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改革体系,对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重构新型城乡关系意义重大,而村域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是其应有之义。村域城镇化强调农民在原居住地,通过发展村域经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内生性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文章通过提出村域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包括村庄撤并、乡村产业支撑与就业结构转变、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地理区位优势等,从而得出3种模式:工业主导型、农旅融合型和电商带动型村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就地城镇化模式转型问题值得关注。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对就地城镇化地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部四镇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就地城镇化历程分为"非农化起步—乡村工业引领的城镇化发展—‘再城市化’发展"3个阶段,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三闲’起家、工业引领、政府规制加强"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在就地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城镇空间的塑造,还催生新的治理关系。研究从治理的角度探讨就地城镇化转型现象,得出3点结论:(1)就地城镇化地区转型进入"再城市化"的新阶段;(2)不同参与者在就地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并带来治理模式的变化;(3)就地城镇化地区只有加强空间管控和优化物质环境,才能转型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动力机制视角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根据农民进入城镇的主观意愿,可以将城镇化划分为"主动城镇化"和"被动城镇化"两种类型2。"主动城镇化"是指由农民个体主导的城镇化,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空间流动实现,即农民自主选择来到城市,通过就业或投资,逐步在城市定居下来,从而实现从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另一种则是就地城镇化,即在乡镇、村庄范围内,通过农民个体的努力,将生产、生活要素聚集起来,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根本举措。近年来,新乡县古固寨镇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利益,努力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初步走出了一条在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地区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45)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本文就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得出中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用地的逐利性扩张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县级单元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把握县域城镇化特征与趋势至关重要。文章选取河南禹州市作为案例,结合村庄和镇区居民问卷485份,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村庄居民与镇区居民之间城镇化意愿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城区、镇区在城镇化进程中承担角色有较大差异,一刀切式的城乡二元结构研究视角需要向"城—镇—村"三元结构转变;中部地区城镇化模式不同于东部,以县城为核心载体的本地城镇化特征明显,乡镇对于城镇化作用有限,城乡体系趋于扁平化,县城为核心的县域一体化生活圈逐步取代乡镇区为纽带的乡镇生活圈,不同类型区的城镇化特征各异,应制定更深入具体的城镇化政策与发展策略,积极探索中部地区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发展有高质量的城镇,是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第六大重要任务,也是历年经济工作会议从未提出过的。而高质量城镇化,就是要改变过去“要地不要人”、“土地城镇化先于人口城镇化”的旧城镇化模式。这也就是解决人的城镇化,让进城农民有住房住,实行完全的农民工市民化。因此,“住有所居”是新型城镇化必须直面的问题,它与中国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现实背景紧密相连,是最契合国情的制度设计。这是房地产行业的职责所在,也是房地产业对城镇化应该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融合的乡村景观变迁——以淘宝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速城镇化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相互影响,且乡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乡村景观包含人工与自然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乡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经济类型对于乡村景观的影响最为深远。新型城镇化相较于传统城镇化,更加强调人的在地城镇化,以改善乡村的经济条件为首要任务,以产业融合作为主要途径,因此乡村的经济结构必将发生转型,乡村景观也势必会因此而变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网络和物流的"淘宝村"经济发展模式成为越来越多农村实现在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创新与传统文化虽不是矛盾,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空间生产理论清晰地阐释了经济发展决定空间模式,因此,如果在经济发生转型之后,空间没有响应,那激化的矛盾对于乡村景观将是毁灭性的,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自身的适应性而转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山地城镇化困境及旅游城镇化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进入关键时期,山地城镇化过程中需应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约束、粗放式乡村城镇化蔓延、欠发达山区脱贫形势严峻等困境。文章在重点研判山地城镇实施旅游城镇化路径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的实施路径,包括评估旅游资源、甄别目标城镇;从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产业融合与地域空间层面设定"四位一体"的总体目标;构建以"城—乡—景"地域空间统筹、"旅游+"产业融合、旅游利益相关者多元平衡为主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小产居单元特征的乡村就地城镇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当前乡村就地城镇化实践过程中人居空间稀释、乡村资源外移和城乡行政壁垒等现实阻碍,文章结合乡村产业转型、美丽乡村及乡村社区建设背景,通过对汪集街"微园区、小社区"的微小产居单元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居空间聚合的微小产居单元建设依托企业下沉、产居分权和土地流转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乡村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实现村民非农化就地就业;同时,基于城乡等值理念推动乡村设施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均衡化,提升村民市民身份的自我认同感,增加村民留在乡村的居住意愿,为乡村就地城镇化提供支撑。可见,微小产居单元作为产城融合政策在乡村的科学实践,是推进乡村就地城镇化的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陆枭麟 《城市规划》2015,(10):75-82
