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复制、传播和获取越来越便利,因而引发了各种道德问题。介绍了信息伦理的概念,阐述了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权、资源共享与所有权、言论责任与言论自由等信息伦理议题。信息化社会中,伦理议题的复杂度高、范围广,社会、组织或协会的规范条文难以涵盖所有的情况。最积极的做法是由个人的道德决策做起,将伦理理念融入决策及生活中,对个人或组织在生产、销售、购买和使用信息产品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在世界各国的规划与实施,已经引起人们对计算机信息伦理问题的高度关注。该文分析了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伦理的影响和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出人们应该遵循的网络基本道德规范,并提出一些对网络社会的伦理思考。  相似文献   

3.
制度伦理、道德伦理与公民伦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社会里家国同构,导致私德发达,公德欠缺.我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与国家分离,社会伦理分化为面向公共领域的制度伦理和面向私人领域的德性伦理.由于制度伦理的缺失,扭曲公民意志,造成社会道德失范.德性伦理高于制度伦理,但在重建我国社会道德伦理和培养公民精神时,制度伦理建设必须先于德性伦理建设,进而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诚信问题和参与公益活动的道德自觉性问题是当代中国公益面临的两大伦理问题.虽然在公益慈善活动中绝大多数公益组织和个人能够自觉地遵守诚信原则,但也存在着不少有违诚信的现象和行为.由于伦理本位和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及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的影响,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能力和负担问题,有关公益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和缺乏,以及现行纳税制度的束缚等原因,我国公民和有关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道德自觉性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5.
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网络社会“.网络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注意.本文对一些网络社会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解决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网络社会".网络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注意.本文对一些网络社会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解决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问题"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揭示了经济与伦理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重义轻利压抑人性导致国穷民弱,现代社会重利轻义导致道德危机.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应该是经济和伦理、物质和精神、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信息技术环境下伦理问题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一般的科学技术相比较,现代信息技术本身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伦理问题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信息技术涉及到的道德德关系具有多元性;在这个领域中,对道德主体的约束更加注重自律的作用;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相比,现有的信息伦理规范具有滞后性。此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的影响深远、危害极大,这使得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强道德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纪律、法律和道德(伦理)都是人们行为的规范,然而它们三者的内涵、表现形式特别是各自的社会功能既有着共同点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对于这些行为规范的理解和对待,任何片面性,都会对人和社会的正常与良好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在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做到依法治国(包括重视纪律的作用),又要做到依德治国,即法律(包括纪律)与道德相辅相成,德法并重,珠联璧合.由于道德伦理本身的特点,对于人性的陶冶与社会的整治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潜移默化的深刻作用,同时道德伦理又有着从根本上促进和保障法律和纪律作用的发挥,所以对于优秀道德伦理的建设更应该予以关注和推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梁漱溟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成因的历史文化元素与西方的不同。肯定中国传统伦理的优秀部分在中国当代的可继承性,认为现代公民伦理是给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注入新的因素,要在公民伦理的前提下提倡私人道德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