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上油田现有两种物理防蜡工具,既超强防蜡降粘增油器和强磁防蜡降粘增油器;防蜡降粘增油装置是集磁学、流体力学为一体的防蜡降粘、提高泵效、提高产量的新型井下技术产品。本文从基本原理入手,揭示防蜡降粘增油装置防蜡降粘机理、功能和适用性。通过现场应用,结合作业前、后生产动态数据、功图、载荷等实测资料以及工作电流曲线进行了机采形势分析,并作了整体经济效益评价,得出陆上油田防蜡降粘增油效果;该工具具有延缓结蜡,平稳生产,延长加药或热洗周期,节约成本等效果,为陆上油田开发区特高含水阶段油井采用更合理、更经济的防蜡措施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A油田结蜡井的判别方式以载荷比为依据,月度形成资料后进行降粘措施制定,这样一方面容易错过最佳清防蜡时机,另一方面易造成多频次加药的问题。本文通过降粘时机的研究,打破常规结蜡井判别方式,形成降粘时机判断图表和图版,解决斜井、大泵井等虚假结蜡井的问题,使结蜡井和结蜡方式判别的更准确,使降粘措施的制定更科学。  相似文献   

3.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抽油机井采油是油田主要的机械采油方式,抽油机也是油田主要耗能设备。抽油机井效率是抽油机在提液过程中其有效功与系统输入能量的比值,反映抽油机井采油的能耗水平机械采油经济技术之一。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机采井效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对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换大泵是抽油机井的主要提液措施。但是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单井措施增油量大幅度下降,大部分井出现了"增液不增油"、"降液降油"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高含水期的有效提液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厂两年来采取提液措施的116口抽油机井的增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数据统计和盈亏平衡分析方法,从措施效果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取得了一些认识,为提液措施的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的理论研究与管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抽油机井采油是油田主要的机械采油方式,抽油机也是油田主要耗能设备。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抽油机在提液过程中其有效功与系统输入能量的比值,反映抽油机井采油的能耗水平,是机械采油经济技术之一。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机采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对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长期注水以及注聚开发,引起油藏温度变化,导致原油性质的变化;随着油田的开发,采出的原油中轻质成分减少,重质组分增加,原油物性变差是导致机采井结蜡现象就越来越严重的内因。为了确保抽油机井热洗清蜡的及时性,在综合考虑产液量、电流、沉没度、载荷等生产参数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绘制热洗曲线,根据5项指标制定合理热洗周期。同时采用清蜡剂与热洗两种手段配合进行来提高抽油机井热洗效果。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采油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孤岛油田部分井存在近井地带堵塞、结蜡问题,开展了超声波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该工艺通过冲击振荡剥离及空化降粘作用解除油水井近井地带堵塞,提高油井产量,现场应用证明,该工艺施工简单,增油效果显著,便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对油田进行生产时,对抽油机井的实际生产有影响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抽油机井的结蜡,对油井的产量有严重的影响。而热洗则能够有效降低和消除井下管杆泵部位的结蜡现象,也是对抽油机井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手段。所以,热洗对抽油机井的生产有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热洗对抽油机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以便为国内抽油机井的生产提供借鉴,提高油井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油井结蜡是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结蜡会影响采出效果。若结蜡情况严重,会对抽油机井效率和生产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针对抽油机井结蜡问题目前主要采用热洗的方式解决。本文提出的利用电流法对现行热洗周期修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热洗周期不合理引起的资源浪费或热洗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秦义  朱云 《内蒙古石油化工》1998,24(4):56-56,45
本文提出了水力活塞泵井控水增油的一项新工艺。借鉴抽油机井控水措施,注水井分注工艺,结合水力活塞泵井实际生产特点,提出了一套控水增油的措施。通过封隔器及新型开关器的合理组配达到不影响水力活塞泵井正常生产而方便实现找卡水的目的,其可操作性和方便性均高于传统抽油机井找卡水工艺。  相似文献   

