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沐若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发电,因引水遂洞较长须布置大型上游调压井结构。调压井采用简单圆筒式,高度为76.5 m,断面内径为25.0 m,具有结构尺寸大、内外水荷载大、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针对调压井调保稳定、结构安全等工程技术难题,采用数值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研究确定了调压井平面布置以及调压井衬砌配筋形式。所采用的预先灌浆加固及逆作法施工的井筒开挖方案,保证了井筒施工时性态较差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西藏金桥水电站调压井原设计方案为气垫式,综合考虑后调整优化为阻抗式。在调压井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工期滞后,为保证发电目标工期,对开挖施工方案和衬砌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通过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调整优化,金桥水电站调压井从结构布置上更为科学合理,工程建设目标工期也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大湾电站调压井工程原设计为竖井方案,井筒直径16m,由于地处强风化的破碎岩体中,大跨度的井筒尤其穹顶部位,难于开挖成型,施工安全、质量也难以保证。经认真研究,将原方案调整为螺旋式调压井,有效地避开了强风化破碎岩体。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尼日河开建桥电站调压井为对象,探索和研究了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调压井的开挖效应;讨论了施工期调压井在开挖过程中应力分布情况与变形规律,以及不同工况下衬砌结构的稳定性;比较了5种衬砌结构的优化方案。分析表明,原设计方案是偏保守的,而对衬砌的结构优化是可行的,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羊沟水电站引水线路总长7.044 km,其中隧洞长5.148 km,Ⅲ类围岩占隧洞全长8.1%,Ⅳ类围岩占隧洞全长49.3%,Ⅴ类围岩长2.194 km,占隧洞全长42.6%,围岩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位于引水系统末端的调压井及高压管道座落在洪积块碎石土(plQ41)上,工程地质条件差。调压井采用综合体型,底部采用阻抗式,阻抗孔直径2.7 m,顶部采用圆形开敞溢流式上室水池,水池内径31 m,高度10 m,水池底板坐落于原地面高程上,阻抗孔与上室之间为圆筒竖井,竖井高度41.5 m,内径10 m,调压井总高度51.5 m。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调压井布置及体型优化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对调压井优化各方案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结果的对比与分析,找到调压井优化计算数学模型的最优解,作为调压井优化推荐方案。通过水力过渡过程控制参数的敏感性计算与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今后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工程的布置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家峡水电厂左岸电站是利用增设的排沙洞引水发电,为了解决上游调压井进口的泥沙沉淀问题,通过水流泥沙模型试验,确定调压井体型,验证引水系统淤而不堵、堵而不死的布置要求;阻抗式调压井和机组工作闸门井合二为一,井筒为半埋式露天钢筋混凝土结构,开挖直径为32 m,内径为26 m,出露地面高度约39 m,通过三维有限元和过渡仿真等计算,分析论证调压井结构的安全性,并提出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8.
郑治 《水电站设计》1990,(2):27-31,21
一、工程概况天生桥二级(坝索)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上游南盘江上,采用低坝长隧洞引水发电。电站总装机132万kW。枢纽由拦河坝、引水发电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厂房等组成。拦河坝最大坝高58.7m,引水隧洞三条,平均洞长9776m,内径8.7~10.4m。调压井是三个排成一线的差动式调压井,井深90m,开挖直径24m,衬砌后直径21m,每井引出二条压力管道。  相似文献   

9.
