞康巴马格(Oerlikon Bamag)公司新近开发一种新型的成套卷绕单元,它把卷绕设施、导丝辊和上油装置整合在一起,称之为“卷绕与导丝辊一体化解决方案(Winsing INtegrated GodetSolution)”,简称WINGS,其中还包括了可选的在线控制传感器。在WINGS中,旋转中的导丝辊与纱线的磨擦力较低,从而减少了纱线的应力。此卷绕单元可快速启动,升头时间可缩短50%;与常规卷绕单元相比,其占地面积可节省25%;此卷绕单元在生产厂商车间里已经过预安装,并经过预测试,可缩短在客户现场安装和调试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 高速卷绕机是生产POY丝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卷绕的速度已由原来常规纺的1500米/分提高到4000米/分以上,最大卷径已达435毫米,卷装为78分米。随着卷装的增大,落丝时间也越来越长。 目前,多数国家普遍采用摩擦式高速卷绕机。由于卷装的增大,若要获得良好的成形,除控制丝的张力及往复成形卷绕角外,  相似文献   

10.
HSD三叶异形涤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在HSD三热辊超高速纺丝一步法设备上以5200m/min的超高速纺技术生产异形涤纶系列产品的探索性试验,并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了83.3dtex/36f三叶异形丝。生产实践证明适当提高熔体温度,缓和侧吹风风速,减少卷绕张力,调整拉伸倍数等工艺,能生产出优质的三叶异形丝。  相似文献   

11.
CKV453卷绕机失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失速现象及危害  江苏群发化工有限公司锦纶厂现有的 6台CKV45 3卷绕机在生产过程中多次出现失速现象 ,导致卷重偏高丝的产生 ,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在 1 870dtexPA6帘子线的生产中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卷重偏高的丝主要集中在卷绕丝内层 ,即从开始位置起 ,长度约为 2 0m。以纺丝速度 360m/min计算 ,则产生失速的时间在卷绕开始的 3s左右。即卷绕辊未进丝之前是以平稳纺速运行 ,而进丝之后 3s左右时间内 ,卷绕辊失速 ,产生卷重偏高丝。2 失速理论分析  卷绕辊未进丝之前 ,摩擦辊带动卷绕辊达到动平衡。丝束进入卷绕辊与摩擦辊之间…  相似文献   

12.
《合成纤维工业》2016,(1):53-57
利用ANSYS软件,通过建立涤纶长丝卷绕机的"卷装-接触辊"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卷装材料力学参数,计算卷绕机的接触辊与卷装间的法向接触刚度(k_c)及其平均等效刚度(k_(ec)),并以TW-717/8型卷绕机为算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_c具有时变性,当丝层较薄时,k_c随丝层厚度增加显著增大,在丝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k_c随丝层厚度增加而缓慢下降;在正常卷绕接触阶段,k_c与卷装外径呈现弱非线性关系,在设计中采用k_(ec)来确定接触辊结构参数大小是可行的,由接触辊的k_(ec)的结果计算得到了接触辊相应的振动模态和临界转速,对于TW-717/8型卷绕机的接触辊采用中空结构可使卷绕机工作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东丽卷绕机8头纺改16头纺的工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丽716卷绕机由8头纺改为16头纺后单热辊与双热辊不同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调整单热辊与分丝辊的角度,增设预网络等措施,达到稳定生产的目的。同时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探讨了影响卷绕成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涤纶高速纺丝制予取向丝(POY)的技术是七十年代新技术,纺丝卷绕速度为3500~4000米/分时,要求导丝往复速度为450~600米/分。若取导丝行程为250毫米时,其往复次数高达800~1200次/分。因此对适应高速纺丝的卷绕机要求愈来愈高的导丝机构是实现高速卷绕的关键问题之一。对往复槽筒(或称圆柱凸轮)和导丝器的设计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自行开发设计生产的ZW606高速卷绕头在55dtex/24fFDY生产中的应用,并找出了适合此品种的纺丝工艺,还得到侧吹风湿度是产生飘单丝的主要原因、卷绕绕丝不经过分丝辊有利于操作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介绍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集团)制造的纺丝设备与日本TMT公司生产的新型20丝饼卷绕机嫁接,生产涤纶FDY的工艺,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通过控制好第一导丝辊(GR1)与第二导丝辊(GR2)的生头速度,提供合适的预网络,调整好丝路和卷绕角,选择合适的热辊温度等,纺制出FDY的一等品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CW4R-1200/8卷绕机对卷绕的控制,从工艺角度分析WOBBLINO(干扰防叠卷绕),RFR(等升角卷绕)及SPW(步进精密卷绕)的卷绕规律。  相似文献   

18.
陈炳权 《人造纤维》2004,34(6):37-37,36
一种可能实现高速纺丝的技术,即用湿法半连续纺丝,纺速500~1000m/min。采用离心法纺丝,纤维在离心罐内加捻,这个过程是间歇的。将10~20个丝饼加捻丝合成一股丝束,在连续精炼机上进行后整理,例如设备型号为ABK-0.6-И或ЛД-24-IIAH用于生产粘胶帘子线。丝束卷绕在整经辊上做为成品卷装。  相似文献   

19.
张凯  李昌华 《聚酯工业》2010,23(6):31-33
介绍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纺丝设备与郑纺机制造的拨叉式10丝饼卷绕机配套,生产涤纶FDY的工艺,以及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控制好第一导丝辊(GR1)与第二导丝辊(GR2)的生头速度,提供合适的预网络,调整好丝路和卷绕角,选择合适的热辊温度等,纺制出FDY的一等品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李昌华 《聚酯工业》2003,16(2):49-51
介绍了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集团)制造的纺丝设备与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新型拨叉式12丝饼卷绕机嫁接、生产涤纶FDY的工艺,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控制好第一导丝辊与第二导丝辊的生头速度,提供合适的预网络,调整好丝路和卷绕角,选择合适的热辊温度等,纺制出FDY的一等品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