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浙江传统建筑的"水"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浙江传统文化特色之一的“水文化”作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水文化”对浙江传统建筑的影响,并对此影响下的浙江传统建筑符号与特征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归纳,为浙江建筑文化的后续研究做些探索与铺垫。  相似文献   

2.
钟中 《南方建筑》2011,(6):71-78
通过对澳大利亚东海岸主要城市墨尔本、霍巴特、悉尼、黄金海岸的“城市滨水区” 的考察和分析,以“临水岸线”为脉络,以“滨水特色”为切入点,探索了其滨水区在规划设计、岸线营造、滨水设计风格等方面,对于今后中国滨水城市尤其是华南沿海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和建设中,加以印证和学习借鉴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塑造滨水名城——宁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磊  赵国裕  袁栋 《城市规划》2006,30(3):81-84
概述了在中国文化中,水是一种根源性隐喻,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自然、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水是宁波最动听的空间语言、城市发展最亲近的“见证”;通过对世界滨水名城的比较分析,总结出若干成功的因素及应避免的问题;在塑造宁波滨水名城实践中,以“自然、历史、自我”为主题,不断完善以水为源流为精髓(主题)的城市文化空间,以水为特色且关联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以水为依托且升华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4.
尹航  赵鸣 《风景园林》2018,25(12):105-109
水是鲁中低山丘陵地带泉水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长期以来,居于此地的人们在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创造了极具北方山区特色的泉水村落“水系统”。通过田野调查、测绘、访谈,探讨泉水村落选址对“水系统”环境基底形成的重要性和以“水系统”为特征的村落环境特征,发掘“水系统”的组成要素,总结“水系统”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并将其宏观结构分为2个子循环系统和4个分区。研究发掘了鲁中低山丘陵地带泉水村落景观的潜在规律,为维护泉水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稳定和乡土景观的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勇 《规划师》2023,(4):153-16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滨水地区更应把握生态优势,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应以生态建设为基底优化发展格局,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基于此,上海虹桥前湾地区依据生态特征及区位优势开展了“城水交融”的生态城市设计,以“五分水景五分城”的设计意向为指引,塑造因水成形的生态城市、向水而居的健康城市、因水而兴的多元城市,并通过构筑空间格局、强化风貌要素管控、营造健康宜居的魅力特色空间、打造创新多元的空间单元等手段,给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态城市设计前湾“答卷”。  相似文献   

6.
郑璐  姜超 《华中建筑》2023,(9):101-104
要在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水乡城镇特色与城市化发生碰撞,对生态和景观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乡印象消逝等诸多问题。在“城市双修”理念引导下,该文以江浙地区典型的平原水网城镇——南浔中心城区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将水系作为中心启动点,从水绿系统生态修复、滨水公共空间修补、文脉与特色风貌修补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并总结水网城镇滨水空间体系构建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水文化是苏南的灵魂,水文化传承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品质和丰富内涵的必要途径。近年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各乡村为突显自身地域特色,以水文化作为苏南地区的规划与品牌营造的重要内容是较优选。文章以苏南地区典型水乡村——苏州东山镇吴巷村为例,探寻承载其水乡文化特色内涵,为苏南地区特色田园乡村品牌营造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为研究对象,指出黄河是主导流域村落空间形态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通过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生产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具有鲜明流域特色的村落形态特征。在黄河三角洲流域选取24个典型村落,以水适应性为切入点,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析流域环境影响下的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形成机制与水适应性策略。提出“五水共适”理念,解析黄河三角洲流域沿线村落的“河、塘、田、路、居”空间发展模式,分析该模式对村落空间形态4种特征要素的影响,得出三角洲流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机制。在流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河流湖泊等其他流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景观设计》2013,(4):J0073-J0076
