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消息时隙分配问题是FlexRay汽车网络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FlexRay消息帧格式和消息物理层传输规则的基础上,推导出了FlexRay消息传输时间片长度和总线占用率计算公式,给出了影响总线占用率的主要因素;以最小总线占用率为目标,提出了将静态段最长消息帧分配到动态段的时隙分配方法。
实验表明,该消息时隙分配方法可有效地降低总线占用率,提高网络使用的效率。
  相似文献   

2.
对D ev iceN et现场总线的低速特性及短帧结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该总线的适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出该总线最适合于以突发性数据传输为主的控制系统;针对D ev iceN et控制系统的组成节点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硬件电路图和软件设计思想,并对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CAN总线传输延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是CAN总线的传输延时特性,建立了统一的现场总线传输延时模型,给出了通用的传送延时公式及简化的延时公式,总结出了影响传输延时的2个主要方面:阻塞时间和帧时间。本文提出并建立了CAN总线阻塞时间的数学模型,剖析了CAN总线帧时间的组成并计算给出了不同参数下的帧时间。本文的工作对促进CAN总线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场总线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通信网络.本文在介绍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气动物流生产线,讨论了生产线的整个结构和功能,并阐述了生产过程中物流和信息流的概念以及PROFIBUS总线结构和硬件组态过程.给出了基于组态软件与PROFIBUS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网络模型及系统组态与调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多个电子标签的识别过程中,解决多标签引起的信息冲突是RFID识别系统中的难题。ALOHA算法是RFID系统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防冲突算法,为了解决多电子标签的碰撞和识别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的ALOHA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分组的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该算法通过改变标签分组的方法,简化了分组操作,并且提高了阅读器识别的效率。当标签数量较大时,该算法能有效的减少阅读器的识别时间,提高帧时隙的利用率,最后通过大数量电子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所需的时隙数比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要减少42%。  相似文献   

6.
胡玉忠  唐义锋 《机电信息》2012,(30):136-137
介绍了直流电源的整体功能结构,应用CAN总线通信技术对可编程直流稳压电源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主从式网络结构组网,分析并定义主、从机报文传输的帧格式,给出了CAN通信协议的数据定义以及从机系统单帧程序结构及流程。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飞机二次配电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针对航空配电的可靠性需求提出了CAN总线冗余的方法。重点给出了冗余CAN总线通信的硬件实现方法,并通过CPLD实现对总线的控制和对总线产生中断仲裁,进而给出了CAN总线通信的软件方案。实验表明,该设计可在一路总线故障时保证二次配电系统正常响应上位机命令,提高了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Fujitsu公司16Lx系列单片机编程方法基础上,研究了在RAM中运行程序时的编译、连接及程序的编程方法,利用该系统单片机内嵌FLASH和CAN总线控制器的特性,实现了基于该系统单片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在线编程。详细给出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并描述了主、从节点的在线编程监控程序的功能、流程和CAN总线在线编程的协议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VXI总线模块的中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VM总线寄存器基从者模块中断申请和响应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及VHDL语言实现寄存器基器件中断电路的方法、并给出了中断响应和应答电路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对设计消息基器件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王建林 《仪器仪表学报》2001,22(Z2):504-506
VXI总线硬件平台是仪器总线和自动测试系统的优秀平台.本文介绍了基于VXI总线的虚拟仪器驱动程序的IVI模型,给出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应用IVI模型设计了VXI总线虚拟任意函数发生器的驱动程序.该虚拟仪器驱动程序能够实现VXI总线任意函数发生器的驱动.  相似文献   

11.
王跃飞  殷健力  张利  王涛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5):2070-2075
针对FlexRay网络参数设计问题,定性分析了动态段长度等参数和消息ID分配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推导出动态段带宽利用率和消息最坏响应时间计算方法。以消息响应时间为约束,以最大带宽利用率和最小整体响应时间为设计目标,给出了FlexRay动态段长度和帧ID的优化设计模型及求解算法。以CANoe和DaVinci Network Designer为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保证较高的动态段带宽利用率和较小的消息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2.
基于CAN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动态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中应用最早截止期优先(EDF)调度时,CAN帧用有限的标识符位难以实现信息截止期编码,以及各节点同时更新截止期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总线仲裁的EDF调度算法,介绍了EDF调度算法原理及可调度性分析方法,最后将该调度算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信息的调度,验证了调度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架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限元分析已经成为汽车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现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边梁式客车的车架进行结构优化分析,用有限元法进行静态分析的同时,进行模态分析。考虑汽车运行的主要工况所受到的不同冲击载荷。通过综合各种车况的优化数据最后进行优化分析。确定最终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PCI总线的凹印雕刻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VerilogHDL语言实现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设计方法,设计出基于PCI总线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在某公司的Cyclone系列芯片上实现了从设备模式PCI总线下的简化协议,并采用ModelSim进行时序仿真,满足凹印制版高速雕刻机对大量图像数据传输的要求。该控制系统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主控制器,通过制定速度控制策略,设计一套适合雕刻系统的柔性加减速算法,从而保证高速及高精度控制的要求。最后,将该设计方案应用于凹印制版高速雕刻试验样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客车车架结构改进方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客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车架开裂的情况,运用有限元法对典型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在掌握原车结构应力、应变分布的基础上,对厂家提出的结构改进方案进行验证,通过对改进前后整车骨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及对比分析,发现修改方案的不足,提出局部改进的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某全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对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与模态分析。在保证车身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提出钢铝一体化轻量化结构方案。以轻量化为目标计算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尺寸,完成客车车身骨架的轻量化设计。对轻量化后的钢铝一体化车身骨架进行了校核,并与原车身骨架进行了质量、静态、动态性能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强度和固有频率与之前相当,轻量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类微装配机器人的固定式手眼系统,提出了一种标定方法。采用P3P位姿测量原理获得空间点在摄像机坐标系中的坐标,从而建立机器人空间坐标系与手眼坐标系的位姿关系,给出了手眼系统标定的具体步骤,建立了标定方程组及其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求解方法。考虑到计算和测量误差等因素带来的旋转矩阵非单位正交矩阵的问题,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校正算法进行修正。该方法无需复杂的辅助设备,标定过程简单,相关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标定精度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220 k V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的新型主接线方式,结合浙江电网实际情况,在可靠性角度对其适用的网架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能适用的3种典型网架结构,选择了合适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RAMSES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选择AIS和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作为模型基础输入数据,与使用双母线的接线方式进行了对比,运用解析的概率分析法,对网架进行了故障模拟及故障后果分析,计算了不同典型网架结构情况下使用不同接线方式的故障概率、故障频率、电力不足期望值(EPNS)、电量不足期望值(EENS)。预设多组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验证了不同的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设定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3台主变压器两种不同的建设时序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在可靠性角度给出了建设时序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接线方式在可靠性角度适用于所提出的单环网和双环网典型网架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介绍设备网络协同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结构和网络远程监控的实现方法。硬件组成以NI公司的PXI采集平台为核心,软件设计以Lab—VIEW为基本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封装理念,结果输出以图形图像为主。给出了软件模块的结构图。网络监控采用DataSocket技术和C/S方式实现,可以实时方便地对现场数据进行远程浏览、分析、存储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