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气候变化对藻华暴发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在分析1954~2011年近58年九龙江流域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气候因子波动对九龙江藻华暴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年、季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且未来气温仍将持续升高;龙岩、漳州站年、冬季降水未来呈减少趋势;风速和日照时数都明显下降。这均对九龙江藻华暴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未来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和藻华暴发。  相似文献   

2.
基于漳卫南流域1980~2007年COD浓度与人均GDP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两者增长趋势间的关系,构建了COD浓度与人均GDP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模型。结果表明,随经济的增长,漳卫南流域COD浓度增大,流域COD浓度与人均GDP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两者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左段。研究结果对指导当地经济发展决策、保护水环境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东引运河排涝对东江东莞段取水口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3~7月的现场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量解析了东江东莞段取水口水质的季节性污染源。结果表明,三个主成分F1、F2、F3反映了83.85%的原始信息量,F1代表的污染源具有与东引运河相同的污染物特征;由运河排涝时对应的样品数据计算表明,运河排涝即为F1所代表的污染源;通过分析污染源贡献率,获得受运河排涝影响最为显著的指标为氨氮、总磷,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有机碳。可见运河排涝是引起下游取水口水质季节性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评价水环境质量对严格控制水体污染、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疆博斯腾湖1997~2010年主要水环境质量指标数据,采用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与趋势分析法分析了水质与硝态氮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10年期间,博斯腾湖水环境质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大多数年份为Ⅱ类水质,个别年份为Ⅲ类水质;水体质量关联度值总体呈现递减趋势,递减率为0.009 4/a,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666,通过了置信度为0.01的极显著检验,表明水质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水体中硝态氮浓度总体呈现递减趋势,递减率为0.021 1 mg/(L·a),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569,通过了置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为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大港水库是引黄济津工程中唯一的调蓄水库,为了解北大港水库引供黄河水期间水质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引供黄河水期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北大港水库在引供黄河水期间,CODMn和Cl-是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因子之一,即水库存在水质咸化和有机质污染现象,且CODMn与Cl-指标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同样显著;水质变化趋势说明天津市滨海地区水库除水质咸化外,还存在有机污染问题,对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白洋淀府河入淀口周边水质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府河入淀对白洋淀的水质影响,摸清区域水质现状,运用克里格插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揭示了白洋淀流域府河入淀口段区域水质在汛期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白洋淀府河入淀口水域自入淀口向湖心方向,总磷等5项水质指标浓度值均呈减小趋势,近府河入淀口处为高浓度带,其面积均约为总研究区域面积一半以上;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变化大,变异系数均大于40%;总磷和氨氮浓度均值分别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Ⅴ类标准的2.63、0.54倍,属重度污染区域,府河来水携带污染物严重超标;汛期入淀口区域氮素污染物浓度呈增大趋势,主要是由于淀西平原的农业面源污染引起。该研究方法可用于评价该区域水质状况,研究成果为改善该区域水质状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罗源湾的营养盐变化趋势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2~2004年水质监测数据和历史资料,对罗源湾营养盐含量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罗源湾海水中的营养盐(DIN和DIP)均超出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与1990年的相比,营养盐污染较为严重,海域富营养化明显。由此对罗源湾海水的富营养化现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降水量周期变化对于认识鄱阳湖枯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EMD方法分别将实测和模拟年降水量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成分,然后采用FFT求得各IMF分量周期,以便对比未来和基准期的周期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1961~2001年的实测年降水量序列整体存在2.5~3.5、6.5~8.0年的周期,较大尺度的周期表现不显著;ASD统计降尺度模型对序列的周期特性模拟能力良好。未来情况下,主周期相对基准期整体呈增大趋势,中小尺度周期仅有微小差别,较大尺度周期普遍增大,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过程波动剧烈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降水量周期变化对于认识鄱阳湖枯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EMD方法分别将实测和模拟年降水量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成分,然后采用FFT求得各IMF分量周期,以便对比未来和基准期的周期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1961~2001年的实测年降水量序列整体存在2.5~3.5、6.5~8.0年的周期,较大尺度的周期表现不显著;ASD统计降尺度模型对序列的周期特性模拟能力良好。未来情况下,主周期相对基准期整体呈增大趋势,中小尺度周期仅有微小差别,较大尺度周期普遍增大,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过程波动剧烈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与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51~2010年塔河流域8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及13个水文站1956~2009年的径流量及降雨资料,揭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塔河流域降雨及径流量序列变化周期,阐述了气候变化与径流变化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塔河流域的径流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降雨与径流主周期相同,气候变化仍是影响径流量变...  相似文献   

