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二维地震勘探在找煤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豫中南某煤预查区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做过煤田预测工作,但由于覆盖层较厚,当时技术手段单一、仪器落后、方法陈旧、资金短缺等原因,对深部构造认识不清,找矿未能有大的突破,但从以往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有较好的成煤岩系存在,找煤前景较好。本文通过地震勘探在该区找煤中的应用实例,说明运用现代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获得高分辨的地震资料,很好地指导了钻探验证孔的布设和后续设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阐述多元信息复合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遥感,非遥感信息复合技术的特殊性及其在煤田地质构造分析中的实用性。本文通过运用该技术在徐州地区进行找煤预测的实例,阐述了遥非遥感信息复合技术的实施步骤及应用效果,同时也就此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井田及区域内的有关地质资料,在分析火成岩侵入规律和煤层赋存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井田内火成岩体预测及探、找煤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精细的正演和拟神经网络反演技术对邯郸矿区北李庄井田的高磁资料进行正演,反演研究和资料分析,针对本地区磁场的特点,用先进的位场正演和分离技术将本区上,下层火成岩的磁场进行了分离,在此基础上对下层火成岩磁场进行三维反演,确定了下层火成岩的底界埋深及厚度,并据此提供了进一步找煤的勘探孔位。在其他物探方法难以取得找煤效果的情况下,该方法保证了高精度磁测工作在本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地层的岩性比率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工作中,井间或无井区目的层岩性比率的预测需借助于地震速度资料来实现,这对碳酸盐岩地层来讲更是如此,通过对速度谱资料进行倾角和地震-声波速度系统差校正,从而得到了可靠的地震原始层序层速度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性预测的地震层序层速度模型及高、低速层压实模型,地质模型,等效模型,数学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对研究层中高速层的岩性比率进行了定量预测,最后在对研究层进行细分层的基础上,根据钻井统计的不同岩类的多少,将地层岩性简化为二元结构进行计算并校正,从而得到对应于高速层的碳酸盐岩的岩性比率,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石炭系地层中,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地质危害,建立适当的多指标非线性模型是预测的重点.通过采用两个均具有非线性、自主学习、自组织以及并行处理能力的BP及RBF人工神经网络,分别对煤与瓦斯的突出预测问题进行了建模比较.通过对山西某煤矿的实测数据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研究及测试,研究了两者在预测准确度和收敛速度方面的区别.仿真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快速且准确可靠,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覆盖区含煤远景预测中,地震勘探方法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不能进行大范围预测,而传统地质方法又受地表第四系覆盖,不能直接观测。根据宁夏地区1∶20万区域重力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预测了贺兰山北段、宁东、卫宁北山—香山、宁南等含煤远景。预测区中一部分与已知的煤田分布比较一致,而另一部分则可以作为远景区进一步工作,说明1∶20万重力资料的二次开发能够在覆盖区含煤远景预测中发挥作用。由于1∶20万区域重力资料比例尺太小,不能够准确控制局部重力异常的形态,因此预测的范围不够精确,建议在1∶20万远景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1∶5万等更大比例尺的重力测量。  相似文献   

8.
在地震地质条件的统计分析和水岩作用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库水临界深度表示的定量评价方法,以预测潜在震源深度及震中位置,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新思路:初期阶段用定性评价方法,在定性评价基础上进行定量预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二维地震勘探在洛阳找煤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随着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和煤炭资源剩余量的日益减少,容易勘探和易开采的煤炭资源更少,这就要求在勘探煤炭资源的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对煤炭资源进行更精确的勘探,这就要求勘探的分辨率必须更高。地震勘探在分辨率方面有高于其他物探方法的优势,本文介绍了二维地震勘探方法在洛阳低山丘陵区找煤中的应用。该区浅表存在发育钙质结核层和泥灰岩层,根据工区地震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野外工作参数,通过资料处理及解释,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0.
