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模糊数学在蘑菇羹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蘑菇预煮液为主要原料,经过滤、调配、加热等工序加工,研究不同配方对蘑菇羹的影响,选取稠度、香气、口味、色泽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3种蘑菇羹产品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而准确地区分出不同产品的等级,是对蘑菇羹进行感官评价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泥焦化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焦化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经过筛选选取活性白土作为焦化处理催化剂,分别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氮气吹扫量、加热速率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4个影响因素对液相油品收率的影响顺序为:氮气吹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热速率;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氮气吹扫量>加热速率.较为理想的反应参数:反应温度490 ℃;反应时间60 min;氮气吹扫量90 mL/min;加热速率4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含油污泥液相油品收率>80%,反应转化率>99.9%,经焦化处理后的废渣含油率<3‰,达到农用污泥排放标准,实现了达标排放和回收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碳氢的排放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一台电控增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对象,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实验测试.为了分析转速、负荷、轨压和燃料喷射时刻对碳氢生成的影响,分别设计3组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采集示功图和碳氢排放,结合燃烧参数和排放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过高或者过低的喷射压力均会使碳氢排放增加.在燃料喷射较晚时,碳氢排放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在燃料喷射较早时,低转速下碳氢排放高于中高转速下的碳氢排放;中高转速下,随燃料喷射的提前,碳氢排放总体呈减小趋势,在低转速下,随燃料喷射提前,碳氢排放呈增加小幅增加的趋势.低负荷时碳氢排放明显高于中高负荷时碳氢排放;当中低负荷时,碳氢排放随燃料喷射的提前而降低,当高负荷时,碳氢排放受燃料喷射时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测算车辆运行碳排放,包括燃料消耗直接碳排放与电能利用间接碳排放。基于质量平衡法得出各种燃料的碳排放系数,基于火力发电煤耗量提出纯电动汽车间接CO2排放计算方法。采集车辆运营数据与能耗数据,计算出各运输类型与各能源类型车辆CO2年度排放量,得出电动车辆替代传统燃料车辆后的CO2减排率。发现除大型柴油公交及中短途城际运输车辆外,电动汽车均有明显减碳效果,小型城市配送车辆减碳率最高,达48.62%。预测火电占比降低及火力发电煤耗量降低后电动汽车的碳减排量,相对于2016年,2020年将再减碳7.07%。  相似文献   

5.
正十烷/氢气/空气点火延迟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点火延迟时间是燃烧室设计的关键参数,为了揭示氢气对碳氢燃料点火特性的影响,通过CHEMKIN-PRO程序包和两种正十烷燃烧的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计算了正十烷/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的点火延迟时间,分析了不同含氢比、气体压力和当量比下的点火延迟特性.结果表明:在温度超过临界值T_0时,点火延迟时间随氢气质量比增加而缩短,说明氢气对燃烧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当温度低于这个临界值时,氢气对燃烧反应起抑制作用,使得点火延迟时间随氢气质量比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6.
从延迟焦化装置工艺机理以及渣油的分散体系分析入手,用Matlab程序设计软件对强化延迟焦化的 原料性质与产品收率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强化延迟焦化原料的密度、残炭质量分数、氢碳物质的量比、原油四 组分(胶质、沥青质、饱和烃和芳烃)质量分数与焦炭收率、液体收率以及气体收率之间具有良好的多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吸热型碳氢燃料热裂解的结焦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吸热型碳氢燃料的裂解结焦及其抑制,采用连续进样挂片测焦的方法考察了三种结焦抑制剂对焦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裂解时间在30 min内,抑焦效果最好的抑制剂可以将结焦量降低60%;对于30~60 min的裂解过程,抑焦效果较佳的抑制剂可降低结焦量31%.结合燃料裂解产物的分析结果,考察了结焦抑制剂对吸热型碳氢燃料裂解反应历程的影响,以及抑制剂对金属挂片上结焦渗碳现象的缓解作用.结果显示: 三种结焦抑制剂并不参与燃料裂解反应,对裂解产物特别是小分子烯烃产物的分布基本没有影响,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焦化原料的表征与延迟焦化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锦州石化分公司两种焦化原料样品及自制焦化循环油的基本性质及分子结构,采用实验室微型反应釜考察了这些试样的延迟焦化性能。结果表明,虽然两种焦化原料的性质相差较大,如残炭质量分数分别为17.3%和20.1%、沥青质分别为1.9%和5.6%,但是它们的平均结构参数比较接近,60%~80%的硫氮原子富集在胶质组分中。另一方面,锦州焦化原料的密度、残炭、灰分、金属质量分数都显著高于国内熟知的孤岛减压渣油,而硫质量分数较低,约为后者的10%;尽管循环油的性质总体优于焦化原料,但是其沥青质质量分数高于相应焦化原料的沥青质质量分数、残炭也占两种焦化原料残炭的20%以上。延迟焦化性能考察表明,温度和焦化原料都可影响产物分布,高温有利于增加液收、提高柴汽比、降低焦中硫质量分数,而焦化原料与焦化循环油的共焦化可抑制焦炭增加液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非稳定工况下发动机—液力自动变速器系统的工作,推导该系统的特性参数以及回转质量转换系数的公式,提出用解析法研究非稳态下动力性与经济性表达式,论述了影响燃料经济性与动力性的因素及其评价方法:分析了一些提高性能的措施。它旣用于分析评价现有汽车的性能,又可在开发新产品时进行性能预測,以便从多方案组合匹配的系统中选优。  相似文献   