调压井衬砌结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薄壁圆筒理论(结构力学方法)对某电站大内径调压井进行了结构计算,并且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复核。结果表明,薄壁圆筒理论不仅对小型调压井衬砌的计算和设计适用,在大内径的调压井设计中,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山电站为松江河梯级电站中一级引水式水电站,其调压井的开挖是从原地面到高程678 m平台的明挖和高程678 m平台以下的暗挖.文中介绍了小山电站的调压井开挖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白水江三级水电站为低水头、大流量引水式水电站.调压并稳定断面为470m2,原设计为矩形阻抗式明挖调压井.开挖过程中调压井后边坡出现滑坡迹象,优化调整后将调压井上移至地质条件较好的山体内,以避开表层深厚松散堆积层,缩小上室开挖跨度.通过设溢流洞和下室降低井筒高度,通气洞兼作施工支洞,解决了调压井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并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黄川江 《四川水利》2004,26(5):10-11
杨村水电站装机容量3×2.2万kW,电站为混合式开发,于闸坝右岸取水,引水建筑物有有压引水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等.隧洞末端设带下室的圆筒阻抗式调压室,井筒高80m,外径16m,内径12m~14m.初步设计所选的调压室位置地质条件比较差,井口以上明挖达10.4万m3,最大开挖边坡高80m,工程量大,施工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由于该电站并入四川主网运行,在系统中不担任调频任务,故提出调压井与调压阀并用的方案,经过水力学计算与分析,确定了调压室的形式与尺寸,最后施工按此方案进行.从电站近两年的运行情况看,未发生任何影响安全的现象,调压井和调压阀均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印尼阿萨汉一级水电站(Asahan No.1Hydropower Station)引水系统地面式、超高、超大钢制调压井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钢制调压井。该钢制调压井采用弧形钢板逐层拼焊而成。其内径相等,并在内壁设置有竖撑、横撑等加固部件。调压井的结构形式与安装方式以及现场特殊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一般形式的起重机在施工现场没有安装基础,故无法完成安装。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用于调压井管节安装的壁附式起重机的结构和提升方案。这为同类型用于钢制调压井施工的起重机设计技术提供了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浪底西沟水电站调压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浪底西沟水电站输水管道0+000—0+838.71桩号段由小浪底水利枢纽原灌溉洞改建而成。根据电站规模及布置条件,对单纯设置调压阀和"调压井+调压阀"两个方案进行了引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和分析,确定调压系统采用"调压井+调压阀"方案布置。调压井布置在0+750.00桩号处,对调压井进行了支护和结构设计,解决了调压系统设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胡志英 《水利科技》2014,(2):36-37,53
该文针对华安水电站扩建工程调压井因所处位置地形狭窄、地质条件复杂而不利于大直径调压井开挖的问题,经过渡过程仿真计算,将调压井直径由托马断面的29.5 m优化为20 m,开挖直径由33.5 m减到23 m,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省了工程投资,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实践表明,当水电站并在大网中运行时,在充分考虑系统、水轮机内部水流稳定性、调速器性能和安装调试质量等因素影响作用下,调压井稳定断面小于托马断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KYET水电站早期设计阶段,针对长7 100 m的发电引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研究比较了调压井、气垫式调压室、调压阀等型式,初步推荐采用调压井作为调压方式。随着工作的深入,认识到采用调压阀替代调压井是可行的。利用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了带有调压阀的水轮机调节系统在一次调频、大/小波动工况的表现,并采用带调压阀的机组调节仿真试验系统进行了复核研究。基于计算和试验成果,进行了调压阀选型、布置和防抬机复核,并开展了优化方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水电站采用调压阀方案能够解决机组转速和水道压力上升问题,满足机电设备和水工建筑物的运行和安全要求,以调压阀替代调压井是可行的,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尾水隧洞长达1500m,需设置尾水调压井以满足水力过渡过程的要求。对一洞四机布置的分岔系统应根据地形、地质、施工、工程投资等因素确定尾水调压井的个数,对采用单尾调还是双尾调方案进行计算和比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姜射坝和开建桥水电站调压并不同的布置方案及工程地质条件,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运行期调压井结构变形及应力分布特性,对调压井结构安全性进行复核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天花板水电站调压井所处部位为镶嵌碎裂结构的岩屑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泥质页岩,不利于大直径洞室开挖.经分析研究将调压井断面直径27 m优化为23 m,开挖直径由31 m减至26.6 m,降低了开挖施工难度,节省了工程投资,确保了施工安全.电站甩负荷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四川省尼日河开建桥电站调压井为对象,探索和研究了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计算调压井的建模方法,讨论了施工期调压井在开挖过程中应力分布情况与变形规律,以及不同工况下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了优化的衬砌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