新常态下西部山地贫困地区城镇化路径的探索引发了"异地城镇化"还是"本地城镇化"的争论。在厘清"异地城镇化"和"本地城镇化"相关理论要点、适用条件以及利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述。以贵州省山地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丹寨县为实证案例,结合乡村调研和问卷分析,深入剖析农村人口转移特点:人口分层迁移明显、贫困程度与迁移意愿"负相关"、外出人口回流现象突出、异地城镇化不稳定,以及本地县城、乡镇人口迁移和集聚规律:以县城为主体进行集聚,农村人口本地迁移根据富裕程度呈阶梯性递进。最后,从人的需求的视角,建立西部山地贫困地区"本地脱贫、外出积累、回流创业"的"本地+异地+再本地"的三阶段城镇化解释框架,并基于需求层次以及要素自由流动视角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综合来看,新型城镇化体现出六个新特点。根本目的:农村居民的市民化。让更多农民到城镇定居并享受现代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民化已成为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研究通过对典型的就地城镇化地区—福建省泉州市的实证研究,发现了其以外来人口为主体的半市民化特征,并调研分析了外来人口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以此为基础,研究还从促进就地城镇化地区外来人口市民化的角度出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量大面广的小城镇在国家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始终被寄予很大期望,但成效如何仍值得深入讨论。文章以广西4个典型小城镇的迁居意愿调研数据为基础,从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五种生产"视角,分析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研究表明,孱弱的本地物质生产能力是影响小城镇居民择居的关键因素,异化的基于本地社会网络的精神生产过程弱化了小城镇居民的地域认同,自身、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方面也未达到可以实现可持续再生产的目标,这一不完整的社会再生产链条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异地城镇化和半城镇化现象。在城镇化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居民的择居行为更多的是在现实条件下的被动选择,难以成为与大中小城市并列的空间实体。应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协调本地发展,积极协调"五种生产"之间的关系,基于比较优势完善本地化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促使小城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速发展的城镇化推动乡村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致使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抛荒化等收缩现象。汪集街作为武汉市近郊农业强镇,传统内源式发展的镇村模式无法满足城镇转型发展需求,正面临着镇村失衡(城镇扩张缓慢、农村急剧收缩)、资源外流、产业乏力、生态破裂等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汪集当前镇村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居民意愿,基于"精明收缩"理论,探讨一种城镇特色化、村庄社区化、产村单元化、生态景观化的"小"镇"大"村式镇村发展模式,即不再摊大饼式地追求镇区快速扩张,强调镇区做精产业、做细服务、做特品牌;农村社区化、产业化、职能化,"一村一品",实现社区产住一体,从而推动外出劳动力回流,实现村民就地城镇化。以满足城镇增加自身引力、承接下沉产业、实现乡村"精明收缩"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探索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城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镇化"出路,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6)
旅游对城镇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全域旅游使得旅游的驱动力量加强,资源、政策、资本、产业、区位、创意、消费、活动八种驱动因素都能加快就地城镇化进程,选择海南旅游发展较好的东部区域、受某种驱动因素影响较大的典型城镇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其旅游就地城镇化过程,描绘不同因素驱动下的旅游就地城镇化路径,发现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就地城镇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人口愈来愈少,一些乡村变得破败萧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如何实现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农民与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农宅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里的"农宅"内涵包括农宅质量、室内环境、使用年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3)
和谐社区建设是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农民群众适应城镇化过程的需要。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社区在方便农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使农民群众的矛盾集中了起来;农民群众自由散漫的乡村生活方式,与社区的现代规则不能较好兼容;社区服务,与民众的期望相差太远。和谐社区建设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加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能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周岚 《小城镇建设》2014,(12):22-23
<正>乡村是中国人的心灵家园,乡村独有的田园景观、生存方式和文化意境,是中国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互补型魅力空间、差别化人居环境。"十二五"以来,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江苏实施了"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我们的行动从农民意愿调查做起。2011年,我们在全省13个省辖市选择了283个各种类型的村庄、每个村庄再选择20户不同家庭,开展了"江苏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意愿调查",调查形成了非常详实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