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网络攻击检测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由数据智能捕获模块、数据智能分析模块、数据智能处理模块、数据智能检测模块以及入侵智能响应模块组成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在该模型内引入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及算法,通过算法对数据的反复训练提取数据特征信息,为网络入侵检测提供准确的检测依据,实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的构建。经试验证明,该模型对网络入侵行为的检测精准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7,(21):80-83
为了解决网络入侵检测率低的难题,提出蚁群算法选择神经网络参数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ACO-NN)。首先收集网络入侵检测数据,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入侵检测数据进行学习,通过蚁群算法解决神经网络参数选择问题,最后采用标准入侵检测数据进行验证性测试,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解决了神经网络参数优化难题,降低了网络入侵检测的错误率,改善了网络入侵检测的正确率,有助于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在入侵检测中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入侵检测的检测率,有效提高网络数据的安全。本文分析了BP神经网络应用于入侵检测的实现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阐述了基于BP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及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4.
梁潇  林清馨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4):69-71,77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笔者提出在黑客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设计中引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黑客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且给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黑客入侵检测系统构建体系。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此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进行研究。考虑到常规BP神经网络建立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由于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最小值导致检测效率和准确率低下等问题,使用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使用动态惯性权重系数以确定BP神经网络的参数,并将网络入侵流量特征与BP神经网络的参数组合并编码成一个粒子以实现网络入侵流量特征与BP神经网络的参数的同步选取。通过使用KDD CUP99数据库的入侵流量数据对使用该方法以及常规BP神经网络建立的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研究算法建立的检测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以及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RBF和Elman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本模型具有记忆功能,可以有效地检测离散而又相联系的攻击行为,RBF网络是一个实时的模式分类器,而Elman网络实现了对事件的记忆能力,基于此混合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使用DARPA数据集进行测试评估,使用ROC曲线直观的显示测试的结果,实验证明基于此混合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率,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7.
入侵检测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为了解决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应用中的参数优化难题,提出蚁群算法选择神经网络参数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首先描述蚁群算法与神经网络参数之间的联系,并建立神经网络参数选择的目标函数,然后采用蚁群算法对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进行搜索,确定神经网络的最佳参数,最后通过神经网络自组织学习实现入侵检测分类器的构建,选择入侵检测标准数据在Matlab 2014平台上实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解决了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中的参数优化难题,建立了综合性能良好的入侵检测分类器,分类结果和分类速度均比典型模型有较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检测网络入侵行为,提出一种人工鱼群(AFS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BPNN)入侵检测模型。首先将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编码为AFSA的人工鱼状态,然后通过人工鱼群觅食、聚群、追尾等行为,对BP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寻找到BP神经网络的最优参数,最后利用建立的最优BP神经网络模型,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Matlab 2012平台上,采用KDD CUP 99数据集仿真测试,相对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本文模型可以显著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泄漏电缆入侵检测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为降低环境因素对泄露电缆入侵检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大量的样本数据,并从数据中自动提取内在特性,实现泄漏电缆电磁入侵检测系统更低的误报率、漏报率和更高的定位精度的目标,搭建了卷积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并用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测试结果表示其具有低漏报率和误报率,定位精度可达到1 m。  相似文献   

10.
赵志伟 《信息通信》2012,(2):118-119
BP神经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检测入侵技术在库管理、统计模型建立以及检测性能应用等方面的效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BP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系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其存在运行周期长、错误率高以及漏检率偏高等问题,为保证这一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一种改进BP神经网络的研究方案,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专家曾预言,2000年的上半年将是数字革命的历史转折点,其具体含义是指网络正在从非主流地位转化为主流地位。网络经济正在从美国向世界各个地区扩散。在发展新经济的指导思想下,欧洲各国都憋着一股劲向前赶,以期赶上美国。在亚洲,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变尤为明显,我国已有2250万人上网,2000年7月,企业上网工程正式启动,在这之前的政府上网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电子商务也由一个时髦名词变为拥有无数实践者和牺牲者的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研发机构——批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项能够显著延伸DWDM网络性能范围的新技术。这项被称为LambdaXtreme Transport的技术可以在不采用电子再生的情况下在长达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结构的评估中,根据无线网络特征,将无线网络结构分为覆盖、容量和频率三个维度。容量作为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方面,在评估中,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即容量是否充足,容量是否均衡,通过制定了4个与容量相对应的指数,通过量化的数据对网络的容量做出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哈尔滨本地网市话汇接局和无线市话汇接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本地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本地网汇接局的交换网络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5.
贾丹 《中国无线电》2005,(12):54-56
从数字集群的特点和作用出发,结合我国数字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数字集群专网.共同和公阐三者关系.依据信息产业部对数字集群的发展政策辩证地论述了我国现阶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network concept called the wide area ubiquitous network (WAUN) and its research activities. WAUN is a network for sensors and actuators, and can support low-end wireless terminals, 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for new applications. Among the many types of R&D being performed in the WAUN proje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easibility of its basic feature and target. The basic feature is ?wide coverage using very-low-power-consumption terminals,? and its specific target is a ?5-km cell radius using 10-mW transmission power terminals with a battery life of 10 years.? The results of a basic field experiment and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suggest that the target seems to be feasible using wireless technologies such as diversity reception (with additional future effort to improve the packet error rate for use in business districts) and LSI technologies such as a power switch fabricated in a CMOS/SOI LSI.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剧增以及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车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也成为政府进行交通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因此,对车联网通信协议和车联网的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文章首先论述了车联网的概念以及研究背景,接着阐述了车联网通信协议的研究内容,最后列举了车联网未来的一些应用,以期能为车联网通信协议的研究者和车联网的使用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ATM Forum completed the first version of its private network/network interface (PNNI) in March 1996 and many ATM switch manufacturers are now offering early implementations. PNNI offers a different type of internetwork or internodal interface from the traditional Signalling System No 7 based approach favoured to date by 'public' network operators, such as BT. In spite of its name, however, PNNI may find its place in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as well as in 'private' or customer networks. Some of the perceived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for such an environment are currently being addressed in version 2, tentatively due for comple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98.The PNNI really consists of two parts, a signalling protocol based around the ATM Forum's UNI signalling specification, and a dynamic source routeing protocol.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functionality and mechanics of PNNI, and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with the functionality offered by ITU-T's B-ISUP.  相似文献   

19.
Neural network design of a banyan network controll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lgorithm for choosing nonblocking sets of data cells from the queue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throughput and queuing behavior. The authors present an algorithm that is shown to have maximum throughput. This algorithm is reduced on a banyan network to a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problem by using an equivalence approach. To gain the required computational speed, the massive parallelism of neural networks is used. A neural network design using multiple overlapping winner-take-all circuits is defined. This is shown to be stable and to result only in nonblocking sets of data cells. An efficient interface between the neural network and the queue is also defin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nyan with a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is compared to a noninternal-blocking switch with various controllers. The banyan is within a factor of two of the nonblocking switch  相似文献   

20.
浅谈移动通信网的网络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伟 《信息技术》2006,30(4):159-161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的规划也一再随之调整。建设周期短,发展速度快,前后工期重叠进行,造成整个通信网络的各种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网络运行效率低。为使得网络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应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优化工作已经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通信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