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电梯》2009,(16):7-7
随着住宅市场在改革开放30多年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中国电梯产量已达到25万台,在用电梯突破100万台,创行业发展的又一新记录。毫无疑问,中国已成为全球容量最大、增长最快的电梯市场。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经济的活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市场在短短30年间的迅速成长,为电梯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梯》2009,(16):3-3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梯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梯用户市场,而且已经成为全球电梯的主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30年来,电梯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秦健聪 《中国电梯》2009,(16):112-112
与时俱进的中国电梯工业30年间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市场和全球电梯生产基地。站在中国电梯30年的门槛上回望,在电梯协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与电梯行业共同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壮大。作为电梯行业的一分子,深感温暖和自豪。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正是一代代电梯人的创新与开拓精神促进了众多电梯企业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4.
我的电梯情     
武星军 《中国电梯》2009,(16):94-94
我是2000年进入电梯行业的,单位当时的名称是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主要从事电梯、起重机械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检验,这也是我目前唯一从事过的职业。我有幸目睹了中国电梯行业的飞速发展,2000年中国在用电梯不足30万台,2008年底已达到115.3万台,短短几年电梯数量翻了两番。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也是世界电梯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电梯行业面临产能、原材料、人力资源等诸多困扰,电梯整机及配套件厂商必然也必须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中国电梯杂志根据这一趋势,组织“世界电梯市场发展与中国”这一专题,通过数据采集,为行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严明 《中国电梯》2011,(3):24-26
近年来,全世界每年大约一半的新装电梯是在中国生产和安装的。截止到2009年年底,我国电梯拥有数量约137万台,是世界上在用电梯数量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数量的1/6。据预测,中国未来10年的房地产市场还将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那么与其配套的电梯行业必;悔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梯》2012,(18):1-1
中国电梯行业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变成全球电梯制造量第一、保有量第一的电梯大国。而随着我国电梯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特种电梯也在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8.
张研 《中国电梯》2009,(16):57-57
对于中国100多年的电梯历史来说,入行10年只是弹指瞬间;对于新中国电梯发展30年来说,我只是电梯行业的一个新丁。有幸的是,刚好遇到中国电梯行业10年飞速发展,感谢《中国电梯》给予我这个机会,发表我个人对中国电梯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梯》2005,16(1):34-35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电梯行业也进入新的增长高峰期。近几年来,国外和合资品牌占据中国电梯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电梯行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电梯行业与高利润渐行渐远。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内一些有悠久历史的国营民族电梯企业,必须鼎力逐新,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荆志国 《中国电梯》2009,(24):44-46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国经济都遭受到沉重的打击。面对危机,世界各国密切合作、不断推出新的政策以激励经济尽快复苏。在此环境下,2009年世界电梯行业冲出重围,率先实现启稳反弹。那么,究竟是什么刺激和拉动了电梯产业的强势发展?电梯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1.
张国桢 《中国电梯》2009,(16):49-49
恰如当今夏日炎热,《中国电梯》将热烈迎来第300期发刊。《中国电梯》是我国电梯人自己的刊物,她记载了我国电梯行业成长发展期的经历,30年来我国电梯行业能胜于其它类似行业更平稳、迅速的发展,《中国电梯》作出了可贵、有效的贡献。为此,作为电梯人应感谢《中国电梯》。  相似文献   

12.
任天笑 《中国电梯》2007,18(20):11-13
各位理事: 2006年国家对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宏观调控,使房地产市场更加规范,电梯需求量继续增长。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同时也形成了最强的电梯生产能力。电梯行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量迅速上升。现在,我把2006年度电梯行业的市场状况和协会的主要工作向全体理事作一汇报,请大家审议。  相似文献   

13.
赵胜男 《中国电梯》2008,19(2):21-22
随着电梯、自动扶梯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度电梯行业亟需一个展示先进产品、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平台。2007年2月,首届印度国际电梯展览会在孟买举行,展出面积约2万ft^2(约1860m^2)。共65家公司参展,其中有15家国外参展商。世界各地的专业观众超过了5000人,包括来自意大利、中国、德国、土耳其、美国、英国、希腊、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国的代表团。首届展会的成功展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为第2届展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2008年印度国际电梯展览会规模更大,有更多本土和国际电梯品牌参展。印度这一待开发的全球第1大潜在电梯市场,在未来将会成为继中国之后的全球第2大电梯市场。  相似文献   

14.
李振明 《中国电梯》2009,(16):64-64
1990年,我刚刚进入电梯行业时,中国电梯市场年需求不足2万台。而目前,中国每年新电梯用量和产量都是以上数字的10倍甚至更多,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100万台,成为世界上电梯用量和年新电梯增加量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梯》2014,(2):4-6
2013年电梯市场产销两旺,预计全年整梯生产台数将超过62万台,增长在18%左右,国内发运56万台,出口台量增长16%,达到6万台,电梯保有量也将超过300万台。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电梯的制造国和使用国,全球各大知名的电梯厂商都将中国市场作为最重要的市场,进行战略布局。新一届的中国政府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中国未来10年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这对电梯行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同时,又是我们大有作为的一个新机遇。  相似文献   

16.
刘砚军 《中国电梯》2005,16(24):48-49
正值世界电梯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处于霸主地位的中国电梯市场日新月异之际,稳坐电梯行业第三把交椅的蒂森克虏伯电梯集团,研制、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梯系统——TWIN,并将以“电梯制造的革命”为题首先在中国诸城市进行为期2个月的产品与概念的推介巡礼。2005年10月18日推介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29日移师上海。借此,本刊主编李增健专题访问了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国)首席执行官戈伟奇先生、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国)销售总监Joe Imfeld先生和蒂森克虏伯德国工厂项目管理与咨询高级顾问Karl-Otto Schollkopf先生并与戈伟奇先生就TWIN系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广泛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7.
王金萍 《中国电梯》2003,14(7):53-54
1900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将2台电梯从约克工厂运到上海,1907年奥的斯公司在平安酒店投入使用了中国最早的2台电梯,从此,电梯这种“垂直车辆”驶入了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电梯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电梯市场趋于国际化的今天,其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而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据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介绍,  相似文献   

18.
李惜慈 《中国电梯》2009,(16):65-65
欣闻中国电梯杂志300期之至,不胜感慨并为之振奋。因为中国电梯杂志创刊以来的20余年见证并伴随着我国电梯行业从小到大,从闭关自守到合资引进,从技术陈旧到技术先进,从国内市场走向全球市场的稳步、快速发展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9.
王锐  王瑞丽 《中国电梯》2007,18(4):10-11
随着我国电梯行业势如破竹地发展,中国电梯企业抓住2005年电梯进出口贸易顺差显现的契机,在国际电梯市场乘风破浪,克服了语言障碍、地域跨度、贸易壁垒等诸多困难,在2006年真正快速、稳健地融入了国际电梯大家庭。  相似文献   

20.
易斐 《中国电梯》2009,(16):90-90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电梯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奥地利森佩理特进入中国市场15年来亲历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梯行业从无到有,直到现在的蓬勃发展,速度惊人。目前世界各大电梯企业在国内都有了合资企业,如迅达、奥的斯、三菱、日立、东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