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油管修复、油管涂层工艺存在的问题是设备老化,生产效率低、污染严重、新工艺通过油管斜滚精校设备,数控车床、高压水射流设备,布袋除尘装置,炉链传动装置,远红外加热器等设备的引进,使油管修复、油管涂层工艺完善,油管质量、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实践证明油管修复、油管涂层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对减少躺井,延长检泵周期,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多年油管清洗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油污清理的特点,论证常温常压进行油管清洗的可行性,取得了油管内、外清洗技术的突破。结合“太波”热的远红外辐射预热技术,形成中国北方全年适用的油管清洗新技术———油管远红外预热冲刷清洗技术。该技术不同于化学煮泡、高压水射流、中频加热等清洗技术。采用“外刷内冲”常温常压清洗,不使用高温、高压大功率设备,也不使用化学清洗剂,实现了高效节能、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3.
旧油管清洗作为油管修复工艺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其清洗质量对油管的使用成本、施工作业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其清洗方式也影响着清洗效果和成本、修复质量、操作安全性及环保等方面。针对传统清洗方法对结垢、锈皮旧油管存在着清洗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旧油管的内壁采用钻通与高压水射流相结合、外壁采用刷式清洗与低压射流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案。,现场使用结果表明,这种清洗方案提高了油管清洗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清洗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给油田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旧油管清洗是油管修复工艺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清洗质量不仅对后续工序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关系到油管使用成本以及施工作业的质量,其清洗方式还影响着油管的清洗效果、成本、修复质量、操作安全性及环保等。针对传统清洗方法对结垢、锈皮的旧油管存在清洗效率低、成本高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旧油管的外壁采用刷式清洗与射流清洗结合,内壁采用钻通与高压水射流相结合的清洗方法,并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这种清洗方法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清洗效率、质量高等优点,给油田企业创造了巨大效益。图3参7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油管在油田开采中损坏程度与原因,找出相关修复工艺。对油田油管使用材质及损坏状况系统调研后列举了局部及井口修复工艺、螺纹修复工艺、热固化树脂原位固化修复工艺、液体凝固材料修复工艺四项典型修复技术,以期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采用连续空心杆代替油管进行采油,消除了油管尺寸的限制,下入的套管泵的尺寸可达56和70 mm,可以实现大泵提液;同时连续空心杆的强度大,且质量比常规杆的质量轻8%~18%,可以实现深抽。小井眼举升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抽油机举升工艺、无油管抽油工艺和小套管无抽油杆油管举升工艺。通过抗拉和抗疲劳试验得出结论:连续空心抽油杆的机械连接方式比焊接方式能更好得满足连续空心杆的举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难清洗油管清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井管柱逐年加深,管壁结垢、锈皮、结盐、结蜡、稠油堆积等难清洗油管逐年增多,此类油管因得不到修复或修复质量不高而造成浪费和出现质量问题.增加了开发成本。常规的油管清洗方法有化学清洗、物理清洗等,然而它们各自都存在着缺点.清洗效果不佳,无法满足难清洗油管的清洗要求。文章通过对几种常用油管清洗方法的对比以及油管结垢、锈皮组分的研究,确定了难清洗油管的清洗方案,并对相应的清洗流程、原理以及清洗装置进行了介绍,解决了难清洗油管的清洗问题,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确保了人身安全.提高了生产率.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某油田在商检过程中发现的油管内螺纹表面镀锌层锈蚀脱落问题,认为该批油管螺纹接头存在质量隐患。对该批油管取样,按照API RP 5C5标准规定进行上、卸扣试验,发现存在粘扣问题。对引起油管粘扣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到了油管粘扣的原因。为用好该批油管,从上扣扭矩、对扣方式和引扣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郭峰 《石油机械》2004,32(C00):98-100
针对原有油管修复技术因设备老化,工艺不完善,生产效率低,修复质量得不到保证,已不能满足现场生产要求的问题,对油管修复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了高压水射流在线清洗结垢油管技术、油管试压力矩控制技术、YG-350油管超音频加热自动清洗技术,并对生产线不适宜的工艺进行了改进,使油管修复线工艺更加合理,自动化程度更高,大大提高了油管的修复效率和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井口油管挤扁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种原因,高温高压深井试油过程中发生了多起上部油管在小于其抗挤强度情况下的挤扁事故。为此,首先进行了油管质量复查,排除了油管质量问题。然后,以XS井为例进行了井下油管受力分析。分析表明,高温高压深井试油井下油管在井口挤扁的主要原因为:井口油管在轴向拉力作用下抗外挤强度降低,温度效应引起的轴向附加力加大了井口油管所受的轴向拉力,进一步降低了井口油管抗挤强度。加强检测,杜绝"带伤"油管下井,根 据计算施加合适的井口环空平衡压力,选择合适油嘴反排并控制反排压力与速度,杜绝敞喷,适时减小或卸掉环空压力,可以防止试油井下油管在井口挤扁。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交流     
DUOLINE玻璃钢内衬管成功解决管材防腐问题吴则中DUOLINE系统是英国MAXTUBE公司和美国RICE公司联合生产的一种环氧树脂玻璃钢内衬管系统 ,可用于油管、套管和地面输送管。DUOLINE玻璃钢内衬油管是在普通碳钢油管内装入一个低压薄壁玻璃钢管 ,并在环隙中注入水泥浆 ,水泥浆固化后起支撑玻璃钢内衬的作用。在油管的端头粘接一个г形玻璃钢环套 ,以密封油管的端面。当两根油管连接时 ,在接箍中放入一个特制的橡胶密封杯 ,上紧后可使油管内壁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防护层 ,防止螺纹部分腐蚀。目前有两种DUO …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不久,随着4180米的连续油管起出井口,完好盘卷在连续油管作业车上,标志着新疆油田采用反穿连续油管注入头方式起出井内连续油管技术在P5007井获得成功。这项工艺相较于传统起管技术,解决了井口与井内的连续油管滚压后强度降低,导致连续油管在起管过程中断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择合理的射孔方式,保证了施工安全;采用连续油管内穿电缆校深进行自然伽马校深,保证射孔作业的精度定位;制定合理的安全、质量控制措施,实现连续油管传输射孔作业一次性成功。  相似文献   

14.
