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当今世界的通信技术正向着网络化、智能化及可支持宽带高速网间互联的方向发展.一种覆盖范围更广、频带更宽、可支持多个用户同时接人互联网查询的宽带上网方式--Mobile Office(无线宽带互联网接人系统)应运而生,并在上海APEC 2001年会期间,为与会代表和记者提供了高速无线上网服务和网上商务处理业务,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南方通信(惠州)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20日在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召开宽带接人技术交流会。 南方通信(惠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香港)鸿年电子有限公司、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股东于 1992年创办的。会上南方通信公司交流了宽带综合接入系统、无线光纤接入系统、宽带无线接人系统和无线接入系统的技术及其设备。 HAX-AN宽带综合接人系统用光纤或微波作传输媒质,提供基于STM的窄带综合数字业务(如电话、计算机和数据等)和基于ATM的宽带综合数字业务(如点播电视、交互式视频、高速数据和高速Inter…  相似文献   

3.
1.前言 随着PDA和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普及,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上网,一个新的市场——“宽带无线游牧/移动接入”正在兴起。宽带无线接人技术面向一个固定和移动通信融合的新市场,它可提供与宽带有线固定接人并行的宽带无线接入业务,支持游牧和移动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光纤干线网,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蓬勃发展及多媒体信息业务的迅速膨胀.用户接入私用或公共网络成为一个“瓶颈”问题。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宽带无线接入网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BWA).即通过无线宽带通信系统(WBCS)使用户获得接入服务。其发展阶段如表1所示.表2则是各种宽带接入业务的容量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5.
迅速发展的Internet业务、多媒体业务以及日益增长的移动电话用户都预示着未来几年中,宽带无线技术将在通信领域中快速发展.文章分析了正在发展的几种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固定和可移动无线宽带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并指出了无线宽带通信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和宽带业务的发展,一个新兴的宽带无线接人市场正在兴起。2.5G/3G手机移动数据业务和宽带无线接入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宽带无线接入是一个面向固定和移动通信融合的新市场,提供与宽带有线固定接入并行的宽带无线接入,支持游牧和移动应用。它与宽带固定接入使用共同的互联网核心网,应用业务支持AAA系统。它使得用户能够在任意时间和地点接入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无所不在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SIEMENS Attane Walkair1000是一种理想的点对多点宽带无线接人系统,非常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用户,多商业和多住宅用户(MTU&MDU),SOHO用户,基站互联以及应急通信等(见图1)。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未来通信系统正在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个人化的方向发展,个人无线通信系统符合这一发展方向。中兴个人无线通信系统(ZXPCS)是基于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的通信产品,该产品已在全国在110个城市网上运行,效果良好,得到各地运营商的认可,对当地的经济以及通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 ZXPCS10.0系统新业务ZXPCS10.0个人无线通信系统除了可以提供基于语音服务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外,还可以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短消息业务、移动智能网业务、定位业务、盲区呼业务、无线集群用户交换机(CENTRE…  相似文献   

9.
王强 《通信世界》2002,(5):36-36,39
在固定无线宽带接人(F1xed wlreless Broad band Access)技术中,无线激光通信技术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为宽带接人的快速部署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无线激光通信是指利用激光束作为信道在空司(陆地或外太空)直接进行语音、数据、图像信息双向传送的一种技术,又称为“自由空司激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FSO),“无纤激光通信”或“无线激光网络(Wireless Optical Networks.WONs)。  相似文献   

10.
与2G、3G等无线通信系统相比,固定无线接人系统缺乏移动性。这类系统通常用于本地环的高速接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宽带无线接人技术与其他技术,如光纤、电缆、数字用户环(DSL)等,具有竞争关系。从长远来看,光纤接人方式无疑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要真正实现光纤到楼、光纤到户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宽带  相似文献   