11.
流域径流量受到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但大多数研究仅关注未来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忽略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利用CA-Markov模型定量模拟流域未来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气候变化类型,采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情景分析法模拟未来变化环境下流域的径流响应。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洛河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未来流域土地利用呈现建设用地快速增加、耕地减少的趋势,这一趋势使径流量增加;径流量的变化与降雨变化呈正相关,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可见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苕溪流域控制断面河网概化水质订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复杂河网河道众多,水系复杂,加上模拟方法存在理论缺陷及概化河道产生误差,在模型运算中对规模较小的河道进行概化处理会导致水质模拟精度降低。为提高水质模拟精度,以杭嘉湖平原苕溪流域控制断面为例,通过引入陆域宽度概念,对河道概化前后流量及水质浓度进行修订。结果表明,苕溪流域控制断面COD、氨氮订正系数为0.96~1.11,订正后COD、氨氮浓度平均误差分别减小了3.58%、5.36%,水质精度有所提高,可见该方法在模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湖库水体为我国主要的清洁饮用水源,系统解析湖库水质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这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淮河流域14个湖库流域近8年(2003~2010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回顾性评估,并结合2000、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进一步解析水质变化趋势与湖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湖库水质与流域土地利用组成有关,流域的耕地、城镇用地等面积越大,水质越差,而林草地面积越大,湖库水质越好;14个湖库的COD、TP指标多为显著上升趋势,NH3-N指标上升和下降趋势参半;湖库水质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关,当耕地转变为城镇用地时,湖库水质趋势变化不明显;而当耕地转变为林地和湿地时,湖库的NH3-N、TP等水质指标有明显改善趋势。总体上,淮河流域湖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磷污染呈上升趋势。未来应加强土地利用管控,重视湖库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沱沱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沱沱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采用累积距平法、M-K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沱沱河流域1961~2010年以来的气温、降水和径流深序列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以来,沱沱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深序列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分别以0.32℃/10a、8.7mm/10a、4.1mm/10a的速度上升;气温、径流深序列均有显著上升趋势,而降水的上升趋势不太显著;气温、降水、径流深序列分别在1999、2004和2007、2004和2007年发生突变;沱沱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呈现出多年周期不同尺度的振荡特性,气温、降水和径流深年代年际变化周期分别以25、20、22年为第一主周期。  相似文献   

15.
洱海水质评价及污染物来源分析对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洱海12个监测点2014~2018年水质月监测数据,采用污染指数法分析并预测洱海污染状况,采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污染物来源及入湖途径。结果表明,洱海水环境质量现状整体合格,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COD,无机污染物TN、TP含量偏高,存在爆发蓝藻水华的风险。污染物进入湖体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中降水产生地表径流携带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农田污染流入湖体,主要影响DO、NH_3-N、TP、COD、I_(Mn);大气干湿沉降则携带大气污染物进入湖体,主要影响TN、硫化物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16.
受极端降水的影响,白龙江流域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命安全。为此,根据白龙江流域1965~2011年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白龙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7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白龙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均显著增加,1990年代中期之后显著减少,其中大雨日数发生了减少突变;各站点强降水次数变化特征差异显著,强降水次数的线性拟合减少率为0.002~0.280次/10a,迭部和武都长期减少趋势最明显,文县和武都发生了减少突变;极端降水指数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0.36(P0.05),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0.82(P0.01)。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湘江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将湘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汇流区间,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等数理统计法揭示了湘江流域上游、中游、下游径流与气象因素在1961~2013年之间的演变规律,利用弹性系数法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湘江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湘江流域径流与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潜在蒸散发呈下降趋势,径流变化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湘江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均起着增加径流的作用,人类活动对上游与中游的影响较大,下游则是以气候变化的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东江流域径流系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东江流域1956~2005年降雨、径流与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及R/S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东江流域径流系数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与植被覆盖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域径流系数序列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突变点,揭示了降水与蒸发是影响流城径流系数的主要气候要素,植被覆盖变化间接影响径流系数,为流域水资源规划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MIKE 11 Ecolab模型的梁滩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强  陈福容  王颖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1):33-36,72
基于MIKE 11 Ecolab模型构建了梁滩河流域水文、水动力和水质综合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流域河 道的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预案对该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水质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生活污 水的处理应是未来梁滩河流域治理的重点,应降低该流域水体的氨氮浓度,关注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含 量,生活污水处理应采用集中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汶河流域戴村坝水文站1952~2014年径流、降水及蒸发资料,采用双累积曲线法、有序聚类法及游程检验法、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t检验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流域径流序列进行一致性分析和检验,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汶河戴村坝流域年径流序列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变化趋势显著,突变年份发生在1964年,一致性不好;研究流域降水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5.809%、23.678%和60.513%,说明在大汶河戴村坝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较自然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大汶河流入东平湖后的一系列优化调度计算提供合理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