瓦斯地质理论的科研成果成功地应用于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已被实践所证明.针对应用过程中瓦斯地质信息量大、杂乱、多变等特点,运用DBMS、GIS、CADS等工具进行二次集成开发,建立一套具有快速采集数据、实时更新、图文一体化管理和图件辅助编绘及分析功能的应用系统,为快捷、可靠地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往煤炭三维地震勘探中普遍存在的地震数据采集、地震资料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三个环节衔接不紧,相互脱节,影响勘探精度的问题,提出煤炭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一体化技术方法,即在采集方面采用了单点激发、单点数字检波器小道距接收技术等;在资料处理方面采用小面元处理技术、重构去噪技术、分时剩余静校正技术、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等;在资料解释方面采用正演模型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综合地震属性技术等。这些技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形成了煤炭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一体化技术,该技术提高了煤炭地震勘探区的总体勘探精度。实践表明,一体化技术在HNDJ-GQ勘探区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在现如今煤炭砂泥岩互层复杂地区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结合煤矿地震数据特点,研究了OpenGL和VC++6.0联合编程,利用适合地震数据三维显示的算法,研制了基于Windows的煤矿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Sgy3D,Sgy3D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体、Inline剖面、Crossline剖面、层位、等值线、任意测线等要素的三维立体显示;实现了对数据体的动态放大、缩小、平移等交互操作。将Sgy3D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解释,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地形的起伏以及低速带厚度和速度的变化造成反射波旅行时的畸变,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质量。因此,开展煤田地震资料静校正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地震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风险和节约勘探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石油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层析静校正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地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静校正难的问题,提高了分辨率和信噪比。实例证明,该技术在煤田地质领域中的利用是有效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小波变换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煤田地震勘探方法是以水平叠加技术为中心的,在分辨率要求甚高的采区地震勘探中,水平叠加剖面的分辨率无法达到勘探精度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及其时间-频率局域化性质。通过理论模型研究,证明小波变换可以同时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勘探精度,将小波和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在分解后的高尺度剖面上,能有效地保护地震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从而能校准确地识别小波层与计算煤层厚度。  相似文献   

15.
复杂山地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作不同于平原、丘陵等地表条件较好的地区,在测量、成孔、放炮生产及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都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以保证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原始地震记录。在本文中,针对山西宁武煤田某煤矿较为复杂的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采用机械钻、风镐、洛阳铲及翻斗挖掘机等多种成孔方法,并在4种典型地表出露岩性区(黄土覆盖区、坡积物区、基岩出露区、河滩卵石区)进行了激发参数试验,确定了最佳激发参数,确保在各种出露岩性区都能获得较高信噪比的地震记录;针对山地地震勘探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特点,采用异步施工的方式保证勘探施工衔接和提高施工效率;建立现场计算机处理工作站,及时对各种试验资料、生产资料进行处理分析,以指导野外生产。实践证明了采集方法是正确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测井能提供地下介质较准确的岩性参数和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但只局限于井的附近,而地震勘探有较密的横向采样,对岩性的横向变化敏感。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大面积密集采集信息的优势,从平面和立体角度研究煤层厚度及顶底板的岩性变化,推断煤系地层岩性在平面上的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及对地质问题的研究程度。本文介绍了Strata反演软件的原理和流程,通过实际煤矿采区地震勘探资料的处理与资料分析,在大量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岩性与波阻抗之间的解释标准,说明了在岩性描述中的应用与成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煤田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地震勘探逐步进入复杂地区。由于地表条件复杂,地层倾角较大,使得地震采集干扰严重,处理静校正量大,从而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降低,严重影响资料解释的精度。本文以舒兰煤田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实的分析和研究了煤田领域在狭长地堑复杂地区地震资料采集及处理各个环节上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最终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地震报告的提交提供有利的数据保障,从而达到提高煤田地震勘探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中,野外采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工区的地物状况对野外数据采集和数据采集质量影响很大。在物探项目的踏勘、设计、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详细的地图来指导。Google Earth是一款虚拟的三维数字地球软件,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优点就是能够获取分辨率很高的地面矢量图,能够很好地指导物探项目的生产工作。鉴于Google Earth软件的强大功能以及物探项目工作的特点,描述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技术如何来指导工区地形的踏勘;如何下载高清晰的图片、借助第三方软件来实现地震勘探检波点、炮点批量展布来辅助施工设计;如何指导野外施工等等。通过实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