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某高砷金矿氰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高砷金矿中金的品位为17g/t - 18g/t,砷的质量分数为20.15 % - 20.5%范围,硫的质量分数为18.46%,铅的质量分数为3.05%。金主要被砷化物及硫化物包裹不易氰化浸出。金矿直接焙烧后,金的氰化浸出率为56.17%,加入助剂焙烧后,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1.48%以内。若在氰化反应体系中加入2 kg/t 增浸剂后,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7%%-90%,金的氰化浸出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镇沅某砷锑碳质金矿中砷的质量分数为0.75%, 锑的质量分数为1.53%, 碳的质量分数为4.08%, 金主要被硫化物包裹不易氰化浸出。金精矿直接焙烧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77.67%, 加入助剂焙烧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2.31%以内。若在氰化反应体系中加入2㎏ /t增浸剂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7.63% ~ 93.22%, 金的氰化浸出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某含砷金精矿含毒砂矿物较多,砷质量分数达6.12%.该精矿直接用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的浸出率为58.36%;经助浸剂预处理6~8h后,氰化过程中加入防膜剂及活化剂SmD,金的氰化速度加快,浸出率可达到91.2%,同时浸出时间缩短8~10h.  相似文献   

4.
含砷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光  唐宝勤  于永江 《黄金》2007,28(7):38-39
研究了含砷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在含砷金精矿焙烧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可大幅度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砷质量分数为0.45%的金精矿,在焙烧时加入矿样量4%~5%的硫酸钠,可使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5%和60%以上,比原工艺方法分别提高5.0%和40%以上.  相似文献   

5.
含砷碳金精矿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含砷、含碳金精矿进行常规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40.82%。采用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砷、硫、碳脱除率分别为71.23%、96.60%、87.63%,金氰化浸出率达到91.40%。这为有效利用含砷、含碳双重难处理金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砷高硫金精矿固化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高砷高硫金精矿矿物成分、固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条件,探讨了焙砂氰化浸出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金精矿经固化焙烧,焙砂氰化浸出时加入适量混合氧化剂(H2O2 KMnO4)和助浸剂G能显著提高金的浸出率,金浸出率为88.4%,砷、硫固化率均为90%。  相似文献   

7.
细菌氧化—炭浸法处理含砷难浸金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崇阳金矿因金呈细粒或微细粒包裹在硫化物中,原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为7~8%;经浮选富集除去大部分碳酸盐、石英和粘土矿物后,碳、硫混合精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也很低,仅为20%;而经细菌氧化预处理后再氰化,金浸出率则明显提高。细菌氧化过程中,随氧化时间延长,金浸出率升高,氧化至5d时,砷已基本氧化完全。细菌氧化过程中,砷黄铁矿的氧化程度直接影响金的浸出:砷氧化率越高,越有利于金的浸出。炭浸可有效解决矿物对已溶金的吸附。细菌氧化炭浸法可使崇阳金矿金浸出率从细菌氧化氰化时的70%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8.
新疆某高硫高砷金精矿的预处理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岁明  周春娟 《黄金》2011,32(5):42-44
对新疆某高硫高砷金精矿.加入ZOD助浸剂预处理后氰化浸出,金氰化浸出率由未经ZQD预处理的47.5%增加到89.1 %;加入固化剂CaO-Na2CO3二段焙烧(一段450℃,焙烧1h,二段650℃,焙烧2 h)后,再进行助浸预处理氰化,金氰化浸出率可达95.1%,硫固化率达到80.5%.  相似文献   

9.
某含砷硫铜金精矿的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绍卿  王莉平  罗建民 《黄金》2005,26(3):29-31
含砷硫铜金精矿加入助剂经低温焙烧预处理后,在添加活化剂的条件下氰化,金的氰化浸出率从直接氰化或焙砂氰化的18%~35%提高到80%~90%以上,浸出速度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硫含砷金精矿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某高硫含砷金精矿进行了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硫、砷固定率分别大于93%和96%,金氰化浸出率大于95%。与传统氧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相比,金浸出率基本相同。该工艺环境污染小,设备简单,投资小,易操作,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某金矿石金矿物粒度细小且大部分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属于高砷硫化矿难选金矿石。由于浮选金精矿含砷,常规氰化浸出率仅为11.84%。经细菌氧化—氰化提金连续扩大试验研究,磨矿细度-0.071 mm占96%,矿浆浓度20%,矿浆温度45 ℃,矿浆pH值1.5~1.8,细菌氧化采用二级氧化,氧化时间9 d,金浸出率达到93.24%,比常规氰化浸出率提高了81.40%,各项指标大幅提高,解决了销售难题,达产后年利润提高了5 000万元,为含砷硫化矿难选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选冶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酸浸提高金氰化浸出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含砷较高的金矿,在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多采用二段焙烧技术进行预处理,通过除砷和除硫来获得较高的金浸出率。如何通过采用更低成本的预处理方法来进一步降低尾渣的含金量,是目前研究和生产实际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在对某二段焙砂进行化学分析、矿物组成及金赋存状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强酸浸出提高金氰化浸出率的试验研究,着重探讨了磨矿粒度、浓硫酸用量、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金氰化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二段焙砂球磨1 h,每吨二段焙砂的浓硫酸用量为2 t,酸浸反应温度为95 ℃以及浸出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金的氰化浸出率可达97.86%。  相似文献   

13.
铅盐在氰化浸金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条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金世斌  邵志国  毋鹏先 《黄金》2002,23(2):34-40
氰化作业中应用铅盐可在金粒表面形成微电池,对于纯金颗粒这原电池可促进金的溶解。但是矿石中的金不足纯金,而是含银等金属的合金,由铅盐形成的AuPb2电极电位略低于银电极电位,因此这原电池可能不利于自然金银矿物的氰化浸出。铅盐在氰化中的最有利作用是去除溶液中的S^2-离子,使金氰化浸出顺利进行。氰化作业适用铅盐的矿石主要为含磁黄铁矿的矿石、部分氧化矿石、含辉银矿的矿石、含砷矿石等。  相似文献   

14.
含砷、硫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某地含砷、硫浮选精矿矿物成份进行介绍,并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砷、硫脱除率均达到97%以上,有效解除砷、硫对金的包裹问题。金的氰化浸出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云南某卡林型金矿石堆浸生物氧化半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光  陈景河 《黄金》2012,33(1):45-47
云南某金矿矿石,含砷及吸附氰化已溶金碳质物和黏土矿物,金以超显微赋存于其他矿物中,属卡林型金矿石,直接氰化金的浸出率为3.17%-4.7%。采用堆浸生物氧化,经过6个月的预处理后,矿石中金的堆浸氰化浸出率可达65.5%。  相似文献   

16.
随着易处理金矿石资源枯竭,含砷、含碳、高硫、超细颗粒金矿石已成为金矿开采的重点,这些难处理金矿通过常规氰化浸金等方法浸出效果差,由于氰化物有剧毒,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非氰化法浸金因具有环保、浸出速率快、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综述了硫代硫酸盐法、甘氨酸法、卤素法、石硫合剂法、碘化焙烧工艺、硫脲浸出法和非水溶液浸金7种非氰浸金方法的浸金原理及其在难处理金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非氰浸金方法存在的浸出剂昂贵、浸出液中金回收困难、浸出体系复杂、浸出剂性质不稳定及消耗量大等问题,并对非氰浸金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黔西南州高砷、高硫难浸金矿进行焙烧固砷固硫预处理后,采用氧化剂强化氰金方法,进行了扩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流程简单,金浸出率能够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