11.
抽油机井运行过程中,采取热洗技术措施,清除结蜡的影响,提高抽油机井的生产效率。对抽油机井的热洗效果进行分析,确定最优化的热洗周期,保持抽油机井正常运行。降低抽油机井生产的阻力,保持油井长期持续的生产能力,达到油田生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油田行业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发展快速,其不仅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和企业对能源的需求,还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进步。油田机采井开采管理工作是油田生产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抽油机井检泵率将会对油田机井开采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检泵率越高,就会增加抽油机井的开采难度,导致油产量下降,从而使企业无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很多油田机井开采作业往往采取三元复合驱技术来进行,而该技术的实行往往也会受到机井高检泵率的影响,使得弱碱三元复合驱机采井的工作效果不理想,这就给油田企业带来了很多麻烦,同时也增加了开采作业的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3.
抽油机井管理指标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机采井的管理水平,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对每一口井只需要流压,排量效率一组数据就可以确定该井在图中的位置,可以很便捷地确定抽油机井工况是否合理。管理人员可根据不同区域的井提出不同的处理措施。抽油机井诊断的技术非常重要,常用的方法有:示功图诊断法、试泵法和井口憋压法。最常用的是示功图诊断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的后期注聚开发的发展,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现象逐渐严重,严重影响了机采井的产出,偏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油井产量与时率的严重问题。虽然我们在作业起出现场换料的过程采取了加装扶正器和加强洗井防止结蜡造成的偏磨等措施,但根据近些年的现场观察,抽油杆在井下偏磨情况多为非均匀的一侧偏磨,在2013年,我矿由于抽油机杆管偏磨造成杆断检泵109口,占全矿检泵总井的65.1%。本文提出采用抽油杆旋转保护器进行探讨,该技术是通过加装旋转设备使抽油杆缓慢旋转,不断改变抽油杆转动使扶正器偏磨部位分散化,以达到延缓抽油杆偏磨的程度,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和停井影响产能的目的,因此该项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抽油机井防偏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东油田油井结蜡机理研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井结蜡造成抽油机井活塞蜡卡,自喷井、电潜泵井和气举井蜡堵,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结蜡是因为油气在井筒举升过程中,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温度低于蜡质析出温度时,蜡结晶析出。清蜡和防蜡要着重改善井筒流动条件、油管绝热性能,光洁油管内壁,降低蜡结晶析出温度,阻止蜡晶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为维护油井正常生产,需定期对结蜡井采用清防蜡措施。部分机采井由于设备问题无法用流程洗井,采取的措施为在井口用热洗车洗井。由于待处理井数多,热洗车数量少,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固体长效防蜡剂研究,通过在井口向油套环形空间加固体防蜡剂的方式,有效减缓油井结蜡,延长机采井热洗周期。本文论述了结蜡的机理,介绍了固体清防蜡技术的原理,设计出了适合固体清防蜡剂的加药流程,操作简单方便,可加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抽油机是油田主要的机械采油方式,也是油田主要能耗设备。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是抽油机在将井内液体举升至地面所耗的有效功率与系统输入功率的比值。通过对机采井系统效率的理论计算,分析了系统效率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最后,指出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大路沟二区机采井系统效率偏低、能耗较高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大路沟二区抽油机能耗高的主要因素和降低能耗的方法及途径,通过实施抽汲参数优化调整,推广应用抽油机井节能保护器、井组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抽油机变频调速等节能装置及加强抽油机井现场管理的技术措施,提高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达到了节能降耗、延长系统使用寿命、降低操作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沉没度是抽油机井的重要动态参数及运行指标,是影响产能挖潜、泵效水平、系统效率及耗能、热洗效率以及泵况问题发生率的重要因素,是抽油机井举升势能的直接体现,是提高系统效率及降低百米吨液耗电重要调控对象。通过摸索单井次洗井时间及热洗周期与沉没度间的关系,找出沉没度于清防蜡间的关系,归纳出沉没度与问题井发生率间的关系。综上,最终确立抽油机井沉没度的合理范围,为我矿机采井沉没度合理调控提供正确的方向,降低泵况问题发生率,延长检泵周期和提高运行时率。  相似文献   

20.
沉没度是抽油机井的重要动态参数及运行指标,是影响产能挖潜、泵效水平、系统效率及耗能、热洗效率以及泵况问题发生率的重要因素,是抽油机井举升势能的直接体现,是提高系统效率及降低百米吨液耗电重要调控对象。通过摸索单井次洗井时间及热洗周期与沉没度间的关系,找出沉没度于清防蜡间的关系,归纳出沉没度与问题井发生率间的关系。综上,最终确立抽油机井沉没度的合理范围,为我矿机采井沉没度合理调控提供正确的方向,降低泵况问题发生率,延长检泵周期和提高运行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