本次景观规划设计以“城水共生、乐活天地”为核心理念,与一期工程实现完美对接,旨在将沙澧河两岸打造成形象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越、游览体验丰富的城市滨水景区典范,推动漯河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寒地滨水新景观——黛秀湖公园景观创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洋  陆诗亮 《华中建筑》2008,26(5):161-165
黛秀湖公园设计以体现寒地地域特色为主要创作理念,依循“冬季友好”、“场所精神”的设计原则,从地域文化景观、色彩号观、水体景现等不同角度出发,围绕“一湖、两岛、双桥”的景观设计构思,展现文化区、游戏区、休闲区等不同功能主题板块冬夏皆宜的室外景观面貌,提升寒地地区滨水景观的季节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高尔夫球场项目被称为朝用体育产业但又被称为“绿色荒漠”,它在浪费土地和水资源、化肥农药污染、原生景观破坏等问题上受到质疑或批评。本文将结合实际项目从规划与生态的角度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球场建设所需灌溉、景观水量要求,水量补给与供应能力保证。二、对周边农田、水系水质的影响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和影响及处理。三、从规划设计中如何节水、有效利用水资源。减轻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沈忠文 《福建建筑》2012,(2):115-118
本文通过推算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下简称2009版规范)住宅小区室内外流量衔接点生活给水秒流量的给水保证率,提出简化住宅小区室内外秒流量衔接点分类、统一居住小区室内外给水流量衔接点计算人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在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同时,改变了汉江中下游水资源供求关系,襄樊市毗邻丹江口,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重要影响。为促进襄樊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及Vens i mPLE建模功能构建经济、社会、水资源系统仿真模型,选择最优方案,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最终得出:方案4节水治污兼"引丹济汉"调入水源相结合方案为最优方案,但仍存在较大用水缺口,需要采取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蓉蓉 《住宅科技》2009,29(2):14-17
文章以“星云苑”住宅小区的中水处理系统的方案为例,介绍了“星云苑”利用ICAST专利处理技术对住宅小区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处理后的中水的水质、水量以及中水回用的重要用途,并对整个处理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韩小敏 《山西建筑》2014,(2):176-177
主要介绍了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DK124+602高压富水溶腔"突水突泥情况、水文地质特征、岩溶发育规模,并根据透水溶腔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历次突水突泥机理,综合考虑施工及运营安全等多种因素,确定采用"释能降压、注浆加固、超前支护、结构加强"原则处理"602溶腔",并顺利通过高压富水岩溶,保证了隧道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6.
刘建军 《山西建筑》2013,(31):252-253
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分析了"人水和谐"在构建和谐太原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建设人水和谐新太原过程中应坚持做到的"三个统一"和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陆继红  李伟 《建筑节能》2013,(12):26-27,71
简要介绍了燃气消费的发展趋势、燃气采暖热水炉在国内外居住建筑中的使用情况。《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和GB25034--2010《燃气采暖热水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燃气管网的建设,推动了城镇燃气采暖热水炉产品的进一步普及和快速增长。介绍了燃气采暖热水炉的种类和组成。举例说明了燃气采暖热水炉的烟气排放中污染物含量远低于标准中污染物排放要求,满足国家环保规定。简述了燃气采暖热水炉采暖系统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8.
老子《道德经》里对水做了这样的描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城市的灵魂,是命脉,是精气神。思考水对一个城市也好,一座建筑也好,水对生活、文化的意义何在?该文通过在中国当下的情况对水街规划探索的分析,来对水街这一形态进行重新定位。最后指出水街的中国精神乃是一个时代命题,而表达中国内涵是要将"中国式"思维带到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9.
吉林市是松花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其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既与该流域其他滨水城市相似,又特色鲜明。从吉林市城水结构、滨水景观及水域环境三个层面入手,研究水域空间的结构布局、景观规划及生态保护路径,提出将吉林自然生态骨架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构建"山水环绕组团结构"的城市景观格局,突出"城在景中,景在城内"的水域景观特质,以及建立城水和谐关系,保护水域环境的城市景观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浅谈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云 《广州建筑》2010,38(6):34-36
随着建设绿色城市、绿色生态呼声的日益高涨,要求节约更多的资源和能源。空调冷凝水已形成水资源之一,对空调冷凝水进行回收和利用,正是贯彻了"节能、节水、节地、治污"八字方针,亦是获取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