10.
铝电解预焙阳极原料配方对阳极过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电解碳素阳极过电位高达400-600mV,导致吨铝电耗和原铝的生成成本增加,作者通过不同原料配方(沥青量和残极添加量)工业试验预焙阳极取样,在实验室用“改进断电流法”进行阳极过电位测试,考察了铝用碳素阳极生产中粘结剂沥青含量和残有添加量对阳极过电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沥青量的增加,试验阳极的过电位变化不大,但略有降低;添加残极时带的Na3AlF6,AlF3,Al2O3和NaF等杂质,可加速阳极过程的电化学和表面转化步骤,从而降低阳极过电位,阳极孔隙度过高可导致阳极过电位增大。  相似文献   

11.
煤炭开发过程碳排放特征及碳中和发展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清煤炭开发过程碳排放特征,是推动煤炭开发过程碳达峰、碳中和的前提和基础.基于煤炭开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分析方法,重点从生产用能、瓦斯排放及矿后活动3个环节,建立煤炭开发过程碳排放计算模型,测算煤炭开发过程碳排放量,并分析不同环节碳排放特征,提出煤炭开发过程碳减排技术途径.研究表明:1)生产用能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发现及发展历史,碳纳米管的结构以及特性。比较了目前碳纳米管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和催化裂解法。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目前碳纳米管的研究热点,并阐述了我国在碳纳米管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兼顾电力系统经济、节能及减排的多目标发电调度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极大极小逐步宽容约束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IEEE 24节点系统进行建模并求解,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引入到发电调度中,能够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市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对于指导区域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 于岳阳市 2013—2019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结合重心转移模型、ArcGIS 空间分析等方法,对 岳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岳阳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 主,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的净碳排放量由 2013 年至 2019 年增加了 4.05%,其中 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是岳阳市最主要的碳源,林地对碳汇的贡献量最大,同时总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呈现出先 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岳阳市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呈现出一转多的特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 重心均集中在岳阳县,整体上均向东南方向转移,转移距离分别为 2.96 km 和 16.15 km;2013—2019 年岳 阳市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效应表现为碳排放增量高于碳吸收增量 5 168 294.63 t,且建设用地侵占 耕地、林地是碳排放总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林地带来的生态效益较为显著,在平衡碳循环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问题,首先,在碳排放因子法的基础上,根据能源平衡表拆分法建立建筑运行碳排放计算模型,通过2005—2020年河北省建筑运行碳排放数据分析其碳排放变化特征。其次,运用STIRPAT模型对建筑运行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增长了1.24倍,间接碳排放在运行阶段碳排放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居民生活在建筑运行碳排放行业结构中占比最大,常住人口数量是河北省建筑运行碳排放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均匀堆积碳黑颗粒层进行氧化,并对不同氧化阶段的碳黑颗粒进行取样,离线开展热重分析获得碳黑颗粒的氧化特性,同时利用电镜分析碳黑颗粒的纳观结构及参数,探索均匀堆积颗粒的氧化过程及氧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氧化温度对均匀堆积碳黑颗粒层的排放特性和氧化效率有促进作用;均匀堆积时,颗粒氧化时主要以CO排放为主;在氧化末期,碳黑颗粒起燃温度和活化能会随氧化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氧化温度增加,碳黑基本粒子的纳观结构先从外层崩解和剥离,然后又逐渐形成更有序和稳定的“壳–核”结构,且趋于短微晶小间距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介绍CVD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的各类装置,并对影响碳纳米管生长的各种因素进行评述.CVD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主要的实验装置有固定催化床、沸腾催化床、喷淋催化床、双温区流动催化床等;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催化剂种类、反应气体、裂解温度、反应时间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云南省的能源结构、碳排放现状、碳排放重点行业、林业碳汇情况等,归纳总结出云南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可再生资源丰富,应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废弃矿山...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城市建筑的温室气体减排与建筑废弃物的处置和资源化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的支撑,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立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分别计算了北京地区某办公和教学用公共建筑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显示在50 a的建筑生命周期内,使用阶段温室气体排放分别占总排放量的82%和89%,建材生产阶段分别为17.3%和10.4%.为此,根据北京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建筑节能的要求,利用情景分析法,通过模型计算,提出了公用建筑温室气体减排的建议.同时基于我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对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不同情景进行了分析,定量核算了不同情景下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轻型车辆碳排放测算方法,分析车辆碳排放与运行工况关系。基于车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 RDE)车载测试数据,以CO2当量CO2e代表碳排放,分析得出碳排放速率随车速、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增大而上升;运用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车辆碳排放与车速、加速度、比功率多参数间非线性关系测算模型,计算得出世界轻型车测试循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WLTC)、新欧洲行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NEDC)和中国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commercial Car,CLTC-C)3种台架测试循环工况下的碳排放因子。比较发现3种台架测试循环工况下的碳排放因子均高于实际道路行驶碳排放因子,其中WLTC下碳排放因子最高,其次是NEDC,再是CLTC-C,原因是加速度越大、车速越高的测试工况导致碳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