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在着舰引导系统中实现光学助降装置和中线电视下滑道的一致性标校,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同时丰富真值获取方法,对光电标校装置进行总体设计.提出一种将光电标校装置置于理想着舰点,对空中目标进行实时跟踪,测量目标相对于理想着舰点的空间位置信息,获取真值的方法.通过公式推导,对装置各个组成部分提出指标要求,并介绍光电标校装置总体方案设计思想、系统构成及主要工作原理,详细阐述系统总体设计及系统工作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有助于着舰引导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能够满足系统标校精度要求,为系统标校真值测量技术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舰载机陆基着舰光学助降装置动态飞行校验的需求,采用载波相位差分GNSS 测量技术,构建基 于无人机平台的动态校飞测试平台。首先分析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装置的标校需求,明确动态校飞系统技术指标要 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无人机平台、高清摄像与记录模块、机载差分GNSS 模块、姿态测量模块和地面显控终端 的动态标校系统。最后介绍无人机动态标校流程,采用偏心观测法得到菲涅尔灯几何中心的坐标,结合IMU 模块输 出的姿态信息,得到航测相机成像几何中心的位置信息。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的动 态校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人机自动着舰,运用总能量控制(TECS)的思想建立了无人机自动着舰系统,设计了H∞输出反馈控制器,H∞控制综合设计采用包括增量线性化动力学模型、反馈控制器和权阵系数选择的增广对象模型。为了实现对移动目标的跟踪,引入了一种新的着舰导引控制算法。通过对所设计的"先锋"无人机自动着舰导引系统仿真表明,该设计能满足着舰要求,能有效地抑制风干扰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4.
中小型战术型固定翼无人机在野战态势感知、海上情报侦察等的应用日益广泛,而精确回收是该类型无人机实现舰上应用、车载应用等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中小型无人机精确回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从专利方案、工程应用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回收方案的优缺点,并对包括可控吸能缓冲、轻量化捕获机构、末端精确引导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小型化无人机实时飞行仿真系统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飞行仿真设备不能满足小型化、集成化设计要求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MPC565的小型化无人机实时飞行仿真系统。从无人机实时飞行仿真系统入手,分析了以往仿真系统存在的不足,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部分分别对小型化的无人机实时飞行仿真系统结构进行研究,设计出了基于小型化硬件系统的软件系统,并进行实时飞行仿真,使得某新型无人机在自主导航状态下飞行成功。仿真结果证明:该仿真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很好地满足了仿真过程的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舰载无人机上舰技术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对中小型舰载无人机上舰应用发展进行分析。概述舰载无人机当前使命任务,对无人机构型、着舰引导技术、出动及回收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剖析舰载无人机上舰关键技术的原理并阐述其发展趋势,引申出舰载无人机未来海战场的应用场景。结果表明,可为海军舰载无人机的体系化建设和战术层面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自动着舰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无人机的概念、结构组成以及舰载无人机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自动着舰的方案,包括航迹设计、无人机的导航与控制方法以及最后的着舰回收方式,其中还考虑到了着舰过程中的舰艇摇摆问题,指出了自动着舰技术在舰载无人机的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2009年巴黎航展上,EADS公司防御与安全部展出了其最近研制的无人机系统:先进无人机.该无人机项目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合作进行,旨在研制和生产用于情报、监视、目标捕获和侦察(ISTAR)任务的全自主飞行无人机.在展出其全尺寸模型之际,将该无人机命名为Talarion,源于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的带翼之鞋,取其能够飞得更高、更快之意.  相似文献   

9.
介绍舰载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机器视觉的概念及其导引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机器视觉导引的无人机自动着舰方案。在考虑舰艇摇摆的情况下,对无人机自动着舰过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机载雷达标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机载雷达静态有源标校方法,通过分析标校系统天线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接收距离和机载天线最小接收距离,给出了标校系统与机载雷达天线间最小距离的选取准则,该准则已在某型机载雷达标校系统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重  高晓光  符小卫  郤文清 《兵工学报》2014,35(12):2030-2040
为实现无人机在大范围内稳定、精确地跟踪三维参考航路,基于制导与控制回路独立设计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无人机三维航路跟踪制导控制方法。在制导外环,引入沿参考航路飞行的虚拟无人机作为向导并利用反步法设计三维航路跟踪的非线性制导律;在控制内环,以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和奇异摄动理论为基础,设计由机动指令生成器、角度转换器、慢回路姿态控制器和快回路角速度控制器所组成的飞行控制模块,对制导外环给出的制导指令进行快速精确地跟踪。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无人机航路跟踪制导控制方法的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无人机6自由度模型下的三维航路跟踪仿真,说明所提出的制导控制方法能够使得无人机精确地跟踪参考航路,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文中在分析无人机保障炮兵射击和激光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优势的基础上,论证了无人机与激光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结合使用的可行性,探讨了无人机保障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射击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无人机保障激光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射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无人机对地面目标的密切跟踪,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几何的无人机过顶跟踪地面目标的制导方法。 通过搭建无人机过顶跟踪地面目标的数学模型,分析其数学关系。设计无人机过顶跟踪地面目标的制导律并完成稳 定性分析。最后,分别针对不同运动状态的地面目标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各类地面目标 的有效跟踪,并且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4.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 net recovery system is introduced, which can recover UAV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liably and safel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t, and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guidance law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and actual flying trial data of a certain UAV.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is system can realize the recovery safely, stably and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操纵训练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宇  赵鹏 《兵工自动化》2016,35(8):18-21
针对无人机操纵手训练中存在的效果不佳和训练周期长等问题,开发了一款成本低廉的软件模拟训练系统。系统基于 DirectX 作为底层驱动,结合无人机运动模型和传感器模型,构建了人员仿真、环境仿真、无人机仿真、传感器仿真等多个部分,解决了对真实坐标与经纬度坐标间的相互转换,传感器仿真的解决方法等难点问题。该系统现已成功应用于无人机操纵的教学和相关无人机组的实践之中,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仿真度高、对运行环境要求低、运行稳定可靠,训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刘施阳 《兵工自动化》2021,40(11):43-45,59
为适应高新科技发展对军事行动带来的冲击,加强我军无人战场研究,提高无人机专业建设能力,提出未来无人机作战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无人机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中的应用和遇到的问题,结合无人机作战特点,从无人机的作战优势、集群建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功能集成以及编制体制建设5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加强无人机专业建设及技术的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对地攻击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人机为武器平台,以激光制导炸弹为对地攻击武器,探讨并提出了无人机对地攻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在最小转弯圆、目标区、武器发射圆等概念的基础上,研究无人机对地攻击的机动决策方案;根据武器和无人机的特性,给出了确定武器最佳发射点的步骤和方法。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这对无人机对地攻击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态逆和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BTT无人机控制系统。首先详细推导了适合BTT无人机控制的精度较高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时间尺度分离的方法把整个BTT控制系统分为快变量控制和慢变量控制两个子系统,再对每个子系统应用动态逆和变结构控制理论进行控制律设计,应用变结构控制克服了单纯应用动态逆鲁棒性较差的缺点。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分析得出:应用动态逆和变结构控制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BTT无人机控制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