11.
蔡云斌 《电信技术》1996,(10):19-21
用一点多址数字微波系统作数据无线接入网上海机动通信局蔡云斌图1一点多址系统典型配置图3数据通信帧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密切结合,电信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宽带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新业务层出不穷。随着用户对这些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电信接入网...  相似文献   

12.
通信网正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通信业务种类、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信令接口。传输介质的多样化,给通讯网络的发展和改造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使接人网的完善成为建设现代化通信网络的关键所在。接人网是指本地交换局(IE)与用户终端设备(Th)之间的连接系统,也就是说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我国接人网发展建设的两大根本出发点是:1.拆点并网,优化网络结构,减少局所个数。2.实现接口标准化,引人竞争机制。一、AN2000接入网系统U…  相似文献   

13.
迅速发展的Internet业务、多媒体业务以及日益增长的移动电话用户都预示着未来几年中,宽带无线技术将在通信领域中快速发展。章介绍了可移动无线宽带系统中HiperLAN/2的工作原理及其体系结构,并指出了HiperLAN/2的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通信领域,发展速度最快、对人们影响最大的两大技术就是宽带网络技术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这两大技术的结合,即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指从用户终端到业务交换点之间通信链路采用无线链路的宽带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宽带无线接人(Broadband Wireless Actess,简BWA)技术目前还没有通用的定义,一般是指把高效率的无线技术应用于宽带接人网络中,以无线方式向用户提供宽带接人的技术。IEEE802标准组负责制定无限宽带接人BWA各种技术规范,根据覆盖范围将宽带无线接人划分为WPAN、WLAN、WMAN和WWAN:[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全球通信发展的宽带化、无线化、个人化、分组化是大势所趋.同有线接入系统一样,无线接入系统经历了由窄带到宽带,由面向话音业务到面向数据、多媒体业务的转变.随着数据业务在电信总业务中的比例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有线接入系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宽带业务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电信市场的不断开放,新运营商不断加入,形成了多方竞争的局面.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采用何种技术才能快速而低成本地向用户快速、廉价地提供高质量的宽带电信业务.在这种背景下,宽带无线接入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中国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Internet宽带用户数也超过了2000万。此外,在长途电话业务中,使用IP业务的比例已经超过半数,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随着Internet业务、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移动电话用户的迅猛增长,人们确信,在未来通信中“宽带”和“无线”将扮演重要角色,通信市场正在呈现出话音业务移动化、数据业务宽带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童卫东  江沩 《现代通信》2004,(10):18-19
“小灵通”无线市话通信系统的正式名称是个人接人系统,简称PAS(Personal Access System)。它是一种采用无线环路技术并通过V5接口,充分利用固定电话网的充裕资源来实现个人通信的无线接人系统。其用户每人拥有一个电话号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通过一部手机或固定无线电话,即可完成通话、发传真、传送数据和图像,而且在同定地点或低速移动(现在最高移动通信速度达80km/h)中都可以工作。这一讲介绍“小灵通”无线市话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向3G全面演进的同时,诸如WLAN、WiMAX、UWB、RFID和Zigbee等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相继涌现,应用步伐不断加快。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通信网络的日趋演进,不同无线技术的互补和融合成为大势所趋,而网络的融合使得更多的业务应用应运而生。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到人与机、机与机之间的通信,无线业务应用正趋于多样化,真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  相似文献   

20.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M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 提供高速宽带业务的瓶颈存在于接入网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宽带接入技术有xDSL(数字用户环路)、HFC(混合光纤同轴)、Cable 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FTTH(光纤到家)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相对于其他的接入技术而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具有初期投资少、网络建设周期短、提供业务迅速和资源可重复利用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已成为当今通信网络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主要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有3类,即已经投入使用的多路多点分配业务(MMDS)和直播卫星系统(DBS)以及正在兴起的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而LMDS又是这一领域中最热门的技术。 LMDS技术最初由美国的LMDS之父Bernard Bossard提出的,它是一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工作在毫米波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