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雨舟 《城市建筑》2014,(26):32-32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房屋在设计建筑过程中不能仅考虑正常状态的下的建筑质量,还要在设计建筑过程中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作者参与的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纪念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例,结合地震大背景和设计过程,论述了本设计中纪念性的定位,着重阐述了纪念性建筑在设计中的情感叙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灾害内容,其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等有着非常剧烈的影响,高等级地震的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变化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是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设计师应该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建筑的具体抗震能力完成建筑空间平面、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施工场地的具体设计工作,通过上述内容的设计有效的保证建筑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在地震影响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保证人体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将对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于抗震能力的设计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从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到2016年熊本地震的约20年时间里,巨大地震不断给日本社会造成损失。与此同时,抗震技术也在进步发展。但在实际设计中,结构技术人员受到1981年确立的新抗震设计方法的束缚,对于建筑在巨大地震中的状态和业主之间还缺乏沟通。通过与业主对话,共同设定建筑目标性能,共同营造安全安心的建筑,是结构技术人员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叶丽影  刘云华  戴国强 《建筑结构》2023,(6):100-105+130
医疗类建筑作为重点设防类公共建筑,如何保证其在地震过程中“功能不中断”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对于高烈度区医疗建筑,《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令第744号)提出需进行多遇及设防地震工况的包络设计。而单纯通过加大构件截面尺寸的传统设计方法往往效果不佳,且易出现“肥梁胖柱”现象。为了有效控制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从而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采用在结构中增设金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方法,对减震及非减震结构进行不同地震工况下的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能够满足《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令第744号)中正常使用的各项性能指标;同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能够较好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标,抗震性能较纯框架体系好。通过模拟医疗冷库用房环境进行阻尼器的性能测试,进一步证明了低温环境下阻尼器力学性能稳定,滞回曲线饱满。  相似文献   

6.
地震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之一。研究地震时建筑内人员的行为,了解地震时建筑中人员逃生时的行为规律,对于建筑性能化设计,建筑安全逃生管理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地震时建筑中人员对灾情的决策过程,并结合已有的突发情况下人群行为,考虑地震的特殊性,总结出了地震时的人群疏散行为,最后得出地震时安全疏散的时间条件,为今后地震逃生提供理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7.
龙文志 《门窗》2008,(8):10-14
本文介绍了汶川地震区域的一些建筑及幕墙门窗损坏实例,归纳了印象性看法,提出了改进抗震设计初浅建议,对提升抗震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反思中国的建筑抗震理念与5.12汶川地震实际灾害的巨大反差,反思中国历次地震死伤人数与国外地震死伤人数的巨大反差,中国的建筑抗震在设计理念和结构上需要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8.
沈骏超 《城市建筑》2014,(32):75-75
近几年国内外地震频发,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地震中因为建筑物的防抗震差所导致的损失居于首位,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进行有效的防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建筑结构设计中防抗震设计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晓晖 《门窗》2013,(4):206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对房屋抗震设计的关注,为了提高建筑房屋的抗震性能,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尽量减少地震带给人们的危害。本文通过分析地震后被毁房屋的特点、时抗震设计与构造措施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来增加房屋的抗震能力,从而减少地震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周治兴 《建筑知识》2014,(3):66-66,6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以及世界各地区的地震频发,更是让人们对它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发生时的经济损失。但是,如何要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提高抗震能力呢,需要我们来共同探讨制定相关的抗震措施。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结构侧移大小,如果结构变形能力不足以抵御地震输入能量对结构变形的要求,则会发生倒塌。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注意的一些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