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徽派建筑理念是以徽派建筑为基因的设计理念,为保持黄山市城市风貌统一,促进徽派建筑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新徽派建筑与徽派建筑传承关系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新徽派建筑创作理念,并以大跨建筑的设计实践为例,探讨新徽派建筑理念在大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探索为新徽派建筑创作提供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黄山市的地域特性、气候特点和该地区的徽派建筑特色出发,从徽派建筑的传承和发展角度,结合新能源太阳能技术,建筑节能理念,利用徽派建筑大面积的南立墙面和遮雨(阳)檐的遮挡效果,将百叶型太阳能集热墙和遮雨(阳)檐相结合,在冬季和夏季时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能增加冬季时的采暖效果和夏季的通风效果,加强徽派建筑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3.
徽州建筑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中重要的一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承其精髓已经成为目前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传承创新为宗旨,尝试探索新徽派建筑创作方法,引导新徽派建筑创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4.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作为其载体的徽派建筑蕴含着从唐宋至明清时期鼎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基础,在分析并总结徽派建筑特点的基础上,从自然人文、科学技术建筑空间与形式、美学等方面出发,探其缘由,论其成就,从而达到弘扬徽文化,传承徽派建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旅特色小镇作为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核心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而且对地域文脉的发扬传承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千镇一面、照搬抄袭等问题。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运用皮尔斯符号三分法对地域性传统徽派建筑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徽派建筑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将徽派建筑符号转化并实践于文旅特色小镇的营造设计中,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筑师安藤忠雄实践作品的分析,研究其空间设计理念,总结安腾忠雄运用建筑空间体现日本的本土文化以及与自然进行交流的方法.并借鉴安腾忠雄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从而探索新徽派建筑的空间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派古民居的选址布局深受徽州风水理论影响,尤其注重水口营造。徽派古民居的内部结构格局生动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与陈设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以屯溪地区某典型新建徽派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全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EnergyPlus进行模拟,研究气象参数中相对湿度和设计参数中相对湿度对屯溪地区徽派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参数中的相对湿度对建筑能耗和空调能耗影响较小;随着设计条件中相对湿度的增加,建筑能耗和空调能耗也随之增加,但设计参数中相对湿度控制在30%~36%之间时,建筑能耗和空调能耗最小。  相似文献   

9.
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徽派古民居建筑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 ,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徽派古民居建筑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特点 ,都与皖南山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相适应 ,并注入了徽州居民个性化的审美追求。徽派古民居建筑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追求功能实用与工艺装饰的完美结合 ,形成了“商而兼士 ,贾而好儒”的独特人文景观 ,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和国际上关于瓦型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集热瓦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工作,本文将对瓦型集热器和太阳能集热瓦作一个综述性的介绍.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黄山地区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设计出一种与徽派建筑相匹配的新型瓦型太阳能双效集热器和一种有利于标准化建设的太阳能集热屋顶,实现太阳能集热装置与徽派建筑一体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徽派建筑数据异构多源和非结构化的特点,提出一种BiLSTM-CRF模型与徽派建筑词典相结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利用先验知识的辅助作用,提升实体识别效果,完成对建筑实体进行的识别抽取.利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知识,用属性图模型表示知识.最后使用Neo4j图数据库对构建的徽派建筑知识图谱进行了可视化展示.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构建徽派建筑领域知识图谱,为今后徽派建筑知识智能化推荐和搜索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徽派古民居特别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环境设计、总体规划,无一不展示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其建筑艺术所蕴含的人文性和所体现的生态化特点及独特的审美价值等,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建筑的恢弘、壮观及安全实用;二是建筑的人文色彩及装饰美;三是建筑环境设计的园林化情调;四是建筑规划上仿生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徽派古民居特别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环境设计、总体规划,无一不展示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其建筑艺术所蕴含的人文性和所体现的生态化特点及独特的审美价值等,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建筑的恢弘、壮观及安全实用;二是建筑的人文色彩及装饰美;三是建筑环境设计的园林化情调;四是建筑规划上仿生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民居聚落和新徽派建筑的几个典型案例包括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历史文化名村、黄山市区外边溪新徽州聚落和北京海淀区“坦博艺苑”,总结出课题研究所必须要做的几个工作:1.概念的界定;2.研究领域的界定;3.任何科研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果在课题研究成果中可以提出在广度和深度上延伸的其他课题,也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徽州建筑砖、木、石三雕,在我国明、清建筑史上别具一格,享誉海内外。令人遗憾的是,徽派三雕在近年出现了濒危状况。阐述了徽派三雕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提出了徽派三雕在保护、创新中发展的建议和看法,认为应将三雕的工艺发展同黄山的旅游业充分结合,群策群力,通过多样方式,多种途径,大力保护三雕工艺。  相似文献   

16.
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徽州建筑砖、木、石三雕,在我国明、清建筑史上别具一格,享誉海内外。令人遗憾的是,徽派三雕在近年出现了濒危状况。阐述了徽派三雕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提出了徽派三雕在保护、创新中发展的建议和看法,认为应将三雕的工艺发展同黄山的旅游业充分结合,群策群力,通过多样方式,多种途径,大力保护三雕工艺。  相似文献   

17.
以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地区的一幢长10m,宽8m,高10m的三层民用徽派建筑为对象,进行采暖季太阳能贡献率分析.该建筑采用了瓦型太阳能双效集热模块和可翻转百叶型太阳能集热墙等两种新型太阳能集热技术,在采暖季利用太阳能来辅助采暖.其中瓦型太阳能双效集热模块和可翻转百叶型太阳能集热墙的平均集热效率可以达到50%和30%,建筑的太阳能贡献率能达到59%,结果表明新型太阳能集热技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可节约大量的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趋同"愈发明显的当今社会,城市本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新徽派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继承,绽放于各个地区。本文以场所复兴为出发点,从"建筑与环境的对话"、"建筑本我的表达"以及"情感体验"三个方面举例论述了场所精神的营造。  相似文献   

19.
以徽派传统服饰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将徽派传统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归纳提炼为山越时期衣冠百年不易、大迁徙时期双向涵化、宋元时期技术改变服制和明清时期审美风尚大变等四点。从服装造型的角度,分别对徽派男子服装和女子服装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相应常见服装造型和贫富差异在服装造型中的体现进行对比,努力探寻徽派传统服饰文化艺术元素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装饰一直都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给予建筑美学特征,又赋予建筑文化、历史、社会、宗教等象征意义。本文针对徽州建筑,以及徽州文化、经济影响至深的扬州传统建筑,通过分析比较,挖掘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历史信息、不同的建筑文化。通过装饰对比,研究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的互融与差异,揭示徽派建筑与江浙建筑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