氮化防腐油管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化防腐油管是由胜利孤岛采油厂研制开发的用于解决油、水井油管腐蚀或偏磨问题的新型防腐油管,经过室内试验评价,其耐腐蚀性能优于其他防腐蚀油管.经过胜利油田200余口井的现场试验,没有出现因油管质量问题导致油、水井重新作业的情况,平均使用寿命已达到1 a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同井抽注采油树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不同增产工艺要求, 解决“同井抽注”工艺难点,根据中海油渤海自营油田采油树结构及技术特点对其进行了改进,在油管挂和上法兰处按照合理的布局钻孔,分别利用油管挂矩形密封与电缆橡胶护套配合密封、配套的三铁四胶的胶块膨胀密封电缆,开辟了电缆穿越通道。使用一种由普通电缆穿越器改造后的双联式电缆穿越器,耐压等级达到20 MPa,价格只是整体固化的1/4。对同井抽注工艺,将采油树由单管采油管柱改造为同井双管柱,在原井油管四通的基础上增加1个新油管四通,通过上下2个四通内的油管挂来坐挂双管柱;对同井注气采油采用下面挂114 mmEU油管,上面挂73 mm NEW VAM油管的管柱组合,解决双管柱在采油四通的布置、悬挂问题。改进方案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螺纹参数公差对油管螺纹连接强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圆螺纹油管接头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油管螺纹参数偏差的油管接头机紧连接和承受拉伸载荷作用工况的应力应变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油管各螺纹参数偏差不改变油管发生强度破坏的螺纹牙齿位置;不同的螺纹参数偏差对油管螺纹的连接强度影响不同,螺距公差、牙型角上偏差及齿根高下偏差对油管螺纹连接强度的影响较大。给出了各螺纹参数偏差对油管螺纹连接强度影响程度的排序,为油管螺纹的质量检测和油管断裂失效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水力式油管桥塞存在承压能力低、定位不准、封堵油管可靠性差以及不可打捞等问题,研发了高压注水井可投捞油管桥塞。该油管桥塞设计了径向扩张式双密封胶筒,极大地提高了承压能力;采用钢丝投送的方式对油管桥塞进行定位,实现了在油管内自由调节坐卡位置,保证了油管桥塞在油管内定位准确;坐封方式为机械震击,只有当上、下卡瓦同时锚定油管内壁后胶筒才被压缩,封堵油管,因此提高了封堵油管的可靠性;设计的打捞机构可实现坐封后的打捞功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管桥塞配合带压作业装置实现了高压注水井的检串作业,与前期泄压作业相比,单井节约费用9.8万元,同时减小了泄压作业对油田产能的影响,占井时间缩短21 d,提前恢复注水400 m3,有效保持了油藏的注采平衡,为带压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霞  肖国章 《焊管》2012,35(4):32-36
介绍了连续油管井下作业的弯曲循环方式及典型失效形式,并对连续油管作业进行了受力分析,同时采用外径38.1 mm,壁厚3.18 mm的CT80级进口连续油管进行不同内压下的疲劳试验。疲劳试验结果和失效试样的断口分析表明,内压作用下的弯曲疲劳是连续油管失效的主要原因,连续油管的疲劳失效属于典型的低周疲劳问题,疲劳裂纹都在连续油管外表面开始产生。因此,低周疲劳是连续油管工作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玻璃钢油管在应用中存在泵效降低、油井免修期短的问题,开展了玻璃钢油管配套技术应用试验。试验了尾管加重和尾管加重+单向锚定2种工艺,并对油管螺纹粘接方式进行改进。现场试验表明,采用尾管加重+单向锚定工艺可有效解决管柱伸缩变形问题,提高泵效,减少杆管偏磨,延长检泵周期;玻璃钢油管耐腐蚀、抗偏磨,在完善工艺基础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清除井下油管螺纹内的泥砂颗粒等脏物 ,研制了QK— 1型油管螺纹清扣器。该工具主要利用油管外螺纹与内螺纹上扣的原理进行工作。工具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通过更换 89mm和 73mm清扣头来实现相应尺寸油管的螺纹清洗工作 ,有效解决了井下作业油管螺纹因泥砂颗粒造成的螺纹密封性差的问题 ,提高了施工质量 ,延